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总结23例因宫颈机能不全,孕14-18周行宫颈环扎术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认为护理重点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并做好用药护理,预防感染,饮食护理及健康教育等。经治疗和护理23例患者中有1例于术后七天流产,22例孕38-39周分娩,新生儿均成活。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紧急宫颈环扎术对晚期难免流产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期为提高该类产妇分娩结局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自2010年7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具有晚期难免流产危险的产妇64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其中对照组产妇予以常规药物干预,治疗组则同时采取药物干预和紧急宫颈环扎术,比较两组产妇临床治疗效果,并且采用Apgar对成功分娩的新生儿的进行评分,比较两种治疗方法新生儿质量情况,做好相关数据的记录工作。结果采取对照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87.5%显著优于对照组75.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根据新生儿Apgar评分显示,治疗组新生儿质量与生存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存在晚期难免流产因素的产妇,单纯采取药物治疗起效较慢,而且根据产妇自身特异性存在一定的不成功率,因此建议进行紧急宫颈环扎术,以此避免流产,并提高分娩结局质量,对产妇和新生儿的身体健康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2例,奥扎格雷钠250ml,每日两次静脉滴注,两周为一疗程。对照组42例,注射用血栓通300mg,加入0.9%氯化钠250ml中,每日一次静脉滴注,连用14天。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天对两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临床显效率(80.95%)明显优于对照组(52.38%)(P<0.05),治疗前后,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满意,安全、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HK型环扎去除包皮专用器械在包茎或包皮过长治疗中的经验体会。方法采用一次性切除,观察总结手术效果。结论用该器械进行包皮环扎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简便易行的手术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归纳关于经胃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护理干预内容及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收治接受经胃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治疗,随机抽取80例于2013年-2015年期间就诊患者。根据其接受护理干预差异以每组40例分为对照组(常规胃镜治疗护理干预)与观察组(针对性经胃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模式下患者并发症与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再出血、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等并发症患者例数5例,对照组出现并发症例数10例,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调查问卷方式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不满情况,观察组无患者对照组有6例患者,对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对胃镜下食管静脉套扎术患者采取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是保障手术预后质量的重要内容,提高患者在医院治疗护理体验。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包皮环扎术治疗儿童包皮过长及包茎的临床效果,总结包皮环扎术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540例包皮过长及包茎患儿行包皮环扎术的临床资料,年龄4-16岁,平均7.6岁。其中包皮过长462例,包茎78例。对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时间和外观情况进行统计观察。结果540例患儿在局麻下完成包皮环扎术,手术时间7~12分钟,平均9分钟,术后主要并发症为感染4例(0.74%)、出血3例(0.56%)、水肿11例(2.0%)、结扎环延迟脱落4例(0.74%),包皮瘢痕狭窄4例(0.74%),结扎环嵌顿2例(0.37%)。结扎环脱落时间7~20天,平均11.4天,环脱落后创缘整齐,外形美观。结论包皮环扎术治疗小儿包茎及包皮过长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外观满意等优点,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包皮环扎术与包皮环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2009年2月至今行包皮环扎术139例,116例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6月(1月-25月),并与2009年2月之前行包皮环切术124例做比较,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伤口并发症等情况结果采用包皮环扎术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伤口出血、血肿、伤口裂开、感染等并发症均明显低于包皮环切术,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包皮环扎术组伤口切缘整齐,瘢痕小。结论应用包皮环扎术治疗小儿包茎手术操作、护理简单,出血少,并发症少,美观。适合于各级医院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RPH配合传统外剥内扎法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混合痔患者来作为观察对象,其中40例患者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法来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另外40例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使用RPH(自动痔套扎术)来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一共有38例,对照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一共有26例,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2500;P<0.05)。结论采用RPH配合传统外剥内扎法治疗混合痔的治疗效果较好,治愈率较高,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病痛困扰,帮助患者更快更好地恢复,具有较高的医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