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肠白塞病诊断要点临床特征和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提高临床中对这种疾病的认识。方法在本文中主要回顾,曾经我院进行治疗的一例肠白塞病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吃饭以后上腹隐痛,3月住院。患者在入院前在多家医院进行过治疗。被误诊为肠炎。进行相关的治疗后,患者症状没有得到缓解。经过体格检查发现患者口腔有一处溃疡,下肢有严重水肿现象。询问患者的患病历史得知患者两年前,口腔溃疡反复发作。近期视力明显下降。请许多专家会诊后,得知患者为肠白塞病。结论对于临床中,消化溃疡且反复发作的患者。并且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的患者。要考虑是否为肠白塞病。并进行相关的检查。尽早的进行准确诊断,减少误诊现象的产生。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分析甲亢患者经过甲巯咪唑长期治疗后各项身体指标,通过甲巯咪唑长期治疗法与甲巯咪唑常规治疗法的疗效比较,总结甲巯咪唑长期治疗法的优点,在临床治疗中推广甲巯咪唑长期治疗法。方法通过抽样调查法,随机抽选了本院2009年7月至2014年7月间的甲亢患者,再定向选择了其中4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观察组采用甲巯咪唑长期治疗法,参照组采用甲巯咪唑常规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中与治疗后各项指标,评估甲巯咪唑长期治疗法的疗效。结果通过比较患者T3、T4、TSH、TPOAb、TGAb、TR-Ab等指标,可以确定甲巯咪唑长期治疗法的疗效更好,患者复发的概率更小,两组的均方差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巯咪唑长期治疗法比甲巯咪唑常规治疗法在治疗甲亢的临床效果更好,甲亢患者复发的几率更小。本文旨在深入的对比分析甲巯咪唑长期治疗法与甲巯咪唑常规治疗法治疗甲亢的临床效果,下面是本文的具体调研内容。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角鲨烯长期服用的安全性研究。方法 采用限量法的雌、雄性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90天经口毒性试验。结果 采用限量法,在本试验条件下角鲨烯雌、雄性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的LD50大于10.0g/kg·bw,根据急性毒性剂量分级标准,该样品属实际无毒级;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w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角鲨烯以0.83g/kg·bw、1.67g/kg·bw、3.33g/kg·bw的剂量经口给予大鼠90天,受试动物一般情况良好,体重、食物利用率、脏器重量、脏器系数均无异常改变;眼部检查未发现异常变化;尿液指标、血液学指标及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各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与受试样品有关的病理改变。结论 角鲨烯长期服用具有安全性。
简介:摘要: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尤其在儿童中发病率较高,长期护理与管理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综合现有文献,系统阐述哮喘的基础知识,探讨其流行病学特征,明确诊断与评估标准,并设计一套科学、实用的哮喘患儿长期护理与管理方案。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深入研究,我们揭示了哮喘的发病机制,强调了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在哮喘发生中的重要作用。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全球哮喘患病率持续上升,儿童群体尤为突出,提示需要更加关注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在诊断与评估部分,我们依据国际指南,强调了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与肺功能测试的综合运用,同时关注过敏原检测和哮喘控制评估在个体化诊疗中的价值。我们还探讨了最新的生物标志物和影像学技术在哮喘诊断中的应用前景。长期护理与管理方案着重于教育患者和家属,使他们了解疾病知识,掌握自我管理技巧,包括药物使用、症状监测和紧急情况应对。方案中包含环境调控、生活习惯调整以及定期随访等内容,旨在维持哮喘的长期控制,减少急性加重事件,提升生活质量。通过实证研究,我们证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它能显著提高哮喘控制水平,降低医疗资源的使用。讨论部分深入分析了方案的优势和潜在挑战,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方向。总结,本研究提供了一套全面的哮喘儿童长期护理与管理策略,旨在优化临床实践,实现哮喘的有效管理,为改善哮喘儿童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提供有力支持。未来的研究应继续关注个体差异,探索更为精准的护理和管理策略,以期在全球范围内降低哮喘的负担。
简介: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心理状况,并统计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及主次关系。方法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抑郁水平,同时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对SDS评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SDS评分结果显示无抑郁症状23例(21.7%),轻度抑郁42例(39.6%),中度抑郁29例(27.3%),重度抑郁15例(11.4%)。平均SDS分数为(60.75±10.34)分。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锻炼情况、婚姻状况、接受心理治疗、睡眠状况可影响SDS分数。其中SDS评分与年龄、性别(男)因素呈正相关(P〈0.05),与心理治疗、睡眠、锻炼、婚姻状况因素呈负相关(P〈0.05)。结论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普遍伴发抑郁症状,在治疗中应特别重视大龄、男性、无配偶患者抑郁症状的防治,医务工作者应督促患者加强锻炼,接受心理疏导,改善睡眠以促进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的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