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工作采取传统工作模式,根据安全隐患因素存在环节对观察组制定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管理措施。结果采取护理安全管理机制后的观察组工作人员的临床满意度、及工作差错发生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也得到明显降低。结论在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对其采取护理安全干预机制,使得工作失误及职业暴露发生率得到降低,将更好的为医院临床工作开展保驾护航。

  • 标签: 护理安全干预机制 消毒供应中心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神经内科护理中往往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问题,需要采用合理的安全措施管理办法,准确的分析实际防止意外发生的方案,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入院治疗的200例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的发病率水平,其中100例为第一年的神经内科患者,另外100例为第二年的神经内科患者。第一年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的护理。第二年的患者采用安全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意外事故发生率和满意度水平。结果第二年的神经内科患者的意外事故发生率相比第一年明显降低,患者的满意度有明显的提升。结论经过有效的科学安全护理,逐步降低神经内科患者的意外发生率水平,提高了患者的综合满意度效果。

  • 标签: 神经内科 护理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介入手术安全核查表规范介入手术安全管理。方法以卫生部手术安全核查表为基础,根据介入手术临床特点改进核查表具体内容,应用于介入手术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结论将《介入手术安全核查表》运用于介入手术护理安全管理,是保障介入手术安全的有效方法。

  • 标签: 介入手术 安全核查表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全教育在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影响与作用。方法以医院2017年1—5月首次住院的60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配合神经内科健康教育。以医院在2017年6月—12月首次住院的的60例神经内科疾病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和神经内科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对神经内科患者及其家属加强安全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患者住院天数以及对科室的满意度等。结果通过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科室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其安全隐患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神经内科患者护理过程中,加强安全管理有助于强化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临床护理的配合度,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医患纠纷,对于医疗事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安全教育 神经内科 临床护理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工作采取传统工作模式,根据安全隐患因素存在环节对观察组制定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管理措施。结果采取护理安全管理机制后的观察组工作人员的临床满意度、及工作差错发生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也得到明显降低。结论在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进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对其采取护理安全干预机制,使得工作失误及职业暴露发生率得到降低,将更好的为医院临床工作开展保驾护航。

  • 标签: 护理安全干预机制 消毒供应中心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探讨其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儿科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其中存在的护理问题。结果本组的60例患儿中,共8例发生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3.3%,其中2例为患者因素,占25%,3例为医院管理因素,占37.5%,3例为护理人员因素,占37.5%。结论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护理人员技术因素、护理人员较差的法律意识以及护患沟通问题,因此医院应该进一步加强管理,认真的培训护理人员业务水平,使护理质量和水平提高,从而实现儿科护理的安全性。

  • 标签: 儿科 护理安全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从产妇因素、助产人员的配置、技术水平、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责任心、服务态度几个方面对于产房的管理进行综述,指出了产房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及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管理措施,为产房管理人员针对相关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提供指导,使其掌握正确的管理方法,预防并及时发现、准确判断和正确处理相关问题,避免或减少医疗纠纷及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风险因素,提高产房的整体质量。

  • 标签: 产房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市学校饮用水安全状态,为制定水质改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7年4—5月,对我市的60所学校进行饮水安全现状调查,并对其中59所学校的饮用水水样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我市学校水源类型以地下水为主,占91.67%;供水方式以集中式供水为主,占65.00%。共检测水样59件,合格29件,合格率为49.15%。集中式供水水样合格率为64.87%,高于分散式供水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生物指标严重超标,其中,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合格率仅为64.41%,89.83%,94.92%。结论我市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存在一定隐患,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部门必须互相协调,加强监管。

  • 标签: 学校 饮水 卫生保健质量
  • 简介:危重病患者在门急诊经过抢救、复苏、早期处理后,因诊断与治疗的需要,必须送至院内的检查科室、手术室或病房,运送途中虽然时间很短暂,但仍然存在着许多对患者病情不利,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安全隐患。如呕吐物致呼吸道梗阻、心跳呼吸骤停、静脉输液管路、气管插管等各种管道脱出、氧气供给不足、内脏二次出血、颅内出血至脑疝形成等。现将我院急诊科危重病患者院内安全运送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危重病/护理 病人转送
  • 简介: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护理安全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促进护理安全不仅是医疗护理的基本要求,也是医疗护理质量监控和管理的核心目标[1]所谓安全管理是指为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

