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电针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病理节律的调整作用。方法:20例CFS患者与20例健康受试者进行对照,CFS患者采用电针肾俞、足三里进行治疗。应用时间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对患者治疗前后以及健康受试者进行24h核心体温、心率、血压、唾液皮质醇和褪黑素的动态检测。结果:余弦法分析发现,健康组和CFS组治疗后各项指标都具有昼夜节律(P〈0.05);CFS组治疗前舒张压昼夜节律消失(P〉0.05),其余指标具有昼夜节律(P〈0.05),但CFS组治疗前昼夜节律振幅低于健康对照组,且核心体温、心率、血压和褪黑素峰值相位后移而皮质醇峰值相位超前;电针治疗后,CFS组振幅明显提高,峰值相位接近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CFS存在昼夜节律紊乱现象,电针对其具有良性调整作用。

  • 标签: 慢性疲劳综合征 昼夜节律 电针 肾俞 足三里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穴对肠鸣音的影响。方法应用自行研制的计算机肠鸣音采集记录系统,检测23名健康成人志愿者在电针足三里穴前后肠鸣音的变化。结果针刺对肠鸣音的影响是双向的,可使肠鸣音发生明显变化。与电针前比,电针对肠鸣音的影响经统计学处理,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针刺足三里穴对人体肠鸣音可产生显著的影响,提示针刺足阳明胃经局部穴位对胃肠运动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 标签: 肠鸣音 胃肠运动 电针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穴位电针治疗不稳定膀胱的尿动力学改变及其特异性。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肾俞组、会阳组、肾俞加会阳组、药物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并给予相应处理;治疗12h后观察各组逼尿肌压力、膀胱顺应性、膀胱容量的变化。结果:各治疗方法均可改善USB大鼠的尿动力学状态;各治疗组尿动力改善情况较模型组显著(P〈0.05),且各穴位组尿动力改善与药物组相似;会阳组、肾俞加会阳组对不稳定膀胱大鼠尿动力学改善优于药物组、肾俞组(P〈0.05);会阳组与肾俞加会阳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会阳穴、会阳加肾俞穴可特异性地改善USB尿动力状态,抑制逼尿肌不稳定收缩,增加膀胱容量和膀胱顺应性。

  • 标签: 不稳定膀胱 电针疗法 穴位特异性 会阳穴 肾俞穴 尿动力学
  • 简介:目的:观察电针对雄性醋酸氢化可的松模型大鼠生殖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6例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n=6)不予任何处理;模型组(n=15)制备大鼠氢化可的松模型后不予任何处理;电针组(n=15)制备大鼠氢化可的松模型后给予电针治疗。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adioimmunoassay,RIA)测定血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Hormone,LH)和睾酮(Testosterone,T)含量,组织切片HE染色进行睾丸组织学观察。结果:动物造模后血T明显下降,与造模前比较,P〈0.05;LH升高,但与造模前无统计学差异。睾丸生精细胞分层数显著降低。治疗后,电针组大鼠血LH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血T水平虽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睾丸生精细胞分层数增加明显(P〈0.05)。结论:电针可能通过升高体内LH和T水平,调整模型大鼠的生殖功能。

  • 标签: 电针 氢化可的松 睾酮 黄体生成素 大鼠
  • 简介:目的观察电针八髎穴联合腹部按摩对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疼痛程度、月经期外周血浆中前列腺素E2(PGE2)与前列腺素F2α(PGF2α)含量的变化,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4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八髎穴联合腹部按摩治疗,于月经周期前1周开始治疗,直至月经周期结束。对照组采用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于月经来潮前2d或开始有症状时开始服用,连服3~5d或至症状缓解。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63%)明显优于对照组(78.13%),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痛经症状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治疗组PGF2α含量升高,PGE2含量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八髎穴联合腹部按摩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与口服布洛芬胶囊比较,具有疗效确切、易于掌握、安全方便等优点。

  • 标签: 原发性痛经 电针 八髎穴 腹部按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对本院77例确诊为OSAHS患者,分别进行下鼻甲、软腭、悬雍垂或扁桃体射频减容术。随访6个月,对疗效、AHI、LSaO2进行分析。结果总有效率9091%,无效7例(909%)。术后AHI、LSaO2明显优于术前值,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后咽腔、软腭长度、腭咽横、前后径及扁桃体、舌根、舌后隙均改善。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术治疗OSAHS患者具有低温、可控、准确、微创、止血、痛苦小、手术时间短、术后症状轻、愈合快、并发症少及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低温等离子射频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疗效Low-temperature plasma radiofrequency in the treatment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
  • 简介:本工作我们观察了采用结扎冠脉左前降支造成30只家兔急性心肌缺血的实验模型,电针内关、曲池穴能显著提高急性心肌缺血早期的室颤阈值。电针组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根大差异(P<0.001)。另一方面,表明逃走神经结构的完整能保证电针内关、曲池的针效。作者认为电针提高室颤阈值可能主要与调节植物神经系统功能有关。

  • 标签: 电针 室颤阈值 急性心肌缺血 早期 内关 实验观察
  • 简介:目的:总结近十年国内电针白环俞、会阳在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十年国内电针白环俞、会阳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电针白环俞、会阳比药物或一般针刺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结论:电针白环俞、会阳为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思路,随着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电针白环俞、会阳在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白环俞 会阳 电针
  • 简介:目的:观察火针结合电针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3例,试验组患者采用火针结合电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电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恢复时间。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皱额、闭眼、示齿、耸鼻、噘嘴、鼻唇沟、口角等症状恢复时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火针结合电针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疗效明显,可缩短患者症状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周围性面瘫 风寒型 火针 电针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痛阈及脊髓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模型组和造模组,采用大鼠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paredNerveInjury,SNI)模型,造模组SNI术后选取造模成功的大鼠再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假电针组.分别于SNI术前、术后第7天及第9天、第6次治疗后测定大鼠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造模后第l0天开始电针环跳穴与委中穴,观察其对大鼠机械痛阈和热痛阈的影响,并通过脊髓微透析技术,应用柱前衍生法+HPLC荧光检测法检测大鼠脊髓兴奋性氨基酸的含量.结果:SNI手术可以显著降低大鼠机械痛阈,模型组大鼠脊髓微透析液中谷氨酸(Glutamate,Glu)和天门冬氨酸(AsparticAcid,Asp)的含量较同时段对照组、假模型组有显著升高(P〈0.05);电针组、假电针组脊髓微透析液中Glu和Asp含量与同时段模型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电针组第2时段Glu除外),并且电针可以显著减轻SNI大鼠的机械痛敏状态.结论:电针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能与降低脊髓兴奋性氨基酸含量有关.

  • 标签: 疼痛 痛阈 色谱法 高压液相 兴奋性氨基酸 电针 神经痛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电针治疗对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其中模型组、电针组又分为6、24、48、72h等4个时间组,一共是10组,每组12只。在相应的时间点和治疗后取材,用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和免疫印迹法进行半定量检测MMP-9的表达。结果模型组MMP-9的表达在6h开始增强,在24h的表达显著增强,在48h达到高峰,在72h表达开始下调;脑出血后脑组织含水量与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各相应时间点的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MMP-9的表达均明显减少;电针组间比较,24h组MMP-9的表达显著降低。结论脑出血后电针能减少脑血肿周围MMP-9的表达,减轻脑水肿,而在脑出血后24h进行电针治疗,对MMP-9的表达影响更具有显著性的意义。

  • 标签: 脑出血 脑水肿 电针 MMP-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