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放疗联合化疗治疗肺癌局部复发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间我院收取的48例肺小细胞肺癌晚期局部复发的患者,按照入院治疗的时间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联合化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CR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8.33%,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1年生存率70.83%明显高于对照组54.17%,,两组比较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肺癌局部复发近期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局部的控制率、耐受良好,对延长生存的时间和改善生活质量的水平的意义尤为重要。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肿瘤化疗患者治疗期间失眠发生的原因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6年12月份——2017年12月份收治的肿瘤实施化疗伴有失眠的患者94例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失眠改善效果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对临床护理满意度达到93.62%(44/47),较比对照组85.11%(40/47)的结果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失眠改善有效率达到89.36%(42/47),较比对照组69.96%(31/47)的改善率具有一定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肿瘤化疗患者治疗期间伴有失眠的情况造成的原因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护理措施,实施综合型护理干预,在治疗、护理、生活等多方面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更全面、更加具有综合性的实施效果显著,患者护理满意度也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癌患者的凝血指标和临床化疗效果的相关性进行探析。方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化疗的105例原发性肺癌患者纳入观察中,并根据化疗效果分成有效组和无效组,分别为57例、48例;并选取同期参与体检的60例健康自愿者作为正常组,均行凝血检查,对比分析肺癌患者、健康者的凝血指标水平。结果肺癌患者化疗前的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FDP)等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而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活动度(PTA)低于正常组(P<0.05),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无明显差异(P>0.05);化疗后有效组患者的FIB、D-D、FDP、PLT及APTT等均高于化疗前(P<0.05),无效组患者的FIB、D-D、FDP高于化疗前(P<0.05)。结论部分凝血指标变化能够作为肺癌患者化疗效果和预后评价的重要依据。
简介: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外科手术为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基础与临床研究均证实,乳腺癌在临床确诊是50%~60%已有微小转移灶存在,单纯的手术治疗无法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研究在肺癌患者进行化疗期间对于患者出现的 不良反应进行护理后的体会心得。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为 2017年 12月至 2019年 1月于我院就诊后确诊为肺癌并收治入院的患者 80例,本次研究试验期间给予患者常规化疗药物进行治疗。将本次所有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 40例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行化疗特殊护理,观察并统计两组实施不同护理方案的肺癌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肺癌患者在应用化疗特殊护理方案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脱发以及过敏反应等明显减少,而且患者对于护理工作满意程度大大提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临床上对于肺癌患者化疗期间进行针对性特殊护理更有利于患者痛苦的减轻,提高其生活质量,应在体检中进行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首次化疗肺癌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护理对策分析。方法参与研究的94名患者,从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94名患者分为两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加强护理干预的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的护理模式护,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SAS评分、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首次接受化疗治疗的肺癌患者,针对患者的心理需求,为其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对于我国探视新型护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以及研究意义。
简介:目的:观察人类疱疹病毒-6(HHV-6)感染在药疹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27例住院的药疹患者和67名正常对照者。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药疹患者和67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HHV-6DNA载量.并用ELISA测定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血清HHV-6IgM和HHV-6IgG。结果:127例药疹患者中15例(11.8%)患者有HHV-6活动性感染,其中以药物超敏综合征(DIHS)最多见,占46.7%,还可见于发疹型(EE)、多形红斑型(EM)、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和剥脱性皮炎型(ED)。HHV-6感染组男性的药疹发生率高于无HHV-6感染组(P〈0.05);HHV-6感染组DIHS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HHV-6感染组(P〈0.01);HHV-6感染组较无HHV-6感染组更易发生发热(P〈0.05)、淋巴结肿大、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嗜酸粒细胞增多(P均〈0.01);HHV.6感染患者药疹发病潜伏期和病情控制时间均显著长于无HHV-6感染组(P〈0.01):药疹患者入院时和恢复期的HHV-6/gG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HHV-6感染在药疹发病中起一定作用;HHV-6活动性感染最常见于DIHS,也可见于EE、EM、SJS和ED;HHV-6感染与DIHS的发生密切相关:有HHV-6活动性感染的患者病情重、系统损害多、潜伏期长、治疗所需时间长;药疹患者有较高的HHV-6潜伏感染率。
简介:摘要白细胞减少症是化疗后常见的毒副反应,其常使化疗不能充分发挥其疗效,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有效防治该不良反应越来越受到重视。针灸以其方法多样,简单易操作,价格便宜,副作用少的特点在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所致白细胞减少症中起到一定的作用,笔者就近年来针灸治疗本病的近况进行概述,为白细胞减少的针灸治疗扩大思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期间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该院自2016年2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62例乳腺癌合并糖尿病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由于这62例患者所采取的临床护理方式不同,便随机的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1例,观察比较两种护理方法的优越性,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整体护理所产生的临床效果(有效率84%)明显的优于常规护理所产生的临床效果(有效率6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化疗后,观察组31例患者的不良反应率24%明显的低于对照组31例患者的不良反应率4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做好护理工作,保证化疗顺利完成,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给予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整体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临床化疗的耐受性,降低化疗后的不良反应率,全面有效的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