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利用CT和MRI检查诊断10例罕见的左肺动脉分支异常起源(partialanomalousleftpulmonaryartery,PALPA)患儿,并明确该疾病与气管支气管树间的关系及是否存在气管支气管异常。方法:回顾分析10例PALPA患儿的影像学和临床资料,探讨该疾病与气管支气管树间的关系,评估患儿气管支气管形态及其他合并的心脏畸形。结果:CT和MRI检查,能清晰显示10例PALPA患儿异常起源的左肺动脉分支走形,2例患儿可见一左肺动脉分支异常起源于右肺动脉,并走行于气管后方、食管前方,形成部分性肺动脉吊带;2例患儿异常起源的左肺动脉分支走行于左主支气管前方;6例走行于左支气管前下方。按气管支气管解剖形态,10例患儿可分为3种,正常气管支气管树形态(n=6);气管支气管树形态正常,但存在右侧气管性支气管(n=3);右肺上叶支气管闭锁、气管桥形成(n=1)。5例患儿行手术治疗,诊断结果与影像学诊断一致。结论:PALPA患者存在气管支气管异常和狭窄的可能性,影像学检查可提高其诊断准确率,并为手术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实施支气管镜检查患者中采用局部麻醉支气管镜与经喉罩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80例实施支气管镜检查患者,按照患者诊断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局部麻醉支气管镜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喉罩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对比两组患者DBP、SBP、HR、脉搏氧饱和度、手术舒适度等指标。结果①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DBP、SBP、HR等各项指标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②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脉搏氧饱和度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③观察组患者手术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实施支气管镜检查患者中采用经喉罩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可有效提高检查质量,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有效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治疗支气管结核所致大气道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单侧主支气管支气管狭窄患者198例,常规给予全身抗结核治疗措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对结核性支气管气道狭窄进行治疗,分析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气道直径以及气促指数分析,FEV1、并发症以及远期疗效。结果198例临床效果中有效者166例,无效者32例,有效率83.84%;198例患者手术治疗后的气道内直径、气促指数评分以及FEV1测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更具优势,差异显著(P<0.05);术后手术创面存在少量渗血者176例(88.89%),轻微胸痛55例(27.78%),粘膜轻度撕裂38例(19.20%);随访6-12个月,再次狭窄者29例(14.64%),大出血(单次术中出血量>100ml)0例,气胸0例,纵隔气肿0例,死亡0例。结论在支气管结合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支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呼吸道狭窄情况,具有临床效果较好,而且安全性较好等优点。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易误诊的纵膈支气管源性囊肿的影像特点,为我们日常工作中针对不典型纵膈支气管囊肿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2015年9月间1例通过手术和病理确诊的纵膈支气管囊肿病人的临床资料情况、影像特点、病理学资料,再综合中外文献讨论。结果①男性,年龄51岁,.②临床资料偶有咳嗽症状外,无其他明显临床症状。③影像学特点发生在纵膈,且在后下纵膈,密度均匀,边缘光整,无周围浸润,密度呈软组织样密度,增强扫描无强化。④病理学资料单一囊,内容物呈巧克力样。结论①纵膈支气管囊肿为先天性疾病,少发,发生及病程长短不一。②纵膈支气管囊肿主要以咳嗽来检,多数为意外发现。③影像学常见的水样密度影易于诊断,但是后纵膈内接近实性或软组织样密度肿块的支气管囊肿极其容易误诊纵膈肿瘤。④病理学示囊肿壁内覆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壁成熟软骨、支气管平滑肌、腺体细胞等。⑤通过手术治疗预后好。
简介:1病历摘要例1:女,4岁。因发热,咳嗽5d,以支气管肺炎收住院,在院行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头孢哌酮)和阿奇霉素治疗5d,现患儿咳嗽减轻,体温正常,今又出现腹痛,腹痛发作时间约2h,表现为阵发性腹痛,不剧烈,无进行性加剧,既往无腹部手术病史,一般状态及反应良好,面色正常,自动体位,自发病以来饮食差,腹部查体左中下腹有一局部隆起,可扪及一鸭蛋大小软性包块,有轻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消失,无呕吐,2d未排便及排气,遂行腹部彩超后发现有“同心圆征”,考虑肠套叠。普外科会诊后建议手术探查及治疗,术中发现:小肠套叠.行手术整复,并继续抗炎治疗,2周后痊愈出院。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应用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7年2月144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应用的气管切开方法的差异进行分组,其中传统组65例为传统气管切开术,经皮微创组79例为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经皮螺纹旋转气管切开)。比较两组满意度;切口长度、术中出血情况、手术全程时间;患者切口感染、套管脱出、皮下和纵膈气肿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皮微创组满意度高于传统组,P<0.05;经皮微创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情况、手术全程时间优于传统组,P<0.05;经皮微创组切口感染、套管脱出、皮下和纵膈气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应用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效果优于传统气管切开术的疗效,切口小,出血少,手术简单,时间短,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与局部注药在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86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局部应用敏感抗菌药物,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变化。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83.72%、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44%、9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氧分压明显高于治疗前,血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的血氧分压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血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与局部注药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能够更有效的控制感染,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提高本病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与局部注药在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该院综合内科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86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局部应用敏感抗菌药物,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变化。