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血管支架植入手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9年3至2020年3月治疗的82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进行研究。盲选法分为各41例的对照组(动脉内膜切除术)和研究组(脑血管支架植入手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更低,脑血流量更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脑血管支架植入手术 缺血性脑血管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的危险因素,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干预。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我科收治的青年缺血性脑血管患者3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的危险因素复杂,最常见的是高血压、颈动脉硬化、吸烟、饮酒、高脂血症、糖尿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结论积极干预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的危险因素,减小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的发病率。

  • 标签: 青年 缺血性脑血管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现阶段缺血性脑血管的患者进行DSA诊断和PTAS介入治疗,总结临床经验。方法本次研究选取了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我院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的110例患者,对其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DSA),对符合介入治疗的92例患者采用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TAS)的治疗。结果在110例患者中出现了126支病变血管,具体为大脑中动脉14支,颈总动脉60支,锁骨下动脉16支,椎基底动脉19支,血管闭塞13支。符合介入治疗的92例患者在成功置入支架后,进行了造影监测,且血管狭窄度有了明显的好转,术后的不良反应较少。结论在DSA的监测下,能够对缺血性脑血管进行诊断治疗,在符合介入治疗的前提下,能够改善血管狭窄的症状,可以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PTAS介入治疗 DSA诊断 患者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高血糖对缺血型脑梗塞急性期的影响。将103例脑梗塞患者分三组,糖尿组16例;非糖尿高血糖组17例;非糖尿正常血糖组70例。按Barthel记数评分法和缺血型脑梗塞CT/MRI扫描的病灶范围评分法对比分析高血糖与脑缺血的程度、临床表现、短期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缺血性脑梗塞后高血糖的患者不仅临床表现重,缺血范围大,而且对短期预后也有不良影响。

