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0 个结果
  • 简介:“太平百钱”在考古中时有发现,由于缺乏文献记载,其主始终是个疑案,虽然历来有不少人进行研究、考证,但除了比较一致地认为此钱是魏晋时期所之外,对其具体主则先后有过十余种视点。例如:吴孙权钱说、吴孙亮钱说、蜀汉钱说、晋初平蜀钱说、晋赵廒钱说、梁钱说、齐神武钱说、张鲁钱说、西晋王濬钱说、黄巾农民军钱说、刘焉父子钱说等。众

  • 标签: 刘焉 直百 黄巾 铸钱 王濬 孙吴
  • 简介:宋代宝泉监设置较早。据《宋史·食货志》载:“太平兴国二年,樊若水言:‘江南旧用铁钱,于民非便,今诸州铜钱尚六七十万缗,虔、吉等州未有铜钱,各发六七万缗,俾市金帛轻货上供及博籴谷麦。于舁、鄂、饶等州产铜之地,大铸铜钱……铁钱自当不用,悉熔铸为农器什物,以给江北流民之归附者。除铜钱渡江之禁,从之”。咳书又载:“熙宁初……又以兴国军、睦、衡、舒、鄂、惠州置监六,通旧十六监,水陆回运,增提点之官”。“会蔡京当政……以‘圣宋通宝’为文,继而并令舒、睦、衡、鄂钱监,用陕西式折十钱,限令岁三十万缗,铁钱二百万缗”。“初,蔡京主行夹锡钱……大观元年,京复相……衡州熙宁、鄂州宝泉、舒州同安监暨广南皆焉”。“(政和)二年,蔡京复得政,条秦广、惠、康、贺、衡、鄂州昨夹锡钱精善,请复如故”。

  • 标签: 南宋 考证 铸钱 铜钱 铁钱 蔡京
  • 简介:铁钱是中国古代货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在货币史上不占主导地位,但对我国古代货币经济的发展及其货币体制的演变却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西汉早期“铁半两”的发现,其意义重大,真正打开了我国古代

  • 标签: 铁钱 中国 古代货币 货币体制 宋代
  • 简介:齐安监是宋代铸造钱币的钱监之一。对其设置和罢废时问以及钱情况,历史文献记载甚少。铸币实物,各种泉谱亦少见著录。直到近年,始渐见其“庐山真面目”。

  • 标签: 铸钱 历史考证 南宋时期 文献记载 齐安监
  • 简介:因稿事之需,拜读钱学界诸辽钱研究宏文与唐石父先生书赠之兼收部分史家考论的《辽代货币论文选集》,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深受启发,并被导入一种前未有之的思考。由于学识浅陋,不敢擅论是非,只能以学习笔记作随笔说之,或可在内部讨论中逗行家之一笑。

  • 标签: 铸钱 史家 辽代 考论 钱学 学识
  • 简介:地宋代墓葬位于河南省济源市坡头乡地村东南,南临黄河,北为小浪底水利枢纽留庄至蓼坞的北岸公路,西距小浪底大坝址约5公里.(图一)

  • 标签: 发掘 墓葬 宋代
  • 简介:1866年英国殖民者在香港设立造币厂,开始铸造“香港壹圆”、“香港半圆”银币流通市场。该银币是在中国领土上铸造的最早的机银币,而且是最早在币面上中文字“圆”的银币。

  • 标签: “圆” 银币 文字 英国殖民者 流通市场 中国领土
  • 简介:拜读《中国钱币》2008年第4期发表的《“宝苏”机制制钱地探寻》(下简称“探寻”)一文,该文结论是“江南制造局才真正是‘宝苏’机制制钱的唯一铸造地”。笔者据现有史料和钱币实物研究,对“探寻”的结论不敢苟同,“宝苏”机制钱应该是多地铸造,“探寻”指为唯一地的江南制造局并非是“宝苏”机制钱的主要地。

  • 标签: 制钱 铸造 《中国钱币》 制造 江南
  • 简介:南宋时期的利州绍兴监,是当时川蜀一带铸造铁钱的主要钱监之一。该监设置时间较早,北宋景德二年就已置监,当时称“利州监”,曾有景德铁钱。其后曾有停复,到南宋初期,“建炎经兵,鼓皆废”。高宗绍兴十五年七月,复置利州绍兴监,鼓绍兴铁钱。《宋史·食货志》记载:绍兴“十五年,置利州绍兴监,岁钱十万缗,以救钱引。……二十三年,诏利州并折二钱,后又折三钱。淳熙十五年,四川饷臣言:‘诸州行使两界钱引,全藉铁钱称提,只有利州绍兴监岁折三钱三万四千五百贯有奇,邛州惠民监岁折三钱一万二千五百贯……嘉定元年,即利州当五大钱。三年,制司欲尽收旧引,又于绍兴、惠民二监岁三十万贯,其料并同当三钱’。”这段史料,说明南宋高宗绍兴年间利州绍兴监就开始铸造绍兴铁钱。出土的真书直读背穿上“利”字绍兴通宝小平(图1)和折二(图2)铁钱,即是绍兴监高宗绍兴年间所,背“利”,即指利州绍兴监,属纪地铁钱。

