学科分类
/ 10
18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医院精神科门诊科室中护理人员在工作期间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采取的具体应对策略。方法:对医院精神科门诊科室护理工作病历资料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并探讨分析护理工作病历资料中暴露出的不安全风险因素,并根据存在的风险隐患,结合医院精神科门诊部门的实际情况进行解决方案与预防策略的制定。结果:医院精神门诊科室护理工作中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导致存在着各个类型的安全隐患风险,造成安全风险隐患的原因众多,包括护理人员自我保护与防护意识差、自我保护措施不到位、工作对象具有一定特殊性以及不具备充分的消毒灭菌观念等;且导致安全风险因素产生的不同原因之间结果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医院精神科门诊部门护理工作存在着诸多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导致时常出现各方面的不安全事件,精神科门诊部门应当加强对暴露因素的分析,并制定合理化的解决方案与应对策略。

  • 标签: 职业暴露因素 精神科门诊部门 护理人员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感染科护理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以此为前提建立系统的职业暴露规范措施。方法:从2020年起对感染科的管理模式进行优化与调整,集中针对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加以明确和整改,采取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模式,加强职业暴露控制力度,观察2019年采取优化与整改的效果与2019年之前未实施整改的效果差距,从而明确护理职业暴露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以此为前提针对具体的防范措施和健康教育工作加以完善和改进。结果:2020年感染科护士的职业暴露理论知识、防护能力以及情绪调整能力明显优于2019年,并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感染科护理职业暴露的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感染科忽视对于职业暴露的认知,从而避免因为职业暴露知识匮乏导致的危险事件的发生,从而提升护士工作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感染科 医院感染 护理职业 暴露 规范化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医疗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感染科护理领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护士们日常工作中需直接接触各类传染病患者,这种高强度的职业接触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职业暴露风险。这不仅关系到护士个人的身体健康,还可能成为疾病传播的媒介,进而威胁到公共健康安全。鉴于此,深入探讨感染科护理中的职业暴露风险因素,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显得尤为重要。这些努力有助于维护护士的身心健康,提升医疗服务品质,并为公共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 标签: 感染科护理 职业暴露 规范化管理 风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探索对于急诊护理人员,加强职业 暴露防护行为干预的 实际效果。方法:选择 2013-2014 年与 2018-2019 年我院护理人员 40 名作为研究对象,前者作为对照组,后者为观察组。对对照组未实施 防护行为干预 发生的职业暴露情况进行整理,比较观察组实施 防护行为干预 后发生的职业暴露情况。结果;发现实施 防护行为干预 后,观察组发生的职业暴露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也就是说在实施 防护行为干预 之后,能够有效降低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急诊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防护行为干预
  • 作者: 张静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1-08
  • 出处:《药物与人》2022年第8期
  • 机构: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感染科,重庆400000
  • 简介:艾滋病也就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患者被HIV感染之后,免疫功能会逐渐降低,进而出现一系列机会性感染。目前,艾滋病无法根治,只能够通过药物控制感染,但是,普遍来说,艾滋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较低,会自行更改用药剂量、停药,容易产生耐药性,从而使患者的免疫功能快速降低,进而引发各种并发症,如果情况严重,则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在用药期间,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是十分重要的。医护人员的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发生率在近些年来逐年提升,因为职业的原因,艾滋病护士需要每天对患者做大量处置,这就使其不可避免地和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直接接触,风险极大。

  • 标签: 艾滋病患者;护理;职业暴露;风险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脐部残端暴露护理与传统包扎护理的效果,以预防感染、促进残端尽快脱落。方法对100例刚出生的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50例采用95%酒精消毒后暴露护理,50例采用75%的酒精消毒无菌包扎护理,观察其残端脱落所需时间,感染、出血情况,护理所需的工作时间。结果观察组脐带残端较对照组提前脱落2d左右(p<0.01);每次新生儿护理所需时间较对照组少124s(p<0.01)。结论95%酒精用于新生儿脐部暴露护理优于传统包扎护理,省时、省力、省材料,在临床有推广的价值。

  • 标签: 新生儿 乙醇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采取层次化培训对其职业暴露发生率影响作用。方法:于2022年1月至同年12月消毒供应中心63名工作人员实施专业培训,培训方式采取层次化培训,做效果分析。结果:职业暴露知识认知情况,行考核可见经培训后认知情况较良好(P<0.05),职业暴露发生率汇总,行比对后显示培训后发生率低(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专业培训,层次化培训的开展,可有效管控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促进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知识认知提高。

