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张育瑾同志,山东省胶南县人。生前曾任小,中学教员,山东大学教学行政科长,山东艺专音乐科古琴教师兼付主任、济南古琴研究会负责人,山东海洋学院教学行政科科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山东分会第一届代表大会常务理事等职,是一位有成就的山东诸城派古琴家,在古琴的理论研究及教学工作方面有突出的贡献。张育瑾同志因患癌症,不幸于一九八一年一月十九日于青岛逝世。张育瑾同志与夫人王凤襄同志,在五十年代整理了诸城古琴最早的琴谱——《桐荫山馆琴谱》,由北京古琴研究会印刷出版;使这一珍贵资料得以传世。他还写过有关古琴研究的论文多篇,如《山东诸城古琴》、一九五九年发表在《音乐研究》第三期上;《关山月探源》发表在一九六二年《音乐研究》第四期上;还有古琴曲《广陵散》研究等。张育瑾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位有影响的古琴艺术家,他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民族音乐事业,遵循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多年来潜心研究山东诸城派古琴的渊源及风格特点,在如何继承这一珍贵遗产,如何使这门古老的艺术以崭新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方面,曾下苦功探索试验,几十年如一日,并在济南、青岛等地传授琴艺,培养人才,为我国的民族音乐事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他的逝世是我省乐坛一大损失。今天,我们特发表本文以纪念这位卓有成就的古琴艺术家。
简介:豫剧的“衰派”在戏曲中是指老生行当里的一个支派或一种作派。扮演的人物多是历经磨难、衰老或精神状态失常者,往往以悲苦示人,擅长做派。如《四进士》中的宋士杰、《一捧雷》中的莫成、《卖苗郎》中的周云太、《清风亭》中的张元秀等。清代、民国年间的豫剧虽有过兴盛的衰派戏剧目或代表人物,二十世纪中叶以来,豫剧旦行兴盛,生行中的“衰派”戏几近销声匿迹。近些年来,李树建以他独特的眼光和魅力挖掘整理几部豫西调的衰派剧目,有意识地继承发展这一行当流派。新世纪到来之际,二团推出、由李树建主演的《程婴救孤》,连续摘取“第十一届文化大奖第一名”、
简介:陈宪章先生已经83岁了。他是豫剧大师常香玉的伴侣,也是全国知名的剧作家。他在戏剧创作、导演艺术、剧团管理诸方面均卓有建树。特别是他对常派艺术的形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常派艺术名副其实的铺路石。我和陈宪章先生开始相识,是1951年夏季。那时,全国掀起了如火如茶的为支援抗美援朝的捐献热潮。常香玉同志率先提出,她和她所领导的香玉剧社决定以义演的收入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捐献一架飞机。这项倡议立即得到中共中央西北局和西安市委的批准。毋庸讳言,这项空前的义举,是陈宪章、常香玉夫妇共同商定的,而思想锐敏、文化知识较高并担任香玉剧社副社长的陈先生在这件大事上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他俩当时也没有估计到,一个民营剧团、一个28岁的豫剧演员为抗美援朝自愿捐献一架飞机,在国内乃至国际产生的影响是多么巨大!为了支持这一义举,西北文化部、西北文联派马运昌、毛云霄和我到香玉剧社协助完成这项工作。这时的陈宪章,年方34岁,风华正茂,精力充沛,他和香玉同志热情地欢迎我们到来。发倡议容易,要实现倡议可不是那么简单。按当时规定,一架喷气式战斗机的价格是人民币15亿元(旧币),根据香玉剧社收入的标准,以满场计算,演出200多场才能完成这项任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