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基于CT图像数据结合图像处理软件建立人体下颈椎C3-C7活动节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选取一名健康志愿者颈椎CT数据,建立包括椎体、后部结构、终板、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突等部分的下颈椎C3-C7三维有限元模型,赋予颈椎组织不同成分的材料属性,模拟人体颈椎在正常生理状态下承受扭矩载荷时,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等运动情况下颈椎椎体、椎间盘和小关节的生物力学特性。颈椎C3-C7活动节段在四种工况下的活动范围与前人离体实验和有限元分析的研究结果基本吻合,颈椎椎体、椎间盘和小关节的应力分布符合其生物力学特性。下颈椎C3-C7活动节段的模拟结果符合人体的真实运动规律,为临床颈椎的生理、病理研究以及植入器械的力学性能分析奠定理论基础。
简介:2007年7月1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实施血液制品生产用原料血浆检疫期的通知》(国食药监安【2007】447号)。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靶向穿刺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6月在泰州市中医院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0例,根据术前、术后1天、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患者VAS评分和ODI指数评价疗效。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VAS和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术后1天、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MacNab标准评分优54例,良10例,可6例,优良率91.4%。结论经皮椎间孔镜靶向穿刺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术式。
简介:本文从两方面跟踪观察了37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前、治疗1月、1年、2年后)连续高频节段(SHFCS)的变化。(1)SHFCS数量的变化,37例心肌炎患者初诊时,共有117个SHFCS(人均3.16±1.61),治疗1月后SHFCS减少到87(人均2.35±2.12),1年后人均2.00,2年后复查人均1.33。对照组24例正常女青年的SHFCS数不变,基本保持稳定(P>0.05)。(2)按崔氏[1]提出的sHFCS判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标准,初诊时,37例患者中有34例阳性(占91.8%),治疗1个月后,阳性人数为19(占51.35%)。由此可见,SHFCS有可能成为一个诊断心肌炎和评估药物疗效的有效指标之一。
简介:目的探讨“锚定法”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5月来我院就诊且符合要求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20例患者行C3-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改良组20例患者行“锚定法”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即对C3-6单开门椎管扩大,对C7椎板造穹窿减压,保留了C7棘突。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轴性症状发生率。于术后1、3、6、12个月,由独立的评估人员进行严格随访,对手术整体疗效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改良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方面和常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改良组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术后随访JOA评分情况可见,和术前相比,常规组和改良组情况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手术1、3、6、12个月手术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轴性症状的发生率为2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常规的C3-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改良后的术式一样有减压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同时又能降低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
简介:1故障现象执行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volumetricmodulatedarctherapy,VMAT)时,机架旋转到340°至60°之间报多叶光栅(multi-leafcollimators,MLC)联锁。2故障分析加速器型号为瓦里安iX,MLC型号为瓦里安MLC-120-([1,2])。出现该故障时查看MLC的位置。
简介:目的建立处方残余药量审核系统,配合医生监控处方药用量,对门诊处方整包装药品残余药量进行信息化管理。方法资料来源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门诊联网医生工作站。采集门诊糖尿病专科医生在2012年7月286例患者服务医保联网数据,其中男性189例,女性97例;平均年龄52岁。分析糖尿病治疗药物残余药量发生的规律,设计处方残余药量审核系统。采集某个医生2012年7月~8月对231例糖尿病门诊特殊病患者开药信息化控制残余药节省统计。结果1例患者2个月购买30R芯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伏格列波糖片和甲钴胺片4次,共计购买了12盒,残余3.6盒,费用多花240.84元。排除整包装不拆分的情况,患者多购买了3盒药,费用为200.7元。286例患者残余药金额高达6万余元。使用该系统后门诊糖尿病专科医生2012年7月~8月治疗231例患者,在保证患者治疗前提下,共少开了3万余元糖尿病药品;糖尿病门诊特殊病患者使用该系统后,大大降低了门诊患者的购药数量。结论处方残余药审核系统的运行,降低了门诊医生的药品比例,使医院合理用药更趋于科学、完善,大大减少了医院医疗资源的浪费,同时节省了患者治病费用。
简介:目的 为了使中国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软件(Chinese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以下简称CHIS系统)更好的发挥其作用,不断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使医院实现现代化管理。方法 我院从北京众邦慧智计算机公司引进了CHIS软件系统,同时配备了与之相适应的网络及微机设备,采取技术、管理同时并举的方法,分四个环节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这四个环节为:①技术维护,②组织管理,③培训辅导,④信息产出。结果 CHIS系统在我院运行的两年多时间里,应用该软件系统,大大提高了医院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和综合效益,引导全员参与管理,促进了医护人员整体水平的提高。结论 我院借助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参与管理,在管理上实现了从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从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三个转变,强化了医院管理,为2001年医保工作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简介:为了解决经络研究中的信息检测问题,我们研制成功了“多通道经络信息检测系统”。该系统是以微机为基础的实时多点检测装置。系统硬件包括:电极系统、模拟部分、接口电路和微机系统。软件部分为自编的开放式专用软件,可灵活地调用诸如GRAPHTOOL等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电极系统采用Ag-AgCl防极化电极。模拟部分包括:高阻抗程控隔离放大器、低通虑波器。接口电路包括:多路同步采/保电路、多路变换器、V/I-I/V转换器和A/D变换器以及译码器等。微机系统包括:主机、显示器、打印机、键盘、鼠标等。机型要求在386及以上。本系统具备:高增益,0-60dB程控;高输入阻抗,100MΩ;高共模抑制比,100dB;较低噪声和高安全性。通过科研实际使用证明本系统设计合理,工作稳定。整个过程采用人机对话方式,易于操作,具有灵活的数据处理能力。本系统除可以用于经络电学特性的研究外,配以不同的传感器,可以进行经络的光学、机械以及化学等特性的研究。本系统既是经络实验研究的有力工具,又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简介:针对传统医护监测设备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医护监测系统,从物联网的三层架构出发,设计了系统的四层架构,旨在实现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通过web方式异地访问患者生理参数的目的。方法:采用ZigBee簇树型无线网络进行多点数据传输的方法、基于可编程片上系统PSoC的底层控制、采用B/S架构的应用层数据访问。该系统监测患者生理参数准确度不大于±0.01,显示数据具有动态实时性;并能实现患者异常参数智能预警提示。突出设备的小型化,将其内嵌于病号服中。设计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监测系统,能动态实时远程监测患者信息,明显减轻了医护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为远程医疗系统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