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患者,女,30岁,民航乘务员。既往身体健康,无冠心病、高血压、颈椎病史。该患者因肩部疼痛于2006年1月17日晚在一美容院进行按摩治疗,按摩的具体过程因入睡而不详,醒来后不能翻身伴胸部不适感被按摩师扶起,即感到呼吸困难、心跳加快、胸背部痛。随即乘车于某大医院门诊就医,诊断为颈椎病,经给予吸氧、输液(凯时注射液)治疗后症状缓解回到家中。1月18日仍有头晕、胸闷、呼吸不适。该患者又于市中医院就医,查体:体温36.1℃,脉搏80次/分,血压1ts/7smmHg,心肺听诊无异常。颈软,T5~6棘突右侧压痛,附近肌肉紧张。四肢活动自如,浅感觉无异常。心电图、颈胸部X片及颈胸部CT片无异常,被诊断为:第5、6胸椎小关节紊乱。经针灸、正骨推拿手法治疗后头晕、胸闷症状消失。休息1周后无不适主诉,自我感觉良好,恢复飞行工作,经随访观察未见任何不适和复发等症状。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透明角膜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70只眼)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切口方向将其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患者30例(37只眼),乙组患者30例(33只眼)。甲组患者的切口方向为角膜曲率最大子午线方向,乙组患者切口方向为颞上方及鼻上方,将两组患者的术后手术性角膜散光度以及术前术后角膜的散光度进行对比,分析透明角膜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结果:对比研究发现,甲乙两组术后3个月手术性角膜散光度差异不大,但甲乙两组平均角膜散光度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对硬核白内障患者治疗过程中常规治疗及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硬核白内障患者,本次实验在2019年4月初开始实施,正式结束时间为2021年2月,实验对象共计90人。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出现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95.56%及84.44%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组间数据相比后者较低,差异较为凸显,(p<0.05);对本次实验进行全面的分析,6.67%及15.56%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几率,组间数据相比后者较高,差异较为凸显,(p<0.05)。结论:在硬核白内障患者治疗过程中常规治疗的效果相比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有待提升,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在提高硬核白内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出现几率方面有着较为突出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 2019年 10月 -2020年 5月 来我院治疗硬核白内障的70例患者( 70只眼) ,并将这7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 35例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 35例患者则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术后一个月对两组患者裸眼视力进行比较,两组患者裸眼视力明显提高,且实验组患者视力高于对照组, 但两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 P>0.05) ;两组患者术后一个月角膜散光程度较术前明显有所提高,且术后一个月实验组患者角膜散光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来治疗硬核白内障,可以使患者的散光度得到显著改善,并且可以使角膜内皮细胞率以及角膜水肿率有效的降低,该治疗方法可进行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小血管病的疗效,为该病治疗提供更多临床依据。方法:将 80例脑小血管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例。对照组给予降压、抗血小板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值,并统计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后的 ET-1和 vWF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 NO明显升高( 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 ET-1、 vWF和 NO水平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小血管病可有效调节血管内皮损伤因子水平,缓解内皮损伤,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以我院 74 例跟骨骨折患者 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成参照、实验两组,分别开展 常规外侧 L 形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有关指标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明显小于参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 ( P< 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 5.41% )明显低于参照组( 27.03% ) ( P< 0.05)。 结论: 在跟骨骨折治疗中跗骨窦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术的实践效果较佳,值得应用 。
简介:[ 摘要 ] 目的:分析 小切口囊外摘除术用于老年白内障治疗的临床价值 。 方法: 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本院自 2018 年 6 月 -2018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患者共 48 例,对其实施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对比患者接受手术后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术后患者细胞密度值、六角形细胞比率明显低于术前, P<0.05 ; 术后 24h 眼压明显高于术前,且在 2d 左右恢复术前水平 , P<0.05 ; 术后 3d 、 1 个月、 3 个月的视力均高于手术实施前 , P<0.05 ;患者中 1 例患者出现角膜水肿,经治疗后改善,并发症率 2.08% 。 结论: 在老年白内障治疗中应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效果显著,并发症率低,可有效促进患者视力恢复,临床价值高,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方式以及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收集每一位患者的住院资料以及随访资料,比较一线化疗、手术联合化疗、化疗联合放疗患者一般资料、生存率。分析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比较一线化疗、手术联合化疗、化疗联合放疗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症情况、远处转移情况比较。没有较大的差异,对比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一线化疗、手术联合化疗、化疗联合放疗患者的吸烟史,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线化疗、化疗联合放疗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手术联合化疗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线化疗、手术联合化疗是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MRI与螺旋CT在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0年6月至2021年9月在我院诊治的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癌患者中随机选取62例,均经病理学诊断被确诊,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癌患者分别为32例和30例,对其均行MRI与螺旋CT诊断,统计学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效能。结果:MRI诊断的灵敏度(93.33%)、特异度(96.88%)、准确率(95.16%)均高于 CT诊断(80.00%)、(90.63%)和(85.48%),(P<0.05)。结论:临床上对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癌患者实施鉴别诊断时,采用MRI诊断,准确率更高,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指导依据,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MRI与螺旋CT在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0年6月至2021年9月在我院诊治的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癌患者中随机选取62例,均经病理学诊断被确诊,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癌患者分别为32例和30例,对其均行MRI与螺旋CT诊断,统计学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效能。结果:MRI诊断的灵敏度(93.33%)、特异度(96.88%)、准确率(95.16%)均高于 CT诊断(80.00%)、(90.63%)和(85.48%),(P<0.05)。结论:临床上对肝硬化结节和小肝癌患者实施鉴别诊断时,采用MRI诊断,准确率更高,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指导依据,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容量的肺灌洗疗法治疗矽肺的效果及对患者肺功能影响。方法:选择我院 40例 2017年 4月 -2018年 2月矽肺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常规药物 +小容量的肺灌洗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病情改善时间、运动耐量提高时间、肺功能改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状态、血清转化生长因子;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疾病疗效、病情改善时间、运动耐量提高时间、肺功能改善时间、肺功能状态、血清转化生长因子相比较对照组更好, 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相似, P> 0.05。结论:常规药物 +小容量的肺灌洗疗法治疗矽肺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