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1 个结果
  • 简介:里尔(RainerMariaRilke,1875—1926),奥地利杰出诗人,西方现代派后期象征主义的主要代表。他出生在布拉格,是一个铁路职员的独生子,从小身体孱弱,生性敏感而好幻想,未能如他父亲所希望的那样成为一位军官,却早早地开始诗歌创作,19岁时已出版第一个诗集《生活与诗歌》(1894),从此一发而不可遏。1897年结识女作家露·安德雷阿斯·萨洛美,成为诗人生活中一个重要转折点。他不仅跟随露两次去俄罗斯旅行,会见了列夫·托尔斯泰等伟大作家,而且通过这位尼采的女弟子,受到了否定资本主义文明和尼采哲学的影响。这时期他的作品有《图象集》(1902)和《祈祷书》(1905)等。后者是他的成名作,假借一个俄国修士对上帝的祈祷,赞颂自然和宇宙中无所不在的生命力,表现了一种泛神论的思想,同时也包含着对基督教神学的上帝和现世物质文明的否定。1902年受委托为法国大雕塑家罗丹作传,三年后成为罗丹的秘书,与艺术大师的朝夕相处使他学会了对事物的观察,加深了对人生的认识。此外,他在旅居巴黎时还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魏尔伦、马拉梅的影响,使他写了许多以直觉形象象征人生和表现自身思想情感的“咏物诗”。这些诗后来结集成《新诗集》(1807)和《新诗续集》(1808)。至此,诗人的独特风格得以形成,创作走向了成熟。里尔一生飘泊无定,虽然置身于扰攘喧嚣的大都会中,却感到十分孤独。1912年他避居到亚得里亚海滨的杜伊诺古堡,动手创作著名的《杜伊诺哀歌》。随即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打断了他的创作计划,而且进一步加深了他的精神危机。直到大战结束后的1922年,他才在法国南部的米索古堡隐居起来,一口气完成了《杜伊诺哀歌》以及《献给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1923)。在这两部诗集中,里尔对人生的意义,对世界存在的合

  • 标签: 祈祷书 里尔克 东西方 无定 比喻 列夫·托尔斯泰
  • 简介:本文评介了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和法兰西学士院小说大奖得主帕特里·朗博的作品.这部小说描写了巴尔扎克想写而未写的一次战役的始末,表现了拿破仑军队由胜利转向失败的悲剧命运.本文作者认为:朗博以冷峻客观的态度描绘了悲剧性的战争背景,刻画了战争中从元帅到士兵的众多人物形象,并从全知全能的角度出发,运用简练的表现手法,在老题材的基础上写出了新意,使成为法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

  • 标签: 小说 法国文学 龚古尔文学奖 全知全能 巴尔扎克 悲剧命运
  • 简介:  早晨6点,他乘坐一辆公务车去机场,以便能赶上开往莫斯科的飞机.在首都度过了特别忙碌的一天之后,他就搭乘22点10分的航班返回圣彼得堡,夜里12点又跨进了自己的家门.……

  • 标签: 读过马尔克斯 马尔克斯小说
  • 简介:十二年前,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红遍华人圈,时近知天命之年的唐浩因此声名鹊起。之后,《杨度》、《张之洞》相继问世,与《曾国藩》一同形成唐浩的“晚清三部曲”,并成就了唐浩写作事业的颠峰。

  • 标签: 长篇历史小说 唐浩明 敬畏感 《曾国藩》 作家 《张之洞》
  • 简介:<正>1912年初,在亚得里亚海滨的杜伊诺城堡,里尔写出了酝酿已久的《杜伊诺哀歌》的部分篇章。同年五月他离开城堡,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漂泊不定的生活。其间虽然也续写了一些《哀歌》片断,但他的精神状态每况愈下,及至大战后期创作已陷入枯竭。为了完成《哀歌》,他尽量尝试恢复自己的状态,这无疑是极其艰难的,他自己也承认:"要拆除战争年头的障碍,一块一块地抽

