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6 个结果
  • 简介:《诗经》行世至屈骚诞生,时间相隔二百余年。出于外交等政治场合的需要,《诗经》一直在各诸侯国之间流播传扬。楚国乃南土大国,与中原文化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作为《楚辞》的代表作家屈原,他曾担任楚怀王左徒,在内与楚王图谋国事,在外接应八方诸侯与宾客,他亦曾出使过齐国等地,自然深受《诗经》精神之影响。表现在屈骚中的“怨刺”精神与忧患意识、《诗经》体式及语言等艺术、比兴表现手法等,皆与《诗经》一脉相承。屈原是第一个受益于《诗经》精神的正式署名的中国诗人。由于屈原的努力,屈骚精神与《》诗精神共同构成了“风骚”精神而光耀万代。唐代诗人崇尚《》《骚》,化其精神为诗歌之养料,使诗歌呈现出风骨健朗、新鲜活泼的时代风貌,主要体现在精神闳美、性情纯美、人情贞美、语言新美、意境优美五个方面,从而构成了唐诗独特的审美意味。

  • 标签: 《风》《骚》诗脉 承传光大 唐诗精神 独特魅力
  • 简介:周人是我国古代一个重要的部族,关于周人的来源和发展,一直是历史学界,考古学界注重的问题之一。三十年代,钱穆提出了周族本来居住在山西南部的新张、闻喜一带,后来在古公亶父时才开始向陕西境内迁移的观点。钱穆先生认为《公刘》“于京斯依”,“于豳斯馆”,及《史记》载庆节“国于豳”,其京与豳在汉代的临汾,今新张县东北廿五里处。豳邠古今字皆得名于汾水。汾水为一条古水,古公得名由此水。尽管钱氏之说曾得到诸如陈梦家,邹衡,许倬云等著名学者的赞同,

  • 标签: 《豳风》 周朝 中国古代史 考古学
  • 简介:抗战初期,本文作者孙钿还是个爱好文学的革命青年。他结识了胡凤,常到胡风门下讨教。1955年,全国突然发起揭露“胡反革命集团”运动,一下把他和-大批与胡有过接触的人,大都划为反革命分子,关进了大狱。现在孙钿已到了75高龄,他回忆起昨天那场浩劫,仍令人怵目惊心。──编者

  • 标签: 胡风 大狱 革命青年 孙钿 梅志 《七月》
  • 简介:文史性刊物《越》,创刊于1935年10月16日,至1937年4月30日终刊,共出版两卷。第一卷共有二十四期;1937年出第二卷,由原来的半月刊改为月刊,仅出四期。编辑人为黄萍荪。社址在杭州西大街孝丰路五号。

  • 标签: 鲁迅 《越风》 文史性刊物 生平 黄萍荪
  • 简介:在新年钟声余音缭绕中,莆田籍享有盛名的散文家、儿童文学家郭先生悄悄地离开人间,骑鹤西归。郭老虽然逝世,但他的风范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郭的风范,是由于他的人品和文品铸就的,正如人们所说的:道德文章。他不愧为我省文艺界的楷模,是文学艺术家的领导、老师、朋友。他的文学成就与为人,是有口皆碑的。

  • 标签: 郭风 儿童文学 文艺界 散文诗 文学成就 道德文章
  • 简介:蒋介石的父亲蒋肇聪,先后娶过三房妻子:元配徐氏,生蒋介卿、蒋瑞春(女),1882年病逝;续娶肖王庙的孙氏,不久因染时疫病亡,无子女;再娶葛竹的王采玉,生蒋介石、蒋瑞莲(女)、蒋瑞菊(女、早夭)、蒋瑞青(早夭)。蒋介石对嫡亲舅父王贤钜、王贤裕在感情上并不亲密,只在经济上给予接济。

  • 标签: 蒋介石 时疫病 国际货币基金会 肇和舰起义 王采 陈其美
  • 简介:由于桧国微小,在春秋时代就不受人重视,后人对四首诗的主题解释也往往含糊其辞、牵强附会.本文运用组诗研究的方法,把这四首诗联系在一起分析,认为创作于东周初年郑武公灭桧之后,它是一组桧遗民抒发亡国之痛的诗篇.

