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7 个结果
  • 简介:司马迁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西晋左思也说:“河洛为王者之。”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说,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洛阳是中国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的中心,是中国社会兴衰治乱、政治风云变幻、人间悲欢离合的策源地。

  • 标签: 洛阳 地方志 历史文化 宋代 西周
  • 简介:(1919-2005).中国著名电影导演。原名夏传尧,安徽当涂人。1938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同年人延安抗大学习。后任抗大文工团戏剧队队长、指导员、副团长。1947年在四平攻坚战中立大功一次。后任武汉军政大学文工团副团长.东北电影制片厂演员、副导演。建国后,历任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副厂长,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影协第三至五届理事。导演的影片有《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红孩子》、《刘三姐》,与武兆堤合导《平原游击队》等。

  • 标签: 长春电影制片厂 中国共产党 电影导演 《刘三姐》 中国文联 指导员
  • 简介:吴简“”只是一个虚拟的户籍单位,而“丘”作为临湘地区的一种居住单位在东汉末年就已存在,到孙吴时演变成带有强烈屯田色彩的居住单位,但还不能视为一种“聚”与“村”之间的自然聚落方式。出现“同丘不同乡”反常现象的原因为某人从某乡迁移到另一乡某丘居住、耕种时,其户籍单位未能及时变更,故在缴纳赋税时只能记在其原来所在乡的籍账上。

  • 标签: 吴简 走马楼
  • 简介:甲申之年,我们会很自然的想起郭沫若在60年前所写的《甲申三百年祭》这篇著名的史论,同时也会想起毛泽东如何格外看重这篇史论,把它确定为当时延安整风学习文件——这段不寻常而又意义深远的历史。

  • 标签: 毛泽东 《甲申三百年祭》 郭沫若 悲剧艺术 人格修养
  • 简介:1923年,柳亚子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会同江苏吴江黎区教育会、县立第四高等小学等9个团体,团结了64位倾向进步的知识分子成立了《新黎》报社。柳亚子自任总编辑,毛啸岑任副总编辑。经过两个多月筹备,于4月1日正式发刊。《新黎》报四开四版,每月1号、16号发行。初期每刊600份,中期达1000份,最多达1120份。发行范围颇广,国内遍布所有省份,国外发到南洋和美国。创刊伊始,《新黎》气势凌厉,连续推出旅大问题、婚姻问题、劳动纪念等特刊。在担任繁重的总编工作之余,柳亚子撰写了一篇篇泼辣锐进、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提倡新文化,宣传劳工问题。《新黎》报以它崭新的面貌一登上舞台,就被家乡父老誉为“

  • 标签: 陆氏 中国国民党 蒋介石 先哲 吴江 地方人士
  • 简介:到过客家地区、吃过客家美食的朋友一定会为客家各种形形色色的叛类食品所倾倒;而地道的客家人,则更是一年四季的重要节庆日子都离不开板,倘若因为身处异地而无法满足一时口欲,则多半会在回到家乡时大快朵颐,或是在离开家乡时带上一大袋,以偿“相思”之苦。听我这么介绍,您一定会十分好奇,到底客家的“板”魅力何在?它们在客家人的生活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且听我慢慢道来。

  • 标签: 客家地区 世界 客家人 家乡
  • 简介:中国共产党建立95年以来,一部部党章记录着我党波澜壮阔的历史轨迹。从党章的发展演变,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从诞生到发展、从弱小到强大的发展历程。而且,中共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共也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这可以在不同年代的党章中体现出来。

  • 标签: 青年 党章 无产阶级革命 印迹 历史轨迹 发展演变
  • 简介:《辽史》中有两个秃。《辽史》卷二五《道宗纪五》、《辽会要》卷二0《边域二·阻卜》:大安八年冬十月,“辛酉,阻卜磨古斯杀金吾哈古斯以叛,遣奚六部秃耶律郭三发诸蕃部兵讨之。”《辽史》卷六一《刑法志上》:“穆宗应历十二年,国舅帐郎君萧延之奴海里强陵拽刺秃年未及之女,以法无文,