  • 标签: 里尔克 部分篇章 伊诺 瓦莱里 冯至 自传体小说
  • 简介:缪里尔·斯帕的收官之作《精修学校》为她的创作生涯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其后现代主义特征主要体现在它集众家之长的元小说策略,表现为“小说中的小说”套盒叙事、小说虚构性的呈现、小说中谈论小说理论以及跨体裁文本和互文性等四个层面。斯帕凭借这部完美之作为当代英国小说注入新的活力,再次赢得读者与学界的瞩目和尊重。它雄辩地证明,缪里尔·斯帕是当之无愧的当代英国著名的后现代派小说家。

  • 标签: 斯帕克 《精修学校》 元小说策略
  • 简介:诗人不是上帝,他无权支配万物。世界不是诗人手中的道具,任其随心所欲地摆弄。世界真实地存在着,充满奥秘,与人的精神产生各种各样的呼应。诗人只有通过自己的慧眼去发现这种呼应。所谓大诗人,便是发现万物最深层奥秘的诗人,把发现的奥秘最真实生动呈

  • 标签: 《西班牙舞女》 里尔克 诗歌 奥地利 象征主义 艺术风格
  • 简介:5月22日,第五届布国际奖(theManBookerInternationalPrize)在伦敦揭晓,美国小说家、翻译家莉迪娅·戴维斯(LydiaDavis)在来自世界各地的十位候选人(包括中国作家阎连科)中拔得头筹,捧走火奖,将6万英镑奖金收入囊中。

  • 标签: 戴维斯 国际 中国作家 小说家 翻译家 阎连科
  • 简介:斯蒂芬·金的代表作《肖申的救赎》,其独特的选材和对人性的解读和深层思考成就了作者和作品,也为信仰缺失、精神生活匮乏和人文生态失衡语境下的当今读者提供了精神盛宴。

  • 标签: 斯蒂芬·金 《肖申克的救赎》 人性 小说 选材
  • 简介:萨珊王朝创始人阿尔达希尔·帕帕是在推翻安息王朝末代君主阿尔达万之后,登上伊朗国王宝座的。阿尔达希尔是历史上著名的贤君,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故事,在伊朗民间广为流传,历久不衰。古波斯名作《阿尔达希尔·帕帕的业绩》,比较集中地记述了这位国君的生平业绩。这篇古文用巴列维语写成。巴列维语是萨珊王朝时期的流行语言。现选译其中一段,以餐读者。

  • 标签: 传说故事 金银珠 语言 国君 贾兰 萨珊王朝
  • 简介:斯是20世纪著名的诗人,但他的诗歌创作颇受非议,认为他的诗歌形式离奇,晦涩难懂。这种观点只强调到他诗歌中的偏离因素,而忽略了其中的连贯因素。本文拟从“偏离”与“连贯”的理论出发,探讨诗歌语言偏离的空间以及内在连贯的体现手段,分析肯诗歌中的偏离与连贯,揭示肯斯诗歌创作的价值和意义。

  • 标签: 肯明斯 诗歌 文学评论 创作模式 价值观念 语言风格
  • 简介:约翰·厄普代创作于世纪之交的短篇小说集《爱的插曲》通过记忆重构了20世纪60年代的婚外恋叙事,重新定义了那个时代的生活并赋予其意义。依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生存三境界"理论,60年代的美国信仰传统式微,人们远离了宗教境界,陷入暧昧性之中,并且面临道德真空,伦理境界亦不复存在;此时主人公们沉浸在审美境界中,追求审美主义的生活方式,追逐欲望的最大化,最终难免陷入幻灭与绝望。厄普代重写了那段历史,展现了被忽视的60年代之私人领域,揭示了"欲望乌托邦"的脆弱无力。

  • 标签: 厄普代克 60年代 审美主义 记忆 家庭
  • 简介:作为一种文化模式,狂欢节至今还在深深地影响着大众文化,从好莱坞电影、通俗期刊、电视搞笑肥皂剧、摇滚音乐等等之中都不难发现这种文化的影子。巴赫金狂欢理论的精髓就在于其狂欢精神的体现,亦即狂欢节的全民性、仪式性、平等性和颠覆性。美国大众文化理论家约翰·菲斯创造性地运用了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分析了美式摔跤比赛中身体的狂欢及其隐含的各种权力关系和政治力量。

