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建立HCV基因分型方法,研究HCV基因型与肝病程度的关系,为丙肝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HCV基因组NS5区PCR扩增产物酶切分型。结果酶切分型证实,53例为HCVⅡ型(1b),37例为HCVⅢ型(2a)。未发现Ⅰ型(1a)、Ⅳ型(2b)以及其他基因型。根据诊断标准,确诊为慢性丙肝46例,丙肝后肝硬化44例,未发现急性肝炎。HCV基因型与不同肝病程度的,按预定治疗方案对所确定的病例进行治疗,疗程期满,其治疗效果为CR34例,PR24例,NR32例。结论HCV基因型同肝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并对抗病毒治疗影响重大。HCV基因分型对于患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提高急诊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急诊科接诊的90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加入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接诊时间、救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安全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可缩短接诊及救治时间,减少安全事件,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各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接诊的200例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痰浊阻遏组、气滞血瘀组、肝肾阴虚组、脾肾阳虚组、阴虚阳亢组五个组,每组各40人,然后各组均进行全套血脂检查,且与血脂各脂质成份对照比较并进行分析,探讨各组与血脂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高脂血症气滞血瘀组和痰浊阻遏组的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脾肾阳虚组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其它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浊阻遏组和气滞血瘀组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而气滞血瘀组的载脂蛋白A1水平及ApoA1/ApoB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血症患者的脂质成份和中医辨证分型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则血脂的脂质成份可以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的现代检测标准之一。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分子分型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我院324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将乳腺癌分为LuminalA型、LuminalB型、HER2,neu型及basal—like型。观察乳腺癌分子分型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互关系,比较各型患者术后的无病生存期。结果:乳腺癌的分子分型与年龄分组、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无关,与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患者随访11~72个月,无病生存期与年龄分组、组织学分级无关.与淋巴结转移状态、分子分型相关。不同分子分型患者间的无病生存期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乳腺癌的分子分型能准确反映患者的预后,LuminalA型预后最好,而HER2/neu型预后最差。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影像学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分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前均进行X线片、多层螺旋CT和MRI检查,比较三种不同影像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分型诊断中的准确率和分型符合率。结果X线片诊断准确率为80.9%,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为94.1%,MRI检查诊断准确率为1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诊断分型符合率为76.4%,多层螺旋CT诊断分型符合率为95.3%,MRI检查诊断分型符合率为1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片对于胫骨平台骨折分型诊断应用价值小,而多层螺旋CT和MRI检查应用价值较高,所以应用X线片检查时应结合多层螺旋CT和MRI检查提高诊断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人胆道结石并胆道感染的临床分型与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人胆道结石并胆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型标准将其分为3组,A组(7例)确诊为急性重症胆道感染,B组(46例)确诊为先兆型急性重症胆道感染,C组(67例)确诊为轻症胆道感染,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采取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三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与术后残石率由高到低依次为A组、B组、C组,三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6%,,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0%,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5%,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无禁忌证的老年胆道结石并但感染者,其中先兆型急性重症胆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最为关键,需要尽早治疗,针对轻症的患者需要积极采取彻底手术治疗,且术后恢复较快,并且安全性最高。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中老年高血压病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笔者所在科室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高血压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就两组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40例中,显效28例,占70.0%;有效10例,占25.0%;无效2例,占5.0%,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40例中,显效9例,占22.5%;有效19例,占47.5%;无效12例,占30.0%,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中医辨证分型对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高安全性和有效性,治疗效果明显,明显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肠癌手术治疗中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40例结肠癌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其两组各20例,对照组行传统根治术治疗,观察组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除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年,统计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43.78±37.72)ml明显少于对照组(384.13±36.03)ml(P<0.05),淋巴结清除数(24.04±3.16)个明显多于对照组(12.56±1.74)个(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40.00%)(P<0.05);观察组复发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0%)(P<0.05)。结论应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可有效清除淋巴结,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复发情况,预后效果显著。
简介:我们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了以腰腿痛为主诉的初诊患者280例的HLA—B27抗原表达,探讨HLA—B27抗原对腰腿痛患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
简介:目的:了解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特点,为该菌医院感染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ICU病房在2004年1月~12月临床分离的3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作耐药性和遗传学分析。结果:3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呋南妥因全部敏感,对青霉素全部耐药。对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棒酸、克林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唑啉、庆大霉素,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全部耐药,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SA)的耐药率分别为50.0%、64.3%、57.2%、71.70、50.0%、50.0%、28.6%;对左旋氧氟沙星、四环素、利福平、复方新诺明和氟氧头孢,MRSA的耐药率分别为93.8%、81.3%、50.0%、6.3%和31.3%,MSSA的耐药率分别为57.2%、28.6%、7.2%、42.9%和21.4%。其PFGE图谱分为13个组(A~M型)。以A型(10株)、B型(6株)和C型(3株)为主。结论:ICU病房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比较严重。PFGE遗传学分析显示,ICU病房存在着同源菌的流行趋势,并与医院感染有关。ICU病房应采取多种措施以减少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医院感染及进行有效的治疗,防止其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