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动力髁螺钉内固定(DCS)和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为此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我院2011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股骨远端骨折患者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实验组(29例),对照组29例患者给予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实验组29例患者者给予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例经1年随访。实验组29例患者,优25例,良3例,总优良率为96.55%;对照组29例患者,优17例,良8例,总优良率为86.21%,组间数据对比χ2=7.7788,p=0.0053。结论较动力髁螺钉(DCS)内固定治疗而言,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效果更为明显,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治疗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两种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肩锁关节脱位(TossyⅢ型)患者,对其施行手术切开复位,其中23例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47例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皆进行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2.3年。使用Karlsson标准来对肩关节功能评定,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克氏针张力带组优良率为73%,锁骨钩钢板组优良率为97%,两组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在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时,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效果更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配合带缝匠肌的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并在骨折断端用带缝匠肌的髂骨瓣植骨固定。结果随访14~36月,12例中11例达骨性愈合,1例术后7月出现股骨头坏死行髋关节置换。平均愈合时间8个月,平均取钉时间13个月。根据功能恢复情况分为优、良、差,进行疗效评定优8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达91.6%。结论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加带缝匠肌的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固定牢靠、愈合率高等优点。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比较使用Liss钢板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到2012年我院收治的股骨远端骨折患者6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A组和B组。我们对A组采用Liss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而对B组我们则使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的方式治疗患者,最后比较A组和B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均无明显差别,但A组骨性愈合时间,明显短于B组。术后,两组患者均出现了并发症,但A组的各项并发症人数均低于B组,并发症总人数远远也少于对照组,(P<0.05)。对A组和B患者进行HSS评定后,发现A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结论Liss钢板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两者相比较,Liss钢板内固定具有更加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58例髌骨骨折手术治疗的分析,探讨对髌骨大块骨折简单化、小创伤的治疗方案。方法对全部的58例患者均采用0.8mm双股钢丝行髌前张力带固定,术后早期行膝关节功能练习。结果随访12~30个月,58例均获得骨性愈合。按张春才疗效标准评定优41例,良14例,可3例,优良率达94.8%。全部病例均愈合良好,其中2例发生钢丝锻裂,但骨折未移位,经保守治疗骨折愈合,1例发生钢丝断裂后骨折移位,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该内固定法治疗髌骨骨折坚固可靠,允许早期功能锻炼,与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的效果相似,而操作简易,创伤较小,费用较低,并发症少,尤其对横断形及骨折块较大的粉碎性髌骨骨折是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3月至2016年6月,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胫骨下段骨折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6~13岁,平均9.6岁;均无神经血管损伤表现。所有患儿经X线确诊,按AO/ASIF分型A1型10例,A2型6例;B1型3例,B2型2例。记录术前、术后放射学检查结果、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下肢长度及踝关节活动度,按照Johner-Wruhs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分。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平均15.6(4~36)个月。术后出现外固定针松动2例,针道渗液5例,无针道感染,无神经血管损伤表现。术后拆除外固定架时间平均为2.2(2~3)个月。复查X线片显示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术后6个月,所有患儿能参加正常的体育活动。末次随访,未发现骨骺早闭现象,无肢体短缩及畸形。Johner-Wruhs评分优19例,良2例。结论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胫骨下段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微创内固定系统与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研究微创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法,将42例经门诊确诊的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分成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治疗组)与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组(对照组),每组21例,对两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优13例,良7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5.2%;对照组优8例,良8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76.2%。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治疗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面,相对于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而言,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固定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肋骨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38例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3.16%,两组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肋骨骨折患者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比采用保守治疗的效果好,能有效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26例31足符合手术适应证的关节内跟骨骨折,采用外侧L型切口,钛合金钢板内固定,随访治疗效果。结论跟骨骨折是一种较难处理的骨折,损伤机制及其分型复杂,但随着对跟骨的生物力学、损伤机制及病理机制的深入研究,及临床复位固定技术的不断提高,治疗方法上综合各方面因素,最大限度地恢复跟骨的几何形态,并有效地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恢复患者跟骨的功能。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规范操作、解剖复位和内固定,是减少跟骨骨折手术并发症的关键。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复位满意,功能恢复理想,后遗症少。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聚髌器与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镍钛聚髌器内固定治疗组(聚髌器组)和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组(张力带组),每组各36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同时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聚髌器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张力带组患者(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6%,明显低于张力带患者的2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间及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方面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髌器与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聚髌器治疗对患者的损伤较小,并发症较少,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