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肠道与人体存在相互作用,并且研究肠道的诊疗现已成为世界广泛关注的话题之一。本文主要是对重建肠道在肿癌及其并发症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相关阐述,主要将化疗、放疗以及免疫治疗进行详细探讨。重建最关键的方式为洗涤移植,它可以降低肿瘤疾病进展速度,减少肿瘤治疗相关不良状况的产生,同时还能改善肠道群组成,进而提高机体免疫,是临床肿瘤治疗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

  • 标签: 肠道菌群重建 洗涤菌群移植 肿瘤治疗 经内镜肠道植管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肠道微生物如何通过调节宿主的代谢途径和免疫反应来影响胰腺癌(PDAC)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进而揭示肠道介导的胰腺癌化疗耐药的潜在机制。方法:本研究自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16例胰腺癌患者中进行。通过随机分配,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接受常规化疗并采取特定的肠道微生物调节策略)和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化疗)。利用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肠道群组成,结合代谢组学和免疫组学方法,评估化疗前后肠道的变化及其与化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中,特定肠道的调整与化疗药物的增敏作用相关联,体现为该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显著延长和肿瘤缩小率的提高。对照组患者未观察到类似结果。肠道的组成和功能分析显示,特定的增加与肿瘤微环境中的抗炎和免疫促进因子表达上调有关,是通过影响宿主的代谢途径和免疫反应来实现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肠道的调节可以影响胰腺癌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潜在的途径。

  • 标签: 肠道菌群,胰腺癌,化疗耐药,代谢途径,免疫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肠道相互依存、竞争,其可以产生多种免疫调节因子,通过各种途径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过程具有重要作用,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关系。由于肠道与各系统疾病关系错综复杂,有肠-肝轴、肠-脑轴、肠-肺轴等理论。肠道、宿主免疫和肺部之间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与感染、代谢、过敏等疾病紧密联系,也是当前研究热点。同时,人们发现肠道可以通过调节宿主免疫进而对肺癌进展起到抑制或促进作用。随着对肠道、宿主免疫与肺癌关系的深入研究,有望从新的角度为肺癌诊断、治疗提供证据,可进一步降低肺癌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率、生存质量。

  • 标签: 肠道菌群 宿主免疫 机体健康 肺癌
  • 简介:【摘要】炎症性肠病(IBD)主要多发于西方国家特别是欧美国家,但是近年来,这疾病在中国人中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我国IBD的总病例大约为35万。关于如何治疗IBD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一种利用肠道来治疗IBD的研究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所以我将利用肠道治疗IBD的研究现状来做一个文献综述。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肠道菌群 综述
  • 简介:【摘要】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发生风险,其中以孤独症为典型。孤独症发生的因素并不唯一,常将遗传作为最主要因素,但同样会受到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本文针对肠道在儿童孤独症中的影响情况进行研究,旨在为后续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孤独症 肠道菌群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组分介导的气道慢性炎症,肠道能调节机体免疫平衡,在哮喘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病毒感染、早期使用抗生素改变肠道群组成和多样性,影响哮喘的发展。本文主要就肠道与哮喘间的相关性做一综述。

  • 标签: 哮喘 肠道菌群 肠-肺轴 免疫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肠道外感染性疾病应用抗生素对肠道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肠道外感染性疾病患儿,对患儿应用抗生素治疗后粪便进行细菌学分析,并选取100例同期健康儿,对比分析两组对象肠道差异情况。结果小儿肠道外感染性疾病应用抗生素后,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的患儿占63.00%,其中Ⅰ度肠道菌群失调、Ⅱ度肠道菌群失调分别占33.00%、30.00%,无Ⅲ度肠道菌群失调,其中婴儿组肠道菌群失调比例高达80.00%,与幼儿组、儿童组患儿相比差异显著(P<0.05);患儿组肠道群组成比例变化明显,与健康儿相比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小儿,尤其是婴儿而言,应慎重应用抗生素,选用窄谱抗生素,保护其正常肠道

  • 标签: 小儿肠道外感染性疾病 抗生素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肠道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器官”,与衰老及老年痴呆就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已有研究证实皂苷具有抗衰老和痴呆的功效,然而药代动力学研究发现其有效成分在肠道内难以吸收,血药浓度低,需经过肠道尤其是益生菌代谢转化为具有药效的物质。因此,皂苷通过调节肠道而防治抗阿尔兹海默症作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本文将就肠道、皂苷与阿尔兹海默症的关系进行阐述。