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83.72%、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44%、9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氧分压明显高于治疗前,血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的血氧分压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血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与局部注药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能够更有效的控制感染,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提高本病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护理经验,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选择本院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6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于所有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并进行有效的治疗,同时为患者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评价护理干预对于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影响。结果本研究患者护理干预以后患者的心率血压和患者的焦虑状态均有所缓解,对于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患者满意度普遍偏高,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满意度为100%,60例患者对护理工作均满意,患者在三周以内均康复出院。结论临床上对于支气管扩张症的患者,在对患者进行干预的时候,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提高患者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27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均为我院呼吸内科2013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分析发病机制、临床特点、临床诊断情况,并依据病情按轻度组112例,中度组88例,重度组70例划分,分别采用相应的方案治疗。结果轻度老年支气管哮喘组患者病情均好转,总有效率经统计为100%;中度组好转82例,总有效率为93.2%;重度组好转58例,总有效率为82.9%,三组间比较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老年支气管哮喘病例,明确诊断,并制定合理化、个体化的方案治疗,可获得理想成效,使呼吸功能得以改善,减少哮喘发作,达治愈目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行延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6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给予延续护理;对比两组生命质量、哮喘控制情况以及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用药依从行为、运动锻炼依从行为比对照组好(P<0.05);护理前两组哮喘控制测试得分、生活质量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护理后哮喘控制测试得分、生活质量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延续护理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健康教育达标率、半年内出现复发的患者人数、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健康教育达标率、半年内出现复发的患者人数等指标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工作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常规临床治疗措施的基础上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巩固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在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8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的患者为观察组(对其病症观察、护理、指导等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方法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研究价值,两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出现。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到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获得了较高的临床护理满意度,降低了其病的死亡率,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治疗有效方法。方法抽取2014年2月~2017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00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实施对比调查,探究针对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治疗方法。结果实验组所有患儿均达到治疗效果,对照组患儿中有5例患儿没有达到治疗效果,后经由治疗方案调整康复出院,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组间进行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8.0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由本次调查同时结合相关研究结果来看,针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采用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方法有助于提升整体治疗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控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实施支气管镜检查患者中采用局部麻醉支气管镜与经喉罩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80例实施支气管镜检查患者,采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局部麻醉支气管镜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喉罩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对比两组患者DBP、SBP、HR、脉搏氧饱和度、手术舒适度、粘膜活检、肺活检成功率等指标。结果①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DBP、SBP、HR等各项指标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②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脉搏氧饱和度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③观察组患者手术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④观察组患者活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实施支气管镜检查患者中采用经喉罩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可有效提高检查质量,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有效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方法,将我院在2017年4月~2018年4月所撷取的44例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各22例。甲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乙组采用常规疗法,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甲组和乙组治疗总有效率的数据对比为72.73%、40.91%,P<0.05。两组生活质量(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情况比较,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对支气管扩张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好,且能很好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