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城市人类工程活动等已经成为强大的地质营力,强烈地参与到自然地质作用之中。北京城市建设工程基坑和地面塌陷是城市引发的新的地质灾害,目前尚未进行地质勘查和研究,其危害性也处于未知状态。开展城市地面塌陷灾害勘查和风险评价,是提高城市地质安全保障能力迫在眉睫的城市地质工作之一,也是地质工作服务于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北京这样的国家首都城市健康发展具有相当深远的意义。

  • 标签: 城市工程基坑和地面塌陷 城市地质勘查与评价 城市管理
  • 简介:我国西南地区频繁发生的"天坑"现象,在给当地居民生产生活造成较大损失的同时,引起了人们对重大自然灾害的恐慌。广西、四川等西南地区频繁出现的"天坑"确切地说是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面塌陷地质灾害。

  • 标签: 地面塌陷 形成原因 天坑 溶洞
  • 简介:巴林左旗是我国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地区之一。本文介绍了利用地面电法,在巴林左旗扶贫凿井工作中确定井位。扶贫工作组首先在测区进行水文地质踏勘,并向当地群众了解一些凿井情况,运用水文地质方法分析初步适宜凿井的地点,再布置地面电法工作,进而依据测深曲线的解释资料确定井位,最后通过实际凿井工作来对物探工作加以验证。工作过程中,灵活运用水文、地质理论知识,通过实践,丰富了找水经验,强化了理论知识的掌握。

  • 标签: 地面电法 电测深 激发极化
  • 简介:依托天津地区5个典型工程案例,对基坑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规律进行了基本分析.由于基坑降水引起地面沉降的范围较远,往往能达到墙后5-10倍基坑开挖深度的距离,而实际基坑工程坑外沉降的测点往往布置在墙后1-4倍基坑开挖深度的距离,因此难以全面的获得不同类型基坑(如基坑深度不一)降水对地面沉降的影响范围.本文利用有限差分软件Modflow建立三维地下水渗流模型,并利用文化中心站的工程实测数据对该模型进行验证,最后利用该模型研究不同开挖深度的基坑(5-25m)降水对地面沉降的影响范围,并探讨5种不同止水帷幕截断方式的工况下坑内降水后坑外水位及地面沉降随时间发展关系.

  • 标签: 基坑 沉降 范围 发展 关系
  • 简介:地面沉降是北京市平原区主要地质灾害之一,最早在1935年发现于西单至东单一带,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多个地面沉降中心,到2005年底,累计沉降量大于50mm的沉降区达4114km^2,大于100mm的沉降区达2815km^2。地面沉降已经对城市基础设施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并且已经对奥运场馆、规划新城、CBD等重要区域构成潜在威胁,所以必须及时制定完善的防治措施来降低地面沉降的危害。

  • 标签: 地面沉降 地下水开采 危害 防治措施
  • 简介:近年来,地铁暗挖施工中辅助降水措施取得了很大成功,但由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其成因、危害性、如何避免和控制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结合北京地铁7号线双井站工程实际经验,对降水沉降问题进行探讨和总结。车站主体暗挖施工过程中,监测降水沉降值仅4.0mm,证明双井站降水方案和沉降控制措施是合理的。

  • 标签: 降水 固结沉降 沉降控制
  • 简介:首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平台,将建成为地质勘查管理与服务的"智慧型"大数据平台,其中地面沉降监测预警信息系统是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当前平台已实现了初步的集成、整合。而WebGIS技术是传统GIS在网络上的延伸和发展,也是监测预警平台搭建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重点研究了以ArcGISServer构建的地面沉降监测预警信息,采用分布式体系结构,技术手段上使用B/S模式,以ArcGISAPIForJavaScript搭建框架,实现空间数据的展示、交互、分析等功能,为加快推进首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前期探索。

  • 标签: WEBGIS 地面沉降 地理信息系统 物联网 多源异构
  • 简介:详细论述了亳州市城区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阐述了地面沉降现状及累积沉降程度,估测了地面沉降发展趋势。初步分析了地面沉降形成机理,对主要诱发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针对现状问题提出了防治措施与建议。

