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5 个结果
  • 简介:现代汉语诗歌已经口语化,进入了日常的交流,因此,作为中国当代诗人们,他们拥有的现实经验、观察视角、日常呼吸以及挣扎感,应保持与生活平齐的目光。与此同时,也要让语词获得时间的光晕,从而使诗歌获得诗意。柳宗宣的诗歌在现实经验的边缘游弋,并不脱离,但也并不与现实经验妥协,因为那是来自亡灵的目光。这个更为内在的亡灵的目光打开了语词的温度与深度。

  • 标签: 柳宗宣 日常生活 现实经验 诗意
  • 简介: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余华大量阅读卡夫卡、福克纳等人的现代主义小说,深受其影响,文学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他把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的技巧和中国经验以及经典文学传统融合起来,创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新世纪以来,余华的小说创作越来越回归传统,越来越中国化和民族性,但不是很成功,这让余华很困惑。余华的成功和困惑具有代表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发展的成功和困惑。

  • 标签: 余华 现代主义 先锋 阅读 创作
  • 简介:文学经典是传承人类优秀文化传统的媒介,蕴含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成就。经典的文本历经人类历史的考验而不断被阅读,是人类关于自身生命的认知的考量。但当下的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妨碍了大学生的经典阅读,我们认为只有以人文社科课程为重心、以阅读经典文本为核心的通识教育才能真正引导大学生重新回到经典阅读,这也是当下我们引导大学生阅读经典最重要的路径。更多还原

  • 标签: 经典阅读 通识教育 引导路径
  • 简介:塞林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作家.他那种口语性的文学风格和悲观的哲学思想震撼了法国文坛,尤其是他那放荡不羁的语言和他独特的文体所具有的魔力,无时无刻不打动着国内外读者.不过,在文学创作中,由于使用了大量猥亵下流的语言,特别是由于二战期间投敌的卑劣行径,塞林引起了人们的强烈愤慨,甚至遭到蔑视.

  • 标签: 口语文学 塞林 法国 20世纪 文学风格 悲观思想
  • 简介:<正>六十年代以前,人们所谈的南太平洋文学,都是西方的传教士,旅游者和作家们所写的作品,如A·格罗夫·戴在《太平洋岛屿文学》一书中所列举的一百种著作,没有一种是出自当地人的手笔。这些作品,正如西萨摩亚作家艾伯特·温特(AlbertWendt)所指出的,“不是罗曼蒂克的胡言乱语,就是属于种族主义的货色。”“不管怎样,早期的‘太平洋文学’告诉我们,他们写的都是白种

  • 标签: 六十年代 剧作家 英语文学 小说创作 长篇小说 作品
  • 简介:  2002年4月17日,纽约市洛克菲勒广场拍卖会上,一部参与竞拍的旧书稿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该书稿系维多利亚时代的打字稿,五百多页,有多处破损,但估价高达100万至150万美元.经过激烈争夺,最终以94万1千美元成交.这部异乎寻常的书稿即是布拉姆·斯托克的.……

  • 标签: 吸血鬼布拉姆 布拉姆斯托克 斯托克德拉库拉
  • 简介:当代南非作家库切的小说《福》是在18世纪现实主义作家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之基础上改写而成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后现代色彩,表达了作者对种族、性别、殖民和话语权等问题的反思。本文运用叙事学理论,从跨文本性、叙事视角、不可靠叙述等方面探讨《福》的叙事策略及由此而形成的独特艺术魅力。

  • 标签: 《福》 跨文本性 叙事视角 不可靠叙述
  • 简介:《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著名的监狱电影,也是一部以"自由"和"反体制"为主题的电影。影片中的"自由"主题通过多种层面,以或隐或显的方式呈现于情节之中。劳动,阅读,书写,音乐,都在这些论题和背景下,自由伴随着人的自我完善和自我认同,支持着有关希望的叙述。

  • 标签: 《肖申克的救赎》 自由 反体制 象征 希望
  • 简介:列维纳斯发现了'无限的他者',德里达说:'列维纳斯的思想能够使我们发抖.'虽然他对这让人发抖的理论做了某种程度的解构,但其整体震撼力仍不减当初.在全球化日甚一日的今天,对于其中所隐含的同一和霸权它仍是一枚重磅炸弹.至少,我认为,现代性对话理论终将被它从基础上颠覆:对话的基础将不是'心同理同',不是'交往理性',因而对话也就不应是为了'共识'、'沟通'、'一致性',而是'面对面',让他者仍然是他者,差异仍然保持其差异.

