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温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在周围性面瘫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64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选取时间:2023.1~2023.12;随机分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温针灸治疗,护理方法:常规护理(参照组),康复护理(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面部神经功能和心理状态。结果 护理干预后,两组面部神经功能(Portmann评分和TFGS评分)均有明显提升,且观察组评分上升更为明显(P<0.05);同时,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也得以有效改善,且观察组SAS、SDS评分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 采用温针灸+康复护理对周围性面瘫患者予以干预,能够加快患者面部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心理状态,提高临床疗效,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右下腹皮温测定对于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手术组50例,术前全部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并拟行手术治疗,另选30名耳鼻喉科及整形外科的患儿做对照组。测试患儿右下腹部压痛点最明显部位及左下腹部相对应部位。记录两侧下腹部皮肤温度的数值及温度差。右下腹部比左下腹部皮温增高≥1.0℃,认为对诊断有意义。<1.0℃则判定无意义。结果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敏感性为75%(24/32),单纯性阑尾炎敏感性为38.9%(7/18)。对照组皮温测定结果均为阴性(不超过1.0℃),特异性为100%。结论右下腹部皮温测定可以作为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尤其是临床症状不典型,或年龄较小、查体欠配合者的一项辅助诊断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收治的11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该组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温针灸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1个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2%(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膝关节HSS评分、SF-36量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膝关节HSS评分、SF-36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可靠,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连温胆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80例进行研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四联疗法,观察组40例,予以黄连温胆汤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达95.00%,比对照组的77.50%更高,胃脱胀痛、腹胀满、口苦、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更低,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讨论了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2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15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75例,接受温针灸治疗法;对照组患者75例,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69/75),高于对照组77.33%(58/75),两组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综合评分,治疗前,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疗法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中效果显著,能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该在临床上作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分析温针灸合谷、足三里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科2014年4月~2015年9月所收治的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中选取6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电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普通针刺基础上采用温针灸合谷、足三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2.8%,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风寒型周围性面瘫患者,在普通针刺的基础上采用温针灸足三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具有一定的治疗优势,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来我院进行发热治疗的102例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均5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乙酰氨基酚混悬剂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50例,98.0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45例,88.2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例,5.88%)低于对照组(7例,13.73%),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发热患儿采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其退热效果好,持续时间长,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