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杨伟光(1935—2014)是广东省梅州市人。1961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同年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曾任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女娲亚太基金会资深顾问、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组长、北京广播学院博士生导师;1995年,主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视理论”课题研究,被列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重点项目,出版研究成果《中国电视论纲》。2002年9月,出任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院长,著有《电视论集》、《电视新闻论集》、《电视改革论集》等书;还有许多单篇论文,如《关于电视理论创新的几个问题》、《改革创新是电视艺术繁荣发展的推动力》、《建立中国特色的三网融合之路》、《未来的主流媒体——新媒体》等。
简介:吴祖光自20岁时写出第一个剧本后,在文化界就富有文名。《新民报》创办人陈铭德慕其盛名,请他来上海担任《新民报》副刊《夜光杯》主编。吴祖光痛恨国民党的腐败专制祸国殃民,现在有了阵地,自然不会放过揭露国民党的机会。1947年2月上旬,吴祖光收到一封署名“愚者”的讽刺诗。诗是根据国民党党歌(也是中华民国的代国歌)改编的,题为《冥国国歌》,诗云:战神土地,污党所宗;以建冥国,以进“大同”。兹尔多事,惟民前锋,昔也非观,主义是出祟(原注:别读为崇,以谐其音)。世人似蛹,毕毕终。异心亿得,动辄死终。(作者注:中华民国国歌亦即国民党党歌,歌词如下: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
简介:陈光甫因创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以下简称“上海银行”),而成为中国著名的金融家。陈光甫十分注重对行员的教育。从1916年起,他每年都坚持从赢余项中拨出一定经费,用于行员教育开支。1923年,他又正式在行内成立实习学校,由他和银行的高级职员授课,还将一些优秀行员送到国外留学,上海银行的高级行员多在海外学习过。为了造成一种时时读新书,人人读新书的气氛,他还在行内设置图书馆,并于1929年创办《海光》杂志,还经常结合业务亲自在行员中命题征文,中选者给以奖励。上海银行自办的学校先后为自己培养了几百名学生,不少人后来成了上海银行的业务骨干。更值得一提的是陈光甫对社会教育事业的关注。他一直希望多方借助一些
简介:陈光甫,名辉德,江苏镇江人。1915年他在上海创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简称“上海银行”),并使这家开办资本仅10万元、行员7人的小银行,发展成为存款总额达2亿元、职员达2000余人的第一流大银行,居当时全国私营银行首位,陈光甫亦因此声名鹊起,成为当时上海金融界的头面人物。不过,陈光甫除了成功创办上海银行外,还成功地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旅行社──中国旅行社,并将上海银行、中国旅行社、海光图书馆看作是他平生三大得意之作,由此可见,中国旅行社在他心目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说起创立旅行社的动机,陈光甫自己有这样一段叙述:“数年前,余自香港往云南,至西人经营之某旅行机关购买船票。入门,见柜内少年西人正与一女子
简介:陈光甫,江苏镇江人,原名辉祖,后改名辉德,字光甫,以字行世。1881年12月17日(清光绪七年十月二十六日)出生于一个小商人之家。在95年的人生旅途中,他勤学、求进、办银行、创旅行社,周旋于政局内外、中美之间,是民国时期业绩巨大、名声显赫的大银行家。一、从报关行学徒到留学美国陈光市的父亲叫陈仲蘅,是一位精明的、略通英文的商人。他共有子女8人,陈光甫是他的次子。陈光市幼时身体较弱,经常闹病,可能是因为身体虚弱,陈光市到七八岁时才渐渐学会讲话,大人们戏谑地说,“说话迟者是贵人”,并以此掩饰隐隐的忧虑。陈光市10岁以后,其父的生意越益艰难,由于经营不利,陈仲蘅最终不得不下决心歇业转向。为谋出路并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