  • 标签: 肠道菌群,益生菌,皂苷,代谢,阿尔兹海默症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在酒精性肝病合并慢性腹泻患者治疗中采用肠道重建治疗,分析价值。 方法: 随机 入组 56 例我院酒精性肝病合并慢性腹泻患者,选取时间 2017 年 8 月至 2018 年 7 月,数字表法分组,纳入实验组的 28 例患者实施肠道重建治疗,纳入对照组的 28 例患者实施蒙脱石散治疗。 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96.42% 、治疗后肠道变化、治疗后血清 TNF-α 含量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 P < 0.05 );对比治疗前,实验组患者、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变化均获得了明显改善( P < 0.05 ),但是 2 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肝功能变化对比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酒精性肝病合并慢性腹泻患者治疗中采用肠道重建治疗,价值较高。

  • 标签: 酒精性肝病 慢性腹泻 肠道菌群重建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肠道及其代谢产物对疾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8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经临床诊断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的89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肠道以及代谢产物并进行比较。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粪便相对丰度较高的依次为厚壁门、拟杆菌门、变形门、放线门和梭杆菌门。结论:肠道及其代谢产物与CV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 标签: 肠道菌群 代谢产物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 本文以免疫缺陷模型小鼠为实验对象,经生黄芩、酒黄芩分别干预后,检测胸腺和脾脏指数及病理变化、肠道结构。结果发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干预3d后,酒黄芩组小鼠胸腺指数明显升高,生黄芩组和酒黄芩组小鼠胸腺组织病理变化得到改善;干预7d后,生黄芩组和酒黄芩组小鼠胸腺指数、胸腺组织病理变化均得到明显改善,酒黄芩组中AKK相对丰度显著高生黄芩组。

  • 标签: [] 生黄芩 酒黄芩 胸腺 脾脏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脾胃病的特征肠道在中医诊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脾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5)给予脾胃病特征肠道针对性中药治疗,观察组(n=35)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症状恢复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症状恢复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脾胃病的特征肠道在中医诊疗中具有积极作用,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 标签: 中医脾胃病 肠道菌群 中医诊疗
  • 简介:摘要: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肠道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旨在综述肠道与抑郁症相关性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肠道菌群 抑郁症 代谢物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对某市某综合性医院排出污水中粪大肠肠道致病菌进行监测,以减轻环境污染,保障人群健康,有效预防和控制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方法按《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标准GB18466-2001》规定的方法进行采样和检测,检测指标有粪大肠、沙门氏、志贺氏。结果124份医院污水样品中粪大肠数超标率23.39%;检出沙门8株,检出率6,45%;志贺氏3株,检出率2.42%。结论该医院污水被粪便污染程度较高,存在引发肠道传染疾病流行的可能性,对医院污水的消毒措施还需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 标签: 医院污水 粪大肠菌群 沙门氏菌 志贺氏菌
  • 简介:【目的】分析妊娠期间应用抗生素对于新生儿肠道建立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条件的60例新生儿,将其中孕期存在抗生素暴露的新生儿归为暴露组,并按应用时间分为暴露3d亚组和暴露7d亚组各15例,另30例在孕期未接受任何抗生素暴露的新生儿归为非暴露组,在新生儿出生的第1天、第5天通过粪便培养观察新生儿肠道群情况。【结果】。暴露组中孕期抗生素使用率最高类别为头孢菌素,占比66.67%,高于其他类型抗生素(P〈0.05);暴露组总体G+球菌计数显著高于非暴露组,暴露组G-杆菌显著低于非暴露组,暴露7d亚组的G-杆菌显著低于暴露3d亚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相同时间点,暴露组新生儿粪便大肠埃希显著低于非暴露组(P〈0.05),。【结论】孕期孕期应用抗生素能够对新生儿肠道正常建立产生破坏性作用,容易引发新生儿肠道微生态紊乱,导致肠道失衡,而抗生素应用时间越长,破坏性效应越显著。

  • 标签: 抗生素 孕期 新生儿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病, 由异常的免疫激活和免疫耐受引起, 其具体的治疗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些年来, 研究表明RA与肠道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量文献表明调节和改善肠道可以降低自身免疫反应,有益于治疗RA的症状。故本文主要基于肠道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进行综述, 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设想与展望, 为RA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肠道菌群,细胞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