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静脉留置针患者中的应用,统计该项护理对患者静脉炎与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筛选2020年4月~2021年4月在我院接受静脉留置针治疗的患者3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n=160),护理方案不同(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的背景下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静脉炎(3.75%)、静脉血栓(1.88%)、液体渗漏(3.75%)、导管堵塞(1.25%)四项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86.25%)(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静脉留置针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能有效降低静脉炎、静脉血栓等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护理满意度极高,具有积极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静脉输液安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案:随机选择于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静脉输液患者及30名技术人员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对其进行干预,对比两组病人在使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后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技术人员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技术人员(P<0.05)。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静脉输液安全质量中的运用,不仅能降低技术人员的不良事件发生,还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护理满意度,具有应用性和可行性。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断指再植手术中应用静脉桥接移植修复缺损动静脉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接受断指再植手术的64例患者为探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实施静脉桥接移植修复缺损动静脉治疗,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对于手术、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64例患者90.6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4%;治疗后运动功能、恢复工作情况、外观、血液循环状态、感觉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予以断指再植手术患者静脉桥接移植修复缺损动静脉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促进相关功能恢复,还可降低不良反应风险,应用价值理想。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中心静脉导管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法,选择80例接受PICC输液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静脉治疗护理小组持续改进护理。观察指标包括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5%vs 12.5%),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表明静脉治疗护理小组的持续改进措施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论:静脉治疗护理小组的持续改进措施在提升中心静脉导管护理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可行的护理模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在儿科护理中应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儿科患儿5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儿为25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儿为25例,在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静脉留置针护理手段,护理一段时间后,统计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统计比较,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80.00%,且实验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20.00%,两组患儿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采用静脉留置针护理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留置成功率,且并发症发生情况得到有效的降低,在提高患儿护理满意度的基础上,改善了紧张的医患关系,有着一定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静脉留置针是在临床输液中的一种输液方式,因为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天性好动,并且儿童的血管壁和成人相比较而言要薄的多,因此通常在给儿童打针的时候会让护理人员觉得很麻烦,并且很难操作。所以说在给儿童进行输液的时候通过静脉留置针的方式可以让护理人员在给儿童打针的时候省去了很多的麻烦,并且该技术对于任何部位的穿刺都是适用的,如此不仅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儿童幼儿在进行头皮反复扎针时所带来的疼痛,同时对于护理人员来说也减轻了在输液时的操作压力以及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该技术值得在临床输液中推广。和普通的静脉注射的方式有所区别,对于静脉留置针材料的选择上需要有更多的要求,在儿科护理中静脉留置针是一种比较前卫的应用技术。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安全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应用与效果。方法:我中心于2023年1月实施安全管理,以2022年3月至同年12月常规管理模式下配置的1000份静脉药物纳入对照组,2023年1月至同年9月安全管理模式下配置的1000份静脉药物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静脉药物配置质量。结果:观察组液体标签贴错率0.30%、药物剂量差错率0.20%、药物装错率0.40%、药物污染率0.20%、运送科室错误率0.30%、停药处理错误率0.40%;对照组液体标签贴错率1.50%、药物剂量差错率1.10%、药物装错率1.80%、药物污染率0.90%、运送科室错误率1.40%、停药处理错误率1.50%;两组数据对比差值可见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开展安全管理可以进一步优化医师的工作质量,这对静脉药物配置质量、药物处理正确率的改善均有积极作用,可以降低患者用药错误风险,为患者用药安全性提供保障。
简介:摘要:目的 临床针对外周静脉输液的患者进行护理时,为了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可以在此工作中应用静脉输液治疗团队进行干预,本文在此基础上分析患者护理中此治疗团队具体的应用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目标为我院收治的外周静脉输液治疗患者,按照患者的不同护理措施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研究,两组患者人数相同。对比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情况,并明确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完成护理后,对比其满意度情况,可以发现观察组更高(P<0.05),针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可明确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将静脉输液治疗团队建立起来并应用于外周静脉输液患者的护理中,可以让患者的护理效果得以显著提高,同时还可以让患者在出血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得以有效降低,显著提高其满意度。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采用留置静脉针进行血管活性药物输注引发静脉炎的分析和护理对策。 方法 纳入实验研究的病例为心内科接受留置静脉针输液治疗的116例患者,入组时间为2019年1月-2021年1月,分组方式采用等量电脑随机抽取,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n=58)及预见性护理干预(实验组,n=58)开展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静脉炎的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 结论 在采用留置静脉针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过程中,对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改良踝泵运动在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采用对比法进行的84例下肢静脉曲张术后的病例。其中,42例患者接受了改良踝泵运动作为干预手段,另外42例患者接受未改良踝泵运动。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方式等基本特征相似。通过超声检查评估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改良踝泵运动组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14.3%,而对照组的发生率为26.2%。改良踝泵运动组的深静脉血栓形成严重程度较轻,比对照组更少见严重后果。结论:改良踝泵运动在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可以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并减轻形成的严重程度。因此,在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应该推广使用改良踝泵运动作为一种有效的预防手段。
简介:【摘要】脓毒症属于感染性疾病,是机体发生重度感染后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已成为良性疾病死亡首要原因。血液净化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脓毒症辅助疗法,其中,血液灌流技术(HP)结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通过调节机体内过多的细胞因子或降低脓毒症引起的内毒素活性,为治疗脓毒症带来新希望。本文从脓毒症发病机制、血液净化治疗理论、脓毒症患者的主要血液净化治疗方法和血液净化在脓毒症治疗中的应用几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脓毒症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7例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64例接受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组63例采取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保留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义(P<0.05),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96.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58%(1/63)远低于对照组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延续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肿瘤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