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一马克思在论述人类“生产”时,提出了两种尺度,一个是“物种的尺度”,一个是“内在固有的尺度”。“物种的尺度”,指客观规律。“内在固有的尺度”,我理解为人类主体内在的尺度,即主体的尺度,人的尺度。马克思提出的这人类生产的两个尺度,为我们探讨人类思维:人的物化思维和人化思维指出了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人类要解决现实问题,就必须去发现和找出事物的物种的尺度——客观规律。这也就是科学所追求的目的。在这种目的推动下,人的思维向物贴近、靠拢
简介:纪实文学,作为非虚构性的多种文学载体的统称,其概念的界定一向颇为模糊;其文体特征,也因为交叉糅合了多种因素而呈现出某些不确定性和自由变化、发展的态势。但就其非虚构性这一根本标志而言,它们与虚构性的文学就有了质的区别,从而形成自身相对独立的文体品格与美学风貌。在纪实文学的家族谱系中,除了传记文学是
简介:我们乐于选择宜家等简介、抽象形态的家具,已远离精致的自然装饰主义,自然会习惯接受几何化的卡通形象。现在的广告人热衷使用成人化的卡通形象来和受众沟通,并渐渐的将其发展为一种潮流,其背后成因有两个:一个原因是追求视觉形式的异质感;另一个原因是广告情节用卡通表现更好。
简介:依牟宗三,儒家所言的圣人化境是一大德敦化的境界。实现这一境界的途径是笃实的道德实践工夫:一是罗近溪所极力弘阐的破光景工夫;二是胡五峰所特彰的逆觉体证工夫。儒家的德行优位化世智慧,特别注重通过道德实践而实现生命的向上奋斗,然此则意味着生命力的耗损,故道德快乐与审美愉悦界限分明。若从儒家圣人化境处切入,则会发现从道德实践又实可通达审美愉悦。这恰是牟宗三关于宋明儒学的思考对美学研究的建设性意义与特别贡献。
简介:一、“兰晓龙现象”随着《士兵突击》的热播和大受欢迎,兰晓龙的名字俨然已是家喻户晓路人皆知。但就在《士兵突击》为兰晓龙创下了赫赫名声不久,另一部同为兰晓龙编剧的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却让期待中的观众大跌眼镜而不得不对他另眼相看:这是同一个兰晓龙吗?
简介:
简介: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文化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已成为重要的学术方法。在此背景下,海外电影研究很少局限于文本的艺术性,而越来越强调电影作为社会文本、文化文本的属性,重新回到了宏观的外围研究。侯孝贤电影因敏感的政治议题、突出的美学形式,成为文化研究的最佳文本之一。
简介:我是一个老戏曲音乐工作者,目前老担心的问题是戏曲音乐是否有人接班的问题。戏曲当前受到很大的冲击,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不是社会的退步,仍是一种进步,深思和试验了很久的现代音乐的发展终于有了亿万人的尝试,这是可喜可贺的。问题是戏曲音乐有了干余年的发展历史,它不能没有一席地位。
人化思维与物化思维
媒体时代:纪实文学的个人化趋向
成人化卡通形象在广告中的说服作用
大德敦化与审美愉悦——牟宗三论圣人化境对美学研究的启发
机械复制时代的个人化写作——论兰晓龙电视剧的形式实验
《繁星点点——记洋山无人港码头建设者们》
中国性与“台湾经验”——评詹姆斯·乌登《无人是孤岛:侯孝贤的电影世界》
戏曲音乐创作是否后继无人——兼谈《走进阳光》获八届艺术节文华音乐创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