  • 标签: 南宋时期 绍兴 铸钱 考证 宋高宗 设置时间
  • 简介:泰国曼谷王朝四世皇时期曾经发行了一种有中文的金币,圆形,枚重四铢(相当于一两),正面是皇冠图案,背面中央为泰文“暹罗京都”,上下左右则是中文“郑明通宝四个大字(见图)泰国的金币为什么会有中文?这是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泰国在曼谷王朝之前,是吞武里王朝。吞武里王朝的创始

  • 标签: 吞武里王朝 四铢 王朝之 郑明 雍籍牙 上下左右
  • 简介:宋代邛州惠民监是川蜀一带设置较早的钱监之一。该钱监北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就已经开始铸造铁钱。景德二年(1005年)有景德大铁钱,岁七万三千贯。仁宗嘉柘四年(1059年),因“买铁炭为扰”而停十年。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恢复鼓,元丰时(1078~1085年)岁七万三千贯。南宋初年,“建炎经兵,鼓皆废”。建炎二年(1128年),惠民监停。高宗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恢复铸造绍兴小平铁钱,额三万贯。宁宗嘉定七年(1214年)停。不久,再度复铸铁钱。理宗嘉熙年间(1237~1240年),惠民监仍在铸造当五、当十嘉熙大铁钱。

  • 标签: 惠民 考证 铸钱 南宋 铁钱 铸造
  • 简介:近年来,中国东三省地区大量出土金朝的窖藏钱币,在出土的钱币实物中偶然能见到一类形制特殊的楷体"绍兴元宝"铜钱。此类钱币的特征是:文字风格特异,笔划细弱;平背;轻薄;制作粗糙等。根据其最主要特征,暂称此类钱为"异书细字绍兴元宝”。

  • 标签: 绍兴 铸钱 安南 窖藏钱币 文字风格 东三省
  • 简介:我国近代的机制制钱从诞生到消亡仅历时二十多年,这个时期距今也不过百年左右。然而,由于对机制制钱的重视和研究不够,错误认识比比皆是,不少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福建省机制制钱的争议主要涉及三个问题,一是光绪十一年(1885)福建省是否在福州船政局铸造机制制钱;二是光绪十二年(1886)福建省是否在省城水部机器局铸造机制制钱;三是所谓的“宝漳”机制制钱(彩一图1)是否福建所

  • 标签: 福建省 制钱 福州船政局 错误认识 铸造 光绪
  • 简介:灵宝鼎原唐《轩辕黄帝鼎碑》是目前发现研究黄帝文化及中华文明探源点北阳平聚落遗址群最早的碑刻资料。本文结合碑刻、拓本及文献等资料,对阌乡县志中记载的该碑碑阳内容存在空缺字、释读错误等问题,和出现后世补刊谬误以及碑阴刻石文字等情况进行了研究探讨。

  • 标签: 灵宝北阳平 轩辕黄帝 唐代 铸鼎碑
  • 简介:北宋时期四川地区行过大量的铁钱。因铁质易朽,价值又低,以前出土往往不受人重视,保存下来的不多。历代钱谱虽屡有著录,但只是冰山一角,不能窥其全豹。近年因钱币知识的普及,出土的铁钱大多被完整保存下来,部分流散民间,其中也有前谱未见的新品,这些实物可帮助我们对川北宋铁钱有深一步的认识。

  • 标签: 铁钱 出土 北宋时期 钱币 民间 普及
  • 简介:公元214年,刘备攻打成都的刘璋时,曾向它的部下许下诺言:如果攻下成都,刘璋库藏的金银财宝他一样也不要,任凭将士们去拿取。围攻成都几十日后,被困在城内的刘璋投降了。刘备的军队进城后,全部拥到刘璋的府库去抢掠,金银财宝,几乎搜刮一空。

  • 标签: 直百五珠铸行 中国 三国时期 古钱币
  • 简介:裕民通宝铜钱.清康熙十三至十五年(1674—1676年),靖南王耿精忠叛据闽中时于福州。今所见裕民通宝,有小平、一分、一钱等数种。小平光背,直径26毫米,穿宽6毫米,重4-4.5克,黄铜质。一分者折二型,权银一分,背穿右署“一分”,直径28毫米,穿宽6毫米,重5.4—6克,黄铜质。

  • 标签: 小考 耿精忠 直径 铜质 康熙 铜钱
  • 简介:丁福保《历代古钱图说》收有一枚晋局光绪通宝大钱,图径48mm(图1)。马定祥批注:“此钱应为宝津局……系机制样币,另见光背翻砂品”。

  • 标签: 光绪通宝 错版币 丁福保 马定祥 大钱 古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