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对晚期肿瘤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用优质理念护理的效果。方法针对40例晚期肿瘤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理念,并归为观察组,两组共8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6月到2016年11月间收治。结果针对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进行比较发现,两组在护理干预前并未出现明显差异,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明显更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进行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97.5%明显较高(对照组为8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理念在晚期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等方面情况,同时提高护理满意率,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优质护理理念 晚期肿瘤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进行临终护理干预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每组均为46例,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加强临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结果干预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角色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体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临终护理干预的显著满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其生存质量,值得推行。

  • 标签: 临终护理干预 晚期恶性肿瘤 生存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安宁疗护在肿瘤晚期中的应用对改善患者临终期生活质量的干预作用。方法2017年1月—2018年3月本院接诊的肿瘤晚期患者73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其中,研究组40例接受安宁疗护,对照组33例接受常规疗护。分析两组临终期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比较疼痛程度评分等指标。结果研究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和疼痛程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安宁疗护法对晚期肿瘤者进行干预,可显著减轻其疼痛感,提高临终期生活质量,建议采纳。

  • 标签: 肿瘤晚期 疼痛程度 安宁疗护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终关怀护理模式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选择我科近年来收治的15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分组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临终关怀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SF-36量表各条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SAS及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实施综合临终关怀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晚期恶性肿瘤 临终关怀 护理 生命质量 心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化疗对晚期肺癌患者凝血、纤溶、血小板及肿瘤标志物变化的影响。方法筛选2014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31例晚期肺癌患者(试验组,行化疗治疗),同时筛选同期30例健康人(参照组),同时观察、比对两组纤溶、凝血、血小板、肿瘤标志物变化。结果经对患者进行化疗后,试验组31例凝血、纤溶、血小板以及肿瘤标志物变化等指标,与化疗前进行比对,差异表现显著,(P<0.05)。结论临床对晚期肺癌患者展开常规治疗后,同时对其化疗治疗,在改善其凝血系统、抑制纤溶系统的基础上,还能降低肿瘤标志物。

  • 标签: 化疗 晚期肺癌 凝血 纤溶 血小板 肿瘤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晚期肿瘤化疗病患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102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晚期肿瘤化疗病患,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对对照组病患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病患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并对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病患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病患满意度,观察组病患均明显比对照组病患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对晚期肿瘤化疗病患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临床效果,具有重大意义,值得广泛进行推广。

  • 标签: 晚期肿瘤 综合护理 病患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姑息治疗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近期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7月—2018年7月间收治的8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实施姑息治疗护理,对总体的护理以及护理结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在治疗后的社交能力评分、精神状态评分以及身体状态评分对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效果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t=6.2151,7.5245,8.5654;P<0.05)。结论在临床中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姑息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总体的效果良好,能够增强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疗效,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姑息治疗 晚期恶性肿瘤 近期生活质量 改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不同途径改良电休克治疗(MECT)患者家属对健康教育需求的情况,为制定针对性和规范化的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8月—2016年6月在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行首次MECT患者家属160例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健康教育内容、时间、地点、方式和频度需求。结果门诊与住院MECT患者家属对治疗效果、短暂记忆障碍及处理、自我放松技巧及方法都非常需要知道,对开展健康教育时间、地点、方式和频度需求各有不同。结论根据门诊与住院家属对健康教育各方面的需求的不同,采用针对性、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加强患者家属的心理指导。

  • 标签: 门诊与住院 改良电休克治疗 家属 健康教育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于晚期肿瘤病人中应用临终关怀护理,分析总结其应用效果和体会。方法2017年3月起到2018年12月毕,于我医院选取晚期肿瘤病人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研究,以随机均匀为分组原则,可将选取的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将常规护理应用到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则联合常规护理的情况下应用临终关怀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予以比较分析。结果与干预前相比较,干预后的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了有效改善,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干预后的抑郁评分为(55.2±2.9)分,观察组干预后的抑郁评分为(47.8±2.7)分(P<0.05);实施护理前后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实施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有所升高,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实施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晚期肿瘤病人中应用临终关怀护理的效果显著,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同时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晚期肿瘤 临终关怀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主要护理方法,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比较护理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0例肿瘤晚期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持续性、间断性用药和不用药患者的比例。将拒绝用药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化疗的280例患者作为化疗组,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或加重情况,通过数据分析了解疼痛护理的有效方法和措施。结果持续性、间断性用药和不用药患者之间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1)。化疗组患者疼痛的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癌症晚期患者通常伴有疼痛,应指导患者持续性给药进行止痛,同时鼓励癌症晚期患者接受化疗,并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干预。

