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传染病疫情预防工作已经成为近年来我国公共卫生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比,研究社区公共卫生机构在此类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针对公共卫生服务建设标准存在显著差异的不同地区进行对比探讨,在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间分别选取农村社区(对照组)、城市社区(研究组)进行研究,比较社区居民发生传染病的情况以及对免疫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在免疫知识的知晓情况方面,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存在明显优势(p<0.05);研究组社区发生传染病的概率明显较少(p<0.05)。结论:社区公共卫生机构在预防传染病疫情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重视社区公共卫生机构的防控作用的同时也需要将农村社区公共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使得传染病疫情预防工作更加全面有效地展开。
简介:目的探讨传染病房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传染病房2008年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患者2198例,在前瞻性监测的同时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在发生院内感染的病例中,感染部位主要以呼吸道为主,其中上呼吸道感染率为30.52%,下呼吸道感染率为28.57%,均高于其他部位;与此同时,因留置导管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而导致院内感染发生的比例较高,分别为19.23%和17.69%,与其他因素相比差异显著;另外,从发生院内感染患者的年龄上可以看出,≤3岁的患儿和≥60岁的老年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分别为9.43%和9.71%,与其他年龄段相比差异显著。结论根据传染病房发生院内感染的各因素特点,采取有效的护理和防范措施,对降低传染病房的院内感染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在传染病预防和控制过程中应用健康教育后的作用价值展开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将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118名接受体检的人员做我研究样本,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对其体检人员均展开传染病教育,其中59例给予一般教育(对照组),剩余59例给予健康教育(研究组),对比两种教育方式下体检人员对传染疾病防控相关知识的认知率,同时对比两种教育模式的满意度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中体检人员对传染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较对照组高。研究组实施健康教育后体检人员对其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在传染病预防和控制过程中应用健康教育后可以充分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能够提升体检者满意度和对传染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PDCA循环式护理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进行病情改善分析,致力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在筛选之后在符合条件的患者人数中抽取了230例,根据患者治疗的顺序实施不同护理方案。对照组为传统护理策略,观察组为PDCA循环式护理,对比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在CLDQ量表评分中,各个项目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此外,在CLDQ量表总评分上观察组为(6.5±0.6)分,对照组为(5.2±0.6)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式护理模式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病情改善具有现实意义,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病情协助。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 PDCA 循环式护理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进行病情改善分析,致力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在筛选之后在符合条件的患者人数中抽取了 230 例,根据患者治疗的顺序实施不同护理方案。对照组为传统护理策略,观察组为 PDCA 循环式护理,对比患者的生存质量。 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在 CLDQ 量表评分中,各个项目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此外,在 CLDQ 量表总评分上观察组为( 6.5±0.6 )分,对照组为( 5.2±0.6 )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采用 PDCA 循环式护理模式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病情改善具有现实意义,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病情协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染病房肝病患者的针对性预防控制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传染病房2020年6月~2021年11月期间收治的64例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针对性预防控制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2例,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6.25%<25.00%,χ2=4.267)以及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40.57±4.82)分<(44.81±4.89)分,t=3.246]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88%>71.88%,χ2=7.585)以及护理后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81.26±3.82)分>(72.39±4.04)分,t=9.438]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传染病房肝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针对性预防控制护理的有效开展,可以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风险,进而保障护理安全,改善患者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社区加强传染病预防控制与管理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100例于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接受传染病社区预防控制与管理对象的临床资料,并设置为观察组;为观察实际应用效果,随机抽选100例未开展传染病社区预防控制与管理时的观察对象,设置为参照组。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传染病检出率和分布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检出率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00%,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从疾病分布上看,水痘和手足口疾病主要集中在14岁以下的群体,同其他两组相比,差异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流行性感冒主要集中在老年群体,但同其他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社区传染病预防控制与管理后,疾病检出率明显下降,且可以掌握区域内传染病特点,便于社区工作者有针对性地完成传染源阻断、易感染群预防,整体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简介:拉米夫定(LAM)为经典核苷类抗病毒药,抑制乙型肝炎病毒效果显著,口服方便,不良反应少,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长期使用带来的以酪氨酸-蛋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氨酸变异(YMDD)为代表的病毒变异问题日趋严重,文献报道病毒基因型耐药年发生率约18%,5年累积发生率近70%,常导致治疗失败及部分患者发生严重的肝脏失代偿,因而引起肝病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对耐药发生后的挽救治疗形成较一致认识。
简介:【摘要】 重大突发呼吸道传染病不但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而且还会引起广泛的、连带性的社会民众心理恐慌。例如新冠疫情期间,隔离病房除应对全院患者外,还须做好控制外防输入,内防病毒的扩散等工作。因此,本科室制定了比较详细的应急预案,且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其中包括:充分的物资准备、构建防疫与控疫双轨制工作小组、构筑防控战线严把关口、联合培训和心理引导等。本文总结了对科室在抗击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的实践经验,为重大突发呼吸道传染病产生时落实好县级传染病房防控管理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