  • 标签: 诗经 桧风 东周初年 亡国诗
  • 简介:2009年8月18日,著名作家、评论家舒芜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八十七岁。提起舒芜,自然避不开"胡事件"。在公众视野中,舒芜好像也永远走不出"胡事件"。如今,随着这一事件最重要的当事人舒芜的去世,这位备受争议的文化老人再度受到关注。

  • 标签: 胡风事件 毛泽东 周扬 人民日报 当事人 聂绀弩
  • 简介:<正>翻开人类语言史,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是:文化。文化,这个无是世界与人生的巨大包容体。然而,对于文化是什么,是否存在一个文化之,以及文化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形态等,一直是人类探讨的重大课题之一。面对汗牛充栋的文化研究资料,再来苦思出一个文化的精确定义,或许有其价值,但未必是文化深入研究的最佳通道。与此相通的是,我们难道不可以问一句:什么不是文化呢?是的,文化概念的界定往往表现为一种文化观念,而观念的价值形态的不确定性则往往是文化研究歧义所在的根本。难道文化研究已无路可走?比较文化的兴起似乎给文化研究打了一针强心剂——在中国,在西方世界,以异域文化为参照的思想系统正在显示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但是,“文化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作为一种前提,加之文化范围的无所不包,使此类比较文化产生了更多的歧义,墨子的“一人一义,十人十义”可作为对这种纷乱状态的最好诠释。面对文化研究如此的“多义性”,我们是否能找到牵系文化乃至比较文化的至关重要的“神经”呢?

  • 标签: 文化范畴 文化研究 妇女文化 外显形态 比较文化 文化形态
  • 简介:<正>《当阳县志·大事记》记载:1958年12月24日,中共当阳县委办公室发文介绍了该县长坂公社东群小队办集体食堂的"经验"。至年底,当阳全县盲目办起农村集体食堂2958个,居民集体食堂204个。如此多的人,在如此短的时间里,集中起来共同吃饭,的确是一个奇迹。而该县跑马人民公社在这

  • 标签: 当阳县 集体食堂 县委办公室 长坂 月街 寻梦
  • 简介:1960年秋冬至1961年春,全国农村开展的反“五”运动,是我党历史上一次卓有成效的纠“左”举措。这次运动是在毛泽东同志向全党大力推广沔阳县(今仙桃市)反“五”经验后,在全国农村普遍展开的。沔阳县在这次运动中起到了重要的典型和推动作用。

  • 标签: 经验 1961年 1960年 纠“左” 推动作用 运动
  • 简介:文章阐述了西部高校教学风建设应突出民族大团结,奋发图强,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特色,并提出了若干加强教学风建设的对策措施.

  • 标签: 教风 学风 西部地区 民族高校 建设
  • 简介:1955年5月,在神州大地从上而下地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揭发、批判“胡反革命集团”的政治运动并正式立案审查。这场运动因其波及之广泛和影响之久远,被列入建国后的重大政治运动之一。据1980年7月公安部给中共中央的《关于“胡反革命集团”案件的复查报告》中统计,这场由毛泽东亲自发动并领导的斗争共触及了2100余人,逮捕92人,正式定为“胡反革命集团分

  • 标签: 胡风 反革命集团 国民党 私人通信 毛泽东 政治运动
  • 简介:有这样一个人,他与其他的“胡分子”不同,既未与胡有任何的来往,也根本不知道有个什么“胡集团”,更不知道这个集团里的任何事情,只是因为在查获的欧阳庄给胡的信件里提到了他——“苏州有一同志”,也就无辜地受到了牵连和迫害,成为整个案件受到牵连的2000多人中唯一的一个“无名者”。

  • 标签: 胡风案 同志 集团 无名
  • 简介:引子20世纪70年代末的一个夏日,在浏阳河畔的一条街上,一位年近七旬的老者像是在找寻故地,眼神中流露着对周围环境的陌生感。在这条街上,他来来回回地徘徊着,努力寻找沉睡于童时记忆的'营盘巷'……'记得走进巷子没多远,应该就是家父的那幢祖屋,院子里长着一棵高大的柚子树,叶子绿绿的,院子对面应该还有一座木塔,那时候我们都叫它八角亭。'他向周围的人问路,人们都摇头。一位白发老翁

  • 标签: 君子风 坦荡君子 欧阳山尊先生
  • 简介:元初虞集在其《道园学古录》中谈道:大抵宋人书,自蔡君谟以上,犹有前代意,其后坡、谷出,遂风靡而从之,而魏晋之法尽矣!……至元初,士大夫多学颜书,虽刻鹄不成,尚可类鹜。而宋末之张(即之)之谬者,乃多尚欧阳率更,书纤弱,仅如编席,亦气运使然耶。自吴兴赵子昂出,学书者始知晋名书然。[1]

  • 标签: 元初 赵孟頫 书风 士大夫 尚可
  • 简介: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上,清代中叶的四川剧坛,不仅产生过“名动京城”的旦角魏长生,著名的戏曲理论家李调元,而且,剧作家杨潮观还在邛州完成了他的剧作集《吟阁杂剧》。杨潮观(1710—1788年),字宏度,号笠湖,江苏无锡人。乾隆元年(1738年)中举,入实录馆供职,后相继出任山西、河南、云南、四川等地的县州官,历十六任。他为政清廉平生雅好著述,成为清代著名的剧作家。

  • 标签: 《吟风阁杂剧》 杨潮观 戏曲理论 李调元 邛州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