  • 标签: 列维纳斯 胡塞尔 无限的他者 外在性 面对面 欲望
  • 简介:初读《美国语文》,首先是新奇,其次是惊讶。教了几十年“中国语文”,对过于工具化的、支离破碎的中国语文印象深刻,而打开整本的《美国语文》,一看目录就觉得美国历史扑面而来。虽然从“五月花号”开始,美国只有三百年的历史,但当下美国,其辉煌的文明成果和巨大的创造力以及雄厚的国力产生的影响力,不能不让人对这个历史短暂的移民国家感到惊叹。

  • 标签: 美国历史 中国语文 宗教 道德 神话 移民国家
  • 简介:<正>加拿大文学(英语部分)是世界文学中较年青的一部分。从殖民地时期加拿大文学的萌芽阶段到本世纪中叶加拿大文学的成熟阶段,才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加拿大文学中没有象英国文学中诸如莎士比亚、弥尔顿、菲尔丁、拜伦、雪莱等文学泰斗,也没有多少宏伟瑰丽的文学巨著,即使与南方邻国(美国)相比,亦显逊色。因此曾有人怀疑加拿大是否有自己的文学。对此,加拿大著名的文学教授德斯蒙德·佩西作了中肯的回答。他在《加拿大的文学创作》一书中写道:“加拿大文学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是对加拿大社会、政治和地

  • 标签: 加拿大文学 英语文学 殖民地时期 英国文学 英美文学 文学创作
  • 简介:<正>当代英语语言文学批评理论之父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对于十九世纪加拿大文学批评没有产生多大影响,这主要是由于加拿大的文学界具有一种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反理论倾向。直到二十世纪初,文学批评在加拿大才开始发展,但只是步人后尘,毫无创新可言,根本谈不上“加拿大”文学批评。然而,随着马歇尔·麦克卢汉与诺斯罗普·弗莱的批评著作的问世,加拿大文学批评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局面。麦克卢汉从1943年到1962年之间发表的一系列的批评文章和随笔(1969年收集出版,名为《腹地的景色》),揭开了加拿大文学批评繁荣的序幕。弗莱的《批评的剖

  • 标签: 加拿大文学 阿特伍德 六十年代 文学界 维多利亚时期 文学批评理论
  • 简介:今“茶座”遍及报刊,已成时尚。本刊亦未能免俗,盖取其去火安神之义也。若使争鸣诸君真能心平气和,如共聚于荼社,品茗论文,不亦宜乎!所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怡然古君子之风;则既有益于学术,又有益于身心,不亦乐乎!

  • 标签: 语文教科书 中学语文 报刊 论文 心平气和 学术
  • 简介:高晓松是校园民谣的代表性词人,他的歌词不仅内蕴丰富,而且有着独特的书写策略。本文试以歌词细读的方式,选取高晓松创作歌词的三个书写策略进行分析,以此解读词中深意,体会高晓松于歌词中隐含的情怀和思想。

  • 标签: 高晓松 歌词 青春 诗化 佛教
  • 简介:作为凯瑟"女性的"而非"女权主义的"边疆神话,《我的安东妮亚》不仅再现了女性拓荒者在颠覆传统大男子主义西部话语的同时又被其抑制的边疆生活困境,还勾勒了一幅多元文化互融的边疆图景。通过对《我的安东妮亚》和特纳边疆学说的对比阅读可以发现,凯瑟对特纳的边疆话语采取了"违法占用",达成与美国其他历史、社会话语的协商,从而参与到西部文化乃至美国文化的建构过程。

  • 标签: 薇拉·凯瑟 《我的安东妮亚》 特纳 边疆学说 多元文化
  • 简介:一人的心理是一个奥秘的领域,难以捉摸,因而也最为诱人。丹麦批评家勃兰兑斯把人心比作一座海洋,他说:“人心并不是平静的池塘,并不是牧歌式的林间湖泊。它是一座海洋,里面藏有海底植物和可怕的居民。”古今中外的许多作家,作为勇敢的探险者,都试图遨游心灵的海洋,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在不同程度上触及或描写了人物

  • 标签: 心理小说 现代主义小说 德语文学 20世纪 内心独白 弗洛伊德
  • 简介:我国蒙学教育历史悠久,“根据一些零星记载,大概从孔子那一代的时候起就有蒙学”(张志公《蒙学全书·序》,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教材丰富,从周代的识字课本《史籀篇》,到近代传播新学的《时务三字经》,数量不下千余种;教法独特,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然而自从清末学制改革,学塾被废,古代蒙学教育的长处被忽视。

  • 标签: 蒙学教育 传统语文教育 精华 汲取 《史籀篇》 教育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