  • 标签: 晚期癌症患者 疼痛 护理 现状
  • 简介:(武警新疆总队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摘要目的探讨新海能注射液对晚期肿瘤患者辅助治疗的作用及营养支持。方法将45例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新海能注射液)23例和对照组(10%葡萄糖注射液)22例,对比两组在近期生活质量、血液生化指标、电解质等方面的不同。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特征上无区别;治疗组血糖增加幅度小于对照组;治疗组血锌浓度明显增加;治疗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机体免疫力提高。结论新海能注射液辅助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即可以有效补充容量和能量,又能补充微量元素锌,同时对血糖水平影响较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胃肠道肿瘤 新海能 血糖 电解质 锌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43-02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阶段性疼痛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疼痛感知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并且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86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案例。将这8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阶段性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感无明显差异,分别为(7.97±0.54)、(7.41±0.14),数据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感受显著优于常规组,分别为(2.54±1.14)、(5.89±3.22),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疼痛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疼痛感知水平的影响突出,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控制疼痛状况,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阶段性疼痛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疼痛感知水平 临床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住院老年痴呆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卫生调查,了解其心理卫生状况;方法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76例老年痴呆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与常模对照分析;结果老年痴呆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恐怖、躯体化、人际关系、强迫等因子分均高于常模,并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痴呆患者家属存在明显心理问题,应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

  • 标签: 老年痴呆 患者家属 心理卫生 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重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历程进行研究。方法于本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重症患者中,随机选取83例作为样本。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患者家属的心理历程进行了观察。结果重症患者家属心理历程主要包括四大阶段,心理状态分别包括震惊、不确定、恐惧、内疚、心理压力、担心预后等。结论应提高护理的人性化水平,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通过心理护理的方法,缓解患者家属的不良情绪,为重症患者疾病治疗有效率的提高奠定基础。

  • 标签: 重症 家属 心理历程
  • 简介:摘要总结49例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护理,主要包括疼痛评估、健康宣教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饮食指导和基础护理等。本组观察表明,及时准确地做好疼痛评估,加强健康宣教,规范疼痛治疗,密切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及早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可提高癌痛患者疼痛控制率,从而使癌痛患者达到无痛生存,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肿瘤 疼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患者家属在手术等候期的心理需求,提出有侧重点的干预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32名手术患者家属在等候期的心理需求进行调查。结果家属对术前告知手术安全性及可能的意外、术前告知手术效果及预后(术前需求)、及时告知手术进程(术中需求)的需求最强烈(均为100%),对等候区环境的需求较低。结论手术患者等候期的心理需求并不是静态的,而应该从动态的、系统的角度出发,术前的必要信息告知、等候区的环境都会影响等候期间的患者家属的心理,从术前、术中以及情境因素三个角度满足患者家属的需求,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以及提高医患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 患者家属 手术等候期 需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偏瘫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家属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家属积极参与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训练,并在患者出院后仍能够坚持进行规范化的康复护理训练,对于减轻偏瘫患者躯体致残率,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最终使患者重返社会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偏瘫患者 家属支持 康复护理训练 家庭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患者家属心理需求展开调整,并制定相关对策。方法筛选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急诊室救治的207名急诊患者家属,经了解其心理需求后,制定应对措施。结果207名急诊患者家属均存在心理需求重症急症患者家属心理需求117名(56.52%)、女性急症患者家属心理需求127名(61.35%),普通急诊患者家属90名(43.48%)、男性急症患者家属80名(38.65%),(P<0.05)。结论临床对急诊患者救治时,急诊医务人员需全面分析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以制定相关的改善措施,从而满足其心理需求。

  • 标签: 急诊患者家属 心理需求 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