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作为一名小说家,作者深情描述了自己对日本文学的阅读、理解和喜爱。30年前,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夏目漱石、安部公房等日本作家,曾和欧美、拉美文学一样,让中国作家和读者对世界文学有了快速的认识和接受。199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江健三郎延续了这一光照和温暖。2000年前后,村上春树的到来,成为日本文学在新世纪里对中国读者最大的影响与贡献。而今,政治和市场成为中日文学交流的两大障碍。同时,我们舍近求远,更重视和西方的往来,而轻谈中日或东亚自身的交流与建立。作者因而呼吁:让文学穿越彼此的阻隔与阴影,成为我们内心的火种和光源;让我们因为文学拉起手来,建立起一个真正彼此沟通、融合、成长、尊重和最终成熟而牢固的充满着理解与爱的东亚文化圈。
简介:与现实生活中的边缘地位相反,残疾人在影视作品中是颇受关注的一个焦点。从《阿甘正传》到《钢琴课》,从《第八日》到《我的左脚》,残疾题材历来就是各国导演青睐的题材,以残疾人作为叙事主角的影片也屡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大奖。进入20世纪以来,工业文明的发展与人际交流的程式化,使电影成为人类“集体感知”的对象,电影题材的选择往往承载着大众的某种文化想象。因此,某种题材的受青睐便不只是简单的题材重复问题,对这类题材的深入研究,往往能让我们窥见隐藏在光影之后的大众文化需求。一、残疾题材电影特质从表面上看,残疾题材似乎并不是通俗电影所需要的造梦原料,因为它与愉悦观众所需要的喜剧、性、暴力等甜蜜的陷阱相去甚
简介:夏日炎炎,八月流火的长沙无愧于“全国四大火炉城市”这一称号,但位处西北边陲的宁夏银川却很凉爽。我跟着妈妈来到这座她心中一直向往的“塞上江南”游览,随身携带着《女皇武则天》和《另一半中国史》两本好书,随走随读,好不惬意。一、《女皇武则天》历史的真相已无从考证,但传承下来的少许却也能编辑成册,留给后人无数遐思。《女皇武则天》里呈现给我的是一位杀
简介:仿佛还在昨夜,屋里摇曳着一点灯火。风从窗外呼啸而过,远处有一声狗吠,村庄已经入睡……。这样的幻境常在梦里闪现。醒来时,才发现岁月已逝,而且,整整过去了三十年。尚未消逝的,是个人的记忆。以及事过境迁后,再三酝酿而成的个人情感,并经由知识者执笔,逐渐蕃衍而成的文字。如果借用一个现成的理论术语,那么,可以说,近二十年有关这类个人记忆乃至情感追述的文字,已经构成了一整套强势的知青话语。充斥其中的,是个人的痛苦以及对痛苦的再三抚摸;往常的依依之恋;失落(虚构的生命之根的重新寻找);真诚编织的英雄故事,(而献身的残酷性已被炽热的重新叙述的理想消解,自我着迷);各类鸡零狗碎的奇闻轶事(掩盖了日常生活的真实的困窘和艰难);掩饰不住的城里人的优越感……;甚而,在一种文学的幻觉中,“苦难”逐渐转化成“风流”。
简介: 说来好笑,考林的父亲是一位口吃矫正专家,可最终,他那调皮的儿子考林却耳濡目染地成了个不折不扣的结巴.而且,每当考林面对父亲的矫正时,口吃就会变本加厉.……
简介:“伤痕文学”这一文学史命名背后有着强大的意识形态和权力机制。“伤痕文学”概念的出现本身就与新的时代话语体系密切相关,显示出国家意识形态对“伤痕文学”有意识的规划和建构。新的历史逻辑在“伤痕文学”这一话语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伤痕文学”在命名的过程中,还把一些反映“文革”结束后迎接新时期到来的社会情绪的作品,纳入到了自身的话语装置中。写“伤痕”的文学作品反抗的都是已经过去的政治秩序,控诉的是“文革”和以“文革”为代表的强权话语。但这种抗争和质疑都在政治“新时期”划定的意识形态范围内展开。“伤痕文学”是以“文学”与“历史”的名义进行的文学史建构,但并不能因此就让“伤痕文学”话语成为表述新时期文学的自然前提,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一文学史命名背后的意识形态和权力机制,并对文学书写与特定权力话语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考察,由此为当代文学研究提供一个必要的参照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