  • 标签: 地面沉降 形成机理 诱发因素
  • 简介: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应用于地面沉降模拟和预测中只能分析数据的指数变化规律。对于地面沉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线性关系不能有效地反映。本文利用灰色组合模型中的第一类灰色组合模型即GM(1,1)与线性回归模型相融合。选取北京东部某地面沉降监测站2004-2012年的分层监测数据建立模型,计算出各监测层位沉降的数学模型,并以此预测各监测层位地面沉降量。结果表明:利用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在对地面沉降进行分层模拟和预测是可行的。在已有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数学模型进行沉降模拟时,两种模型的精度均很高,但通过模型预测未来一年沉降量时,灰色线性回归组合模型的精度,要远高于普通均值GM(1,1)模型。

  • 标签: 地面沉降 灰色系统 线性回归 预测
  • 简介:北京市平原地区地面沉降危害日益显著,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具有快速、高精度、周期短等优势,可为城市地面沉降监测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本文选用ENVISAT-1卫星SAR数据监测研究2004-2005年北京来广营地区地面沉降,利用InSAR差分技术得到该地区地面沉降监测结果。

  • 标签: 来广营地面沉降 InSAR测量技术 应用
  • 简介:近日,长江三角洲2014年地面沉降防治省际联席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长江三角洲地面沉降防治规划(2014-2020)》,表明江苏、浙江、上海联防联控长江三角洲地面沉降工作已得到实质性推进。

  • 标签: 长江三角洲 地面沉降 联防联控 控长 加力 防治规划
  • 简介:渤海湾沿海地区地面沉降严重、风暴潮灾害频发。本文以天津作为典型区域,对风暴潮潮位测定、风暴潮灾害和防风暴潮预案措施等方面开展研究,认为地面沉降对上述3方面均有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在风暴潮灾害防治中必须考虑地面沉降问题。

  • 标签: 渤海湾 天津 地面沉降 风暴潮
  • 简介:地面沉降综合防控角度出发,借鉴国内外地面沉降综合防控实践经验,分析了目前北京市地面沉降防控遭遇的困境。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构建北京市地面沉降中心区综合防控体系的重大意义、原则以及思路,并结合北京市地面沉降发育特点,给出了综合防控体系的具体范围。最后,从制定性措施(管长远)、管理性措施(管近期)和技术性措施(管创新)等三个维度进行具体防控工作部署,共同形成了地面沉降中心区综合防控体系。该体系以期为地面沉降差异性防控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持,有效缓解地面沉降快速发展的态势,为首都北京提供地质环境安全保障。

  • 标签: 地面沉降 中心区 综合防控 体系构建
  • 简介:本刊讯(范宏喜段金平)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牵头组织,北京市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等六家单位参加的"华北平原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项目,经过全体项目人员历时5年的辛勤劳动和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项目要求的各项任务,于近日通过成果验收,获优秀成果。

  • 标签: 地质环境监测 地面沉降 华北平原 中国地质调查局 环境监测总站 北京市
  • 简介:本文通过收集近年来北京市东城区地面塌陷实例,并通过钻孔等资料建立了该区的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利用模型分析了该地区地面塌陷事故发生的地质原因,提出了人工填土层不均匀沉降、砂质粉土层发生流砂,是塌陷发生的主要地质因素,降雨和地下管线渗漏是外在诱因。

  • 标签: 三维地质模型 地面塌陷 成因
  • 简介:结合新疆煤矿矿山井巷工程,主要介绍了井巷施工测量长度变形问题的处理,抵偿高程面的选择、测量控制点坐标的归算,使实际测量长度与国家控制点反算长度之差在规定的误差范围内.

  • 标签: 长度变形 抵偿高程面 控制点坐标归算
  • 简介:测量标志是标定地面测量控制点位置的标石、觇标以及其他用于测量的标记物的通称,其为社会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近年来,测量标志损毁严重。文章分析了测量标志损毁破坏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 标签: 测量标志 保护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