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帕金森患者的吞咽筛查和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床旁吞咽功能筛查与康复护理应用于帕金森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帕金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5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25例,对患者进行床旁吞咽功能筛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根据筛查结果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观察床旁吞咽功能筛查的结果和康复护理的效果。结果(1)床旁吞咽功能筛查结果20分(没有吞咽困难)0例,占比为0。15~19分(轻度吞咽困难)15例,占比为30%,其中观察组8例,占比为16%,对照组7例,占比为14%。10~14分(中度吞咽困难)20例,占比为40%,其中观察组12例,占比为24%,对照组8例,占比为16%。0~9分(重度吞咽困难)15例,占比为30%,其中观察组5例,占比为10%,对照组10例,占比为20%。(2)与对照组(60%)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明显更高,P<0.05。结论对帕金森患者进行床旁吞咽功能障碍筛查对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行为治疗辅助普拉克索对早发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抑郁程度以及非运动状态的影响。方法纳入研究的病例均为早发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共70例,按照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对照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两组患者入院以后均使用普拉克索进行治疗,基于此实验组加施行为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抑郁情况以及非运动症状。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UPDRSⅡ(统一帕金森评分量表第二部分日常生活能力总评分)以及UPDRSⅢ(运动检查总评分)均下降,其中较对照组而言,实验组降低更为显著(P均<0.05)。结论对早发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联合普拉克索和行为治疗,可有效改善其抑郁情况和非运动症状,有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与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者之间的区别和差异,为两者的鉴别和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25例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与25例帕金森病患者,询问患者病史,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根据《精神病诊断和统计手册》对农患者痴呆状态进行评价,按照MMSE(简易智能状态量表)评分,患者头部行MRI)扫描。结果在危险因素方面,VPS组患者平均年龄明显高于PD组患者(P<0.05);VPS组危险因素明显高于PD组患者(P<0.05);在临床表现方面,与PD组相比,VPS组患者主要表现为少动-四肢强直,存在有智能障碍、尿失禁等症状;在影像学检查方面,VPS组患者全脑萎缩、皮质下白质梗死、侧脑室周围低密度情况均比PD患者严重,两组对比(P<0.05)。结论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属于一种独立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与帕金森病患者存在有明显的区别,影像学改变与帕金森病患者也存在有显著的区别,其发病机制确切,其治疗方式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简介:摘要IPF是一种原因不明、病死率较高的疾病。目前尚无很有效的治疗措施。本文从细胞因子拮抗剂和抗纤维化制剂两方面概述了近年来该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帕金森病临床治疗中,综合护理干预在生活质量方面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7年8月神经内科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84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与研究组(42例)。均给予两组患者积极药物治疗与常规护理方法。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研究组综合护理干预。参照生活质量核心量表,从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四个方面对两组患者入院时与出院后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定。结果通过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都有明显改善。但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在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四个方面的评分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帕金森病临床治疗中,综合护理干预在生活质量方面的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帕金森病性抑郁患者以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展开讨论,并对HAMD、UPDS、HAMA改善情况作出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的89例PDD(帕金森病性抑郁症)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并分别接受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和西酞普兰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HAMD、UPDS、HAMA改善情况展开对比。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HAMD、UPDS、HAMA有明显的下降,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46/50);对照组总有效率71.79%(28/3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艾司西酞普兰对帕金森病性抑郁症进行治疗效果优于使用西酞普兰,前者在HAMD、UPDS、HAMA评分有显著的下降,临床上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康复治疗方法在小儿脑瘫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2016年1月—2016年12月,将我院确诊收治的60例小儿脑瘫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为参照组行常规性康复治疗干预,针对研究组实施综合性康复治疗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满意度指标,言语理解能力评分指标、语言表达能力评分指标、应变能力评分指标、感知觉能力评分指标,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评分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结果满意度指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研究组的言语理解能力评分指标、语言表达能力评分指标、应变能力评分指标、感知觉能力评分指标,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评分指标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针对小儿脑瘫患者实施综合性康复治疗干预,能获取较好结果,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方法对于帕金森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选用的是我院在2008年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共110例。将此110例帕金森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评分表的评分方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进行综合护理。针对本研究中的110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追踪调查及护理,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标,进而评价护理方法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经综合护理方法护理后的自我管理、服药依从性、疾病防治及自我护理能力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结果比较时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方法较为全面、细致的记录了帕金森病患者的检查结果、病情变化、治疗或用药的方法及时间等指标,让医生和患者充分的了解了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对帕金森病患者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进行探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择取与2007年NINDS/NIMH制定的帕金森病患者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相符的79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按是否存在精神障碍进一步将其分为PDNP组(不存在精神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与PDP组(存在精神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另取64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存在精神障碍的患者有29例(36.7%)明显多于对照组2例(3.1%)(χ2=9.476,P<0.05)。幻觉、错觉是PDP组患者的最常见表现,PDP组患者年龄、睡眠障碍评分(SCOPA-SLEEP)、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RBD)发生率与PDNP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PDP组患者精神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年龄、SCOPA-SLEEP评分、RBD。结论高龄与睡眠障碍是导致老年帕金森病患者出现精神障碍高于正常人群的主要因素。
简介:摘要我院对入住糖尿病病人93例除进行常规药物治疗一年的基础外,后半年增加康复治疗,对稳定血糖取得良好疗效。康复治疗的加入,对糖尿病病人血糖的控制有显著性差异。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