  • 标签: 狂欢节 狂欢理论 大众文化 摔跤比赛
  • 简介:美国小说家约翰。厄普代在新作《恐怖分子》(2006)中,试图设身处地去理解一个本土恐怖分子的心理及思维。通过这个年轻美国穆斯林的眼睛和心灵,作者揭示出信仰丧失、灵魂空虚的现代美国社会众生相,并指出信仰具有的两面性:它可以安慰荒凉宇宙中的孤独个体;但如果走向极端和绝对,又可能构成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威胁。作者对伊斯兰信仰的思考不乏浪漫东方主义式的想象成分,但这部小说的问世不仅有利于各种信仰之间的对话,而且为重新审视美国社会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其引发的各种争论证明了它对恐怖主义等重大现实问题的有效关注和探讨。

  • 标签: 厄普代克 《恐怖分子》 信仰 恐怖
  • 简介:Provocative,playful,andenlightening,SimonEstok'sTheEcophobiaHypothesisawakensustoourselveswithbothcompassionandwisdomaboutapsychologicalconditionhecallsecophobia,whichisalsoprofoundlysocial,economic,andpolitical.EstokdefinesecophobiainhisIntroductionas"auniquelyhumanpsychologicalconditionthatpromptsantipathytowardnature"(1).Ecophobia,Estokalsowrites,canembody"fear,contempt,indifference,orlackofmindfulness"(1).Itis,inanutshell,anirrationalfearofnatureandagroundlesshatredofthenaturalworldhumanbeingsseemtohaveadaptedandaresufferingfromwhethertheyconsciouslyrecognizeitornot.

  • 标签: Provocative playful
  • 简介:本文研究莱斯利·马蒙·西尔,一位被收录进《诺顿女性文学史》里最年轻的女作家。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西尔的作品以及评论界对她的评价,旨在强调西尔作为美国印第安女作家的独特身份。第二部分研究西尔的著名短篇小说《黄女人》。文章使用生态女权主义的批评方法,试图探究及评价西尔作品中自然的重要性以及它在女性寻找身份时所起的重要作用。文章旨在证明在对西尔这样的美国印第安作家进行研究时,不应将研究的视角局限于印第安文学,他们对于自然文学乃至整个美国文学的贡献都是需要重新估量的。

  • 标签: 自然 身份 土地 女性 地域文化 生态女权
  • 简介:2012年10月16日,英国女作家希拉里·曼特尔凭借历史小说《提堂》再次获得英国布文学奖,成为英国历史上两获此项殊荣的第一位本土作家。《提堂》依然以英国都铎王朝为题材,从托马斯·克伦威尔的视角出发,围绕国王亨利八世的婚姻危机,讲述王后安妮·博林失宠陨落的过程。

  • 标签: 希拉里 布克奖 英国历史 历史小说 都铎王朝 克伦威尔
  • 简介:<正>罗代尔在“就灵感问题给布雷蒙神父的一封信”中论述了“灵感”的三个含义:1.一般含义:天赋;2.具体含义:艺术家创作前的极度兴奋状态;3.宗教含义:纯诗与祈祷的相通。在谈到第一个含义时,他写道:

  • 标签: 诗论 中国文学批评史 音律 纯诗 作品 上帝
  • 简介:<正>伊卜利斯是伊巴尔的诗歌中一个很迷人的形象。西方文学中“伊卜利斯”的传统译法是“撒旦”。伊巴尔在诗中主要用“伊卜利斯”这个词,个别场合也使用“亚撒色”或“撒旦”。这几个词的基本意思是“魔鬼”。究其根源都是来自《旧约》。这里主要想探讨在伊巴尔的诗歌中的魔鬼的形象,故沿用伊卜利斯这个词。伊卜利斯这个人物,无论在东方或西方的文学中,在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盛行的地区或国家的文学中,虽然有时对他的称

  • 标签: 伊斯兰教 造物主 基督教 犹太教 穆斯林 印度次大陆
  • 简介:本文以奥地利当代作家彼得·汉特六十年代后期发表的剧本《卡斯帕尔》为分析对象,探讨作者以语言为题材的构思技巧和表现艺术。通过对作品的主题、内容、人物塑造的艺术特色以及戏剧效果等方面的论述,力求突出作者在艺术创新方面的独到之处,并以此说明这部作品在当代文化背景下的审美意义。

  • 标签: 彼得·汉特克 《卡斯帕尔》 表现艺术 戏剧 文学评论 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