  • 标签: 高血糖 糖尿病 缺血性脑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缺血性脑血管患者采用神经介入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为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神经介入治疗。结果:施治前NIHSS量表评分2组平行比较差异微小P>0.05,施治后与对照组做平行对比NIHSS量表评分为观察组较低P<0.05;随访3个月末观察组的血管再通率为97.14%,对照组为77.14%,与对照组进行组间平行对比血管再通率为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对于缺血性脑血管患者采用神经介入治疗有助于预防血管闭塞、维持血管通畅,并改善神经功能。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神经介入治疗 神经功能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秦书雯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50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19-01葛大妈最近总是心事重重的样子,广场舞也不去了,菜市场也不去了,整天待在自己屋子里谁也不见,偶尔看见她出来也是行色匆匆,一改以往精神奕奕的样子。一问才知道,原来和葛大妈一起跳广场舞的赵阿姨前两天因为突发脑溢血,没等到医院人就没了,于是葛大妈在还念赵阿姨的同时,对自己健康情况忧心忡忡,感觉自己好像也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也发生脑溢血突然离世。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脑血管病呢?平时应该怎么做才能远离脑血管危害呢?脑血管疾病是怎么发生的?大家都知道,脑血管疾病多在中老年人群发生,并且一旦发生多数都为急性病症,即使经抢救治疗后存活,通常也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包括语言障碍、肢体功能障碍等,那么脑血管疾病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在人体中,脑组织属于精密结构的组织器官之一,除复杂、精密的脑组织、脑血管之外,神经细胞在脑组织中呈现复杂且有序的排列,对人体的感觉、运动等起到支配、调节作用。而中老年人大多伴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病症,血管中斑块数量、体积不断增多,并且脑血管弹性下降,当动脉斑块随血液流动至脑血管中,可能会引发脑血管不同程度的狭窄、堵塞,而在堵塞后方的脑组织细胞因无法接收到血液中营养物质以及氧气供给,可发生脑组织坏死、神经细胞坏死等情况,因此在机体表现中会表现出特定区域的功能障碍,而不同部位的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坏死时,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有的会出现短暂症状,有的会晕倒、昏迷;而百姓口中的脑溢血,在临床上称为脑出血,发病原因为血管弹性下降,并且在长期扩张血管降压治疗中,血管壁变得薄且脆,在高血糖的影响下,极容易发生血便病变,使血管形状发生改变,增加脑血管危险性,一旦发生情感刺激、环境刺激等影响血压水平因素,可使脑血管中血流量突然增大,但因血管壁无法承受高强度血压冲击,因此发生脑出血情况,并且脑组织及神经细胞在出血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死,发病后死亡率极高,幸存者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为什么说“三高”是引发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脑血管疾病中,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均为脑血管疾病诱发因素,因此在预防脑血管疾病上,应将这3大慢性疾病治疗效果掌握在自己手中,才算上从根本上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唐艳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遂宁市中医院四川遂宁629000)【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70-021脑血管病是什么?脑血管病是指因脑部血管病变而引起各种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病变可能会造成短暂性或持久性的脑损害,脑损伤区域可能是局部或弥漫性的,严重会造成患者的残疾或死亡。脑部控制人体的中枢,脑血管病对脑部造成严重伤害,也对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与生命状态造成影响。脑血管病多出现于老年群体,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脑血管病的病发率随之升高。常见的脑血管病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脑动静脉瘘、脑动脉损伤、颅内血管畸形等。人们通常将脑血管病称为“中风”。脑血管病是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发病率都很高,其死亡率与致残率占据较大比例,是众多疾病死因中的第一位。2冬季脑血管病的发生与病症情况脑血管病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冬季脑血管病显然与季节性相关。在中国北方地区,冬季前后的换季中,由于室内外温差与昼夜温差较大,人体的正常生理调节范围难以有效适应,所以易引发脑血管病,由于冬季引发脑血管病的机率高于其他季节,所以称为冬季脑血管病。受到冬季季节影响引发脑血管病的患者中,大部分本身患有糖尿病、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疾病,由于这类患者在身体机能控制上本身不佳,又受到季节性温差影响造成机体调节能力下降。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是头痛、头晕、呕吐、失语、肢体偏瘫或功能受限等,这与脑部功能区域受损有直接关系。脑血管病发病多较为急促,且易存在多种并发症如肺炎、下肢静脉血栓等。针对脑血管病患者,需要进行详细的医学诊断才能够明确病症类型,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诊断中需要详细了解患者过往病史、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等,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脑部病变、病变性质、病变部位、、可能的病因。在常规初步诊断后,结合相关的辅助检查,如血常规、脑电图,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另外可以行头部CT检查,鉴别患者是否脑出血,或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死等,排除肿瘤性病变。必要时行头部核磁共振检查,明确有无急性脑梗死。磁共振血管成像和CT血管成像有助于判断有无动脉瘤或血管阻塞。3冬季脑血管病的预防措施脑部疾病的治疗通常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与精力,严重患者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对患者而言也是一场生理与心理的考验。我们应该重视冬季脑血管病的预防,在季节交替时做好自身防护,养成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缺血性脑血管脑损害的程度主要取决于脑缺血的程度和持续时间。脑缺血发生的病理基础与大脑血流量降低有关,正常状态下,脑重量占体重的2-3%,但血流量却可占全身循环血量20%,平均每百克脑每分钟的血流量为50-60ml,研究表明,当血流量降至30ml以下便可出现暂时性缺血发作,降至20ml以内脑细胞的电活动明显减弱,而降至5ml以下则脑细胞便发生死亡。目前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现代病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局灶性脑缺血和缺血后继发脑损害等方面。普遍认为缺血性脑血管发病与兴奋型氨基酸、钙超载、内皮素等因素有关。笔者查阅大量文献,归纳分析,系统解释缺血性脑血管的现代病理学变化。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 病理学 病理基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缺血性脑血管并是脑血管系列中发生率最高的脑血管,所以提高其治疗效果长期以来都得到脑内科医生们的重视及关注。缺血性脑血管常见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会引发其他并发症,故需要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其他治疗方法,而外科与介入治疗则是药物治疗基础上较为适合的治疗方法。所以本文分析了重视缺血性脑血管的外科与介入治疗。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并 药物治疗 外科与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常用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我院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的不同分为肝素组、尿激酶组、右旋糖酐组和抗血小板组,并通过NESSS评分比较不同用药组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的效果。结果治疗后肝素组、尿激酶组、右旋糖酐组、抗血小板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1%%、93.0%、92.3%、80.7%,与抗血小板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治疗后神经功能均有较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组间比较,肝素组和尿激酶组效果更优,与右旋糖糖酐组和抗血小板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肝素、尿激酶药物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的治疗效果有一定优势,在临床应用中可作为首选。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NESSS评分 肝素 尿激酶
  • 简介:目的探讨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划分,对照组25例服用阿司匹林,观察组25例基于对照组加用辛伐他汀,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明显低于观察组96.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血管效果明显,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药物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脑血管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患者呕吐物的颜色、量、性质及大便性状。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及心率,观察末梢循环情况;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变化及瞳孔反射情况。

  • 标签: 脑血管病 消化道出血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