  • 标签: 《辽史》 刑法志 里耶
  • 简介:三十年前威远小街的中心,矗立着一座华美的建筑——鼓楼。第一次见到鼓楼,是坐着一驾慢悠悠的马车。那时我们去街上,没有别的交通工具,只能自驾马车游览威远小街。壮硕的马,古拙的板车,在晨曦,影子被拉得很长很长,咕噜咕噜的车轮声,也将时光摇得很久很久,四五个钟头以后,我们才能到达县城。上世纪80年代初,上街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去县城,在我们心里十分隆重,往往要盘算很久,要提前半个月做打算,才能在遥远的某一天拔脚启程。

  • 标签: 斗拱 交通工具 80年代 三十年 鼓楼 马车
  • 简介:当我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时针已指向了子夜时刻,我所在的这个城市一片寂静,记忆中村口那棵历经沧桑的老柳树,依然屹立在银色的月光之下,静静地凝视着古老的村庄.这棵老柳树,记载着我少小时的片段记忆,记载着村庄多少年来所发生的一切故事.

  • 标签: 村庄 记忆 柳树 记载
  • 简介:1949年之前,老舍是一位小说家。他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名满天下。新中国成立后,老舍几乎放弃了小说的创作,改写剧本了。为什么呢?因为写小说需要相当的时间,老舍等不得,他急。他热爱新社会,'渴望把自己所领悟到的赶紧告诉别人,使别人也有所领悟,也热爱这个新社会'。剧本可以写得快点,被剧团演用,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剧本的形式适合老舍的要求,从1950年至1966年,他创作了

  • 标签: 稻花香里 老舍稻花香 说丰年
  • 简介:苏姐~③是我的革命引路人。她少年时代就追求进步,于1936年9月参加中华民族先锋队。西安事变时,她是西安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的执行委员,参加了西安事变的群众运动。西安事变后,她突然消失了。父亲多方打听,才知道她去了延安。苏姐不辞而别,父亲怕我步她的后尘,立即把我送回浙

  • 标签: 奔延安 里风尘 风尘奔
  • 简介:上海永乐股份有限公司、永乐电影制片公司和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电影《生死千》(原名《闪电——伊洛瓦底》),最近在上海公映。这部影片内容:1942年12月,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后改称黄国雄)在东南亚召集三千华侨青年组成汽车运输队,自滇缅公路运送中国远征军入缅,终使被困七千英军获救。影片着重描写了这批爱国华侨在这次战役中历经艰险,甘洒热血的英雄业绩。笔者当年曾以记者身份于1940年10月,乘搭这些回国华侨驾驶的西南运输处汽车赴滇缅公路巡礼,复于1942年春随中国远征军入缅采访战地新闻。因此,饶有兴趣观看了这部影片后,略述感言。首先,我们尊重历史,对来自东南亚一带爱国华侨青年参加抗战期间运输服务对祖国的贡献,应予充分肯定和

  • 标签: 中国远征军 爱国华侨 滇缅公路 东南亚 英军 电影制片厂
  • 简介: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大学在短短5年时间内六迁校址,是所名副其实的“弄堂大学”“陋校”。但那里集聚起来的良师、培养出来的英才,却极大影响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和发展的方向。

  • 标签: 弄堂 上海大学 20世纪 中国革命
  • 简介:我出生的那个小山村,坐落在祁连山支脉大坂山南麓、康烈尖山(海拔4196米,群众称阿米多藏山)西南坡下,两岭夹峙,属于脑山地区.

  • 标签: 记忆里故乡
  • 简介:县衙,俗称衙门,是古时的“县政府”,是县官用来征税纳粮、听讼断狱、教化百姓、兴学科举、办理事务之地方。在封建国体中,县衙的地位极其重要,有“县之不稳,国之动荡;县之不贡,国无钱粮”之说。善于理政的清雍正皇帝就曾这样说过:“牧令乃亲民之官,

  • 标签: 监狱 雍正皇帝 县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