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CT、MRI影像诊断结果。方法:选取52例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诊治的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均行X线、CT、MRI影像学诊断,比较三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Ⅰ期,CT检查(42.31%)与MRI检查(55.77%)差异不明显(P>0.05),但均高于X线(25.00%),P<0.05;在股骨头缺血坏死Ⅱ期、Ⅲ期诊断中,X线、CT、MRI均无明显差异(P>0.05);在总诊断符合率方面,MRI(98.08%)高于CT(76.92%),且高于X线(57.69%),各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时,X线、CT、MRI诊断各有优势与不足,但MRI总诊断符合率影像学最高,X线最低。
简介:【摘要】目的:CT与磁共振应用于股骨头坏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究。方法:对我院近年(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接收的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随机抽取,共计纳入63例,对其均进行CT与磁共振诊断。对比分析两种方式诊断效果。结果:磁共振诊断准确率为93.65%,明显高于CT的80.95%(P<0.05)。在髋臼病变、股骨头骨小梁及皮质改变、骨小梁结构模糊三种病变类型中,CT检出率高于磁共振;而磁共振对骨髓水肿的检出率则较CT更高(P0.05)。结论:针对股骨头的临床诊断,CT与磁共振均具有一定诊断价值,相比之下,磁共振准确率更高,对疾病的后续相关诊疗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SDF-1α及其受体CXCR4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并分析比较其与RA疾病活动度、血清学抗体、影像学资料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资料完整的初诊RA患者(48例)及健康对照组(32例),分析比较SDF-1α及其受体CXCR4在RA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及其与临床指标[病程、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DSA28评分]、实验室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影像学资料(双手X线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RA组外周血SDF-1α浓度、CD3+CD4+CXCR4+、CD3+CD8+CXCR4+表达百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z=-5.003,P<0.001;z=-5.729,P<0.001;z=-4.807,P<0.001)。结论:SDF-1α及其受体CXCR4在RA患者中表达增加,且与手X线分期存在一定相关性,但尚不能证明SDF-1α浓度及其受体CXCR4的表达百分率与RA疾病活动相关,提示SDF-1/CXCR4可能参与RA的发病、发展,介导骨破坏的进程。
简介:摘要:股骨头坏死是临床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股骨头坏死是因为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骨细胞、骨髓成分死亡及随后的修复,继而导致股骨发生结构性改变,股骨头塌陷,引起患者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的疾病。随着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普及,髋关节翻修手术逐年增高,而且假体使用有一定的寿命,翻修手术的难度大、并发症多,近年来保髋手术逐渐受到重视,其中钽棒因其具有高度的生物相容性,手术植入可为受损的股骨头提供充分而且稳定的支撑,从而能有效减轻骨组织所承受的应力,达到防止股骨头塌陷,为股骨头骨组织修复提供有利条件的作用,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理想材料。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CT、MRI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准确性。方法:选择2022年8月~2023年8月期间在本院治疗股骨头坏死的100例患者,以电脑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研究组50例,对照组行CT检查,研究组行MRI检查,对比两组的诊断准确率及影像特征。结果:研究组的诊断准确率(100%)高于对照组(84%),误诊漏诊率(0%)低于对照组(16%),P<0.05。影像特征:①CT:形态规则、边界模糊、密度低、有致密硬化影、存在孤立小囊样改变区,等等;②MRI:形态规则,T1WI信号低,存在新月形坏死区,T2WI信号局限性升高,存在新月形高信号区及双线征,等等。结论:MRI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准确性比CT更高,临床可以根据影像特征进行准确诊断。
简介:摘要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又称为 Kikuchi淋巴结炎,多发生于年轻女性,类似病毒感染的临床表型,淋巴结以灶性坏死,富含组织细胞与核碎片为特征的自限性淋巴结病。该病于1972年有日本Kikuchi和Fujimoto首先报告。有认为坏死的机制是细胞毒性T细胞介导的凋亡所致。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的文献学习,结合HNL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做一个总结,以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