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提起曹慧娟,使人想起1990年7月地区水文总站给和田报编辑部打来的一个电话:“你们是开玩笑吧,怎么派一个小姑娘到黑山去。”事情是这样的。在一次知识分子座谈会上,地区水文学会的负责人深有感慨地说,和田的水利事业对农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水文工作者的艰辛。如黑山水文站,离和田市有100多公里,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外界不了解他们,新闻记者也不去采访他们……在场参加座谈会的报社负责人立即接上了他的话茬说:“一定派记者去采访。”当时,22岁的记者曹慧娟知道这个消息后,就积极主动地请求去黑山采访,态度十分坚决,领导便答应了她的请求。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基本范式有怎样的特征?如何历史地、审慎地讨论这些特征产生的语境和发展脉络,以及主导研究范式所共享的研究假设和其中潜藏的偏差?从上述问题意识出发,基于对代表性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对学界围绕'中国新闻史该如何研究'的主导话语进行症候式的阅读,梳理了近40年以来中国新闻史研究者寻找学术主体性的基本方向与主要思路,即恢复被遮蔽的'报刊自身的历史'。从认识论的角度,将既有研究成果中业已达成共识的历史叙述视为一套需要加以反思的话语体系,同时将未被学术共同体给予充分重视的一些批判性思考并置于聚光灯下,尝试揭示研究者们在重建学术主体性的探索过程中潜藏的认知盲区和理论误区,即中国新闻史研究中的'政治无意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中的几个典型阐释框架——'跨文化交流论''西方文明论''告别革命论''告别民族国家论'——给予理论反思,旨在剖析知识结构中未经充分