  • 标签: 护理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分析。方法选取120例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心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管理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护理,管理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用药安全管理模式,并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数值进行对比。结果管理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用药差错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内科患者进行护理用药时,采取护理用药安全管理措施,可以加强对患者的治疗以及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心内科 护理用药 安全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的防范对策及实践效果。方法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26例普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发生的安全隐患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可行的护理安全干预对策。结果经过临床观察分析,提高了普外科护士的安全意识,消除护理不安全因素,减少和避免了差错的发生,普外科手术患者发生不安全因素由改善前6.2%降低到改善后3.7%,下降幅度2.5%,效果显著。结论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进行护理差错分析,找到根本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安全防范对策,从而维护患者安全,促进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 标签: 安全护理 外科手术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护理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其自身包含着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和科学性。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在医疗工作中是不可替代的,其对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危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重症患者的护理意义更加重大,因此需要高度重视重症护理安全和护理安全管理。护理安全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内容包括护理无差错、无护理事故和无护理纠纷,即患者在整个治疗期间一直被给予良好的治疗和护理,没有医源性疾患发生,治疗效果较理想。现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医疗意识的增强及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对医疗服务的相关要求也在提升,由此出现了很多医患矛盾和经济纠纷,产生了许多护理风险,护理风险指的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护理工作导致的所有不安全事件,因此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对护理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价,以实现对护理风险的有效控制。重症患者的病情都比较危急,且反复性强,从而产生风险的几率比较大,有效控制重症的护理风险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重症护理安全的定义出发,阐述了护理安全的重要性、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以及护理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的措施,从而为提高护理水平、改善医患关系和减少护理风险发生的几率提供参考,以有利于医疗事业的良性发展。

  • 标签: 护理安全 管理 风险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透室护理安全管理对策相关内容。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血透室开展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后接收患者83例作为研究组,选取83例实施安全管理之前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开展护理安全管理后血透室护理出错率明显降低,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也有明显提升,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提高血透室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等方式对血透室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降低危险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 标签: 血透室 护理安全管理 对策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不同时期加用胰岛素治疗对妊娠结局产生的影响。方法择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88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按照妊娠周期将所选孕产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在妊娠32周以上给予胰岛素治疗,研究组在妊娠32周及以内给予胰岛素治疗,对两组孕产妇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孕产妇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巨大儿、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PI指数、S/D值、RI指数三项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不同时期加用胰岛素治疗可使其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改善妊娠结局,还可以使血流动力学变化得到改善,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 标签: 妊娠合并糖尿病 不同时期 胰岛素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时期加用胰岛素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5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按照胰岛素不同给药时间分为前期组(孕<32周,80例)和后期组(孕≥32周,70例);胰岛素服用方法和计量按照孕产妇个体情况而定;对两组血糖、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前期组孕产妇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分别为(5.31±0.61)、(7.16±0.84)mmol/L,显著优于后期组的(5.82±0.52)、(7.77±0.9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前期组合并高血压、死产、产后出血及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后期组,剖宫产及早产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后期组,前期组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后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32周前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进行治疗可显著控制孕产妇血糖,同时可显著改善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妊娠合并糖尿病 胰岛素 给药时间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产妇在不同时期加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对妊娠结局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以往由该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106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53例。对照组在孕32周后加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孕32周前加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在治疗前后血糖和子宫动脉血液流动学指标水平、不良妊娠结局情况、产后住院时间、妊娠合并糖尿病控制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糖和子宫动脉血液流动学指标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仅2例,少于对照组的9例;产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妊娠合并糖尿病控制总有效率为90.6%,高于对照组的67.9%。组间数据对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产妇在孕32周前加用胰岛素进行治疗,能够更加显著的控制血糖水平,使子宫血运状态保持良好,使妊娠结局更加理想,从而缩短产后住院治疗时间,使治疗效果提升。

  • 标签: 妊娠 糖尿病 胰岛素 不同时期 效果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不同时期使用胰岛素控制妊娠期糖尿病血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资料研究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收的17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均行胰岛素医治,依据医治时间分为对照组(82例于32孕周后)与实验组(93例于32孕周前),比对2组妊娠结局。结果医治后比对对照组,实验组2hPG(6.57±1.02)mmol/L、FPG(5.30±1.22)mmol/L均更低(P<0.05);比对对照组,实验组剖宫产率70.97%、早产率23.66%均更高,且高血压综合征率32.26%、产后出血及感染率2.15%均显著更低(P<0.05)。结论GDM患者于32孕周前行胰岛素控制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并改善妊娠结局,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胰岛素 妊娠期 糖尿病血糖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医院统计信息可以为医院管理层和各部门进行正确合理的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有利于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服务质量的改进,因此统计信息对于医院的科学管理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统计信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统计信息安全管理也越来越受到管理层的关注。为了保障医院统计信息安全管理的平稳、高效运行,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医院统计信息安全管理中面临的风险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加强人员管理,加强系统维护和做好容灾备份工作三方面对如何提高安全管理措施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大数据时代 统计信息 安全管理
  • 简介:高校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是对学生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课堂。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高校实验室的增加以及不断的完善,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高校实验室安全问题现状,提出合理的安全管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实验室 安全管理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