  • 标签: 层次化培训 消毒供应中心 职业暴露 影响作用
  • 简介:目的:分析急诊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状况以及风险防范。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期间急诊科护士120例,对其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影响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因素实施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结果:经分析可知,急诊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概率为70.00%,可见具有较高的风险发生率。造成急诊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因素包括操作不当、医疗器械感染、患者感染、工作环境以及个人因素。实施风险防范措施后职业暴露发生率降低至43.33%,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具有较高的风险,需要针对影响这类风险的因素实施防范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率,提高急诊护士职业安全性。

  • 标签: 急诊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状况;风险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感染科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防范对策。方法:选取在我院工作的感染科护士3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工作内容,观察组进行对感染科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实施分析并给予改正。统计两组护士的职业暴露危害情况以及职业安全评分。结果:对照组的护士对职业暴露危害情况高于观察组(P

  • 标签: 感染科护士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分析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以相应采取措施降低职业暴露发生。方法:职业暴露登记系统和回顾性调查方法相结合方法,对2021-2022年发生的94例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情况和特点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结果:暴露人群以女性为主,占92.55%。暴露者以初级及以下职称为主,占90.42%。工龄在5年以下的护理人员高发,占58.52%。暴露高发科室为外科、内科、手术麻醉中心。暴露方式为锐器伤,占75.53%。暴露高危环节是处理锐器、动静脉采血、拔针。暴露部位是手部,占73.40%。护理人员能规范执行暴露后应急流程,占96.81%。职业暴露病原体以乙型肝炎和梅毒为主。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问题,依据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风险环节,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降低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风险,保障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

  • 标签: 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 防护对策 调查分析 职业安全
  • 简介:摘要:在医疗环境中,手术室护士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直接面对各种生物、化学和物理危害,职业暴露风险显著。本研究基于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期间收集的80例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案例,深入剖析了暴露的各类危害因素,旨在为改善手术室工作环境,提升护士防护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手术室 护士职业 危害因素分析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职业暴露风险及防护策略。方法:选取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3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观察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职业暴露情况进行调查,并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职业暴露类型中生物性暴露发生率最高,职业暴露后的伤口处理实施率最高。结论: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存在多种职业暴露风险,可通过加强职业安全教育、规范操作流程、改善工作环境、合理使用防护用品和加强心理支持等防护策略,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提高职业安全水平。

  • 标签: 基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护士职业暴露 防护策略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CSSD)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面临多种职业暴露风险,这些风险包括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因素。本文旨在通过对CSSD人员职业暴露风险的全面分析,探讨有效的防护措施。研究方法包括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对多个CSSD中心的实地调研。结果表明,CSSD人员面临的主要职业暴露风险为病原体感染、化学消毒剂引起的皮肤及呼吸系统损害,以及机械设备操作带来的物理伤害。针对这些风险,提出了一系列防护措施,包括加强职业健康教育、规范操作流程、使用个人防护装备(PPE)、改进消毒设备和通风系统等。研究结果对CSSD人员职业安全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 标签: 职业暴露 防护措施 消毒供应中心 病原体感染 个人防护装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急诊科护理职业暴露因素,然后结合职业暴露风险因素来分析出现职业暴露的原因,再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防护对策,有效减少急诊科护理职业暴露的概率,提升急诊科护理质量,保证急诊科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方法:回顾分析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我院急诊科护理职业暴露事件中抽选22件,分析急诊科护理职业暴露因素,包括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利器刺伤;操作不规范;风险意识不足;心理危害等,再结合急诊科护理职业暴露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护对策,通过加强急诊科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教育;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引导急诊科护士做好心理调节等方式做好职业暴露防护,减少出现职业暴露的风险,从而有效的降低急诊科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在引起急诊科护理职业暴露的因素中,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占比最高,为50.00%,其他由高到低分别为利器刺伤(22.72%)、操作不规范(13.63%)、心理危害(9.09%)、风险意识不足(4.55%),结论:分析急诊科护理职业暴露因素可以很好的了解出现急诊科护理职业暴露的原因,再针对性制定相应防护措施,通过有效的防护措施,更好的消除职业暴露风险,降低出现职业暴露的概率,从而有效的提升急诊科护理质量,减少急诊科护理不良事件。

  • 标签: 急诊科 护理 职业暴露 防护
  • 简介:目的调查基层医院助产士职业暴露现状,寻求降低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干预措施。方法对台山市4家基层医院30名助产士在2年的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30名助产士均发生职业暴露,共56人次,发生率为100%,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18名助产士发生职业暴露25人次,发生率为60%。84%职业暴露发生在中夜班,发生在上台接生时和缝合会阴时占72.9%,70.4%的职业暴露存在助产士操作不规范的情况。结论基层医院助产士职业暴露发生率高,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基层医院助产士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

  • 标签: 基层医院 助产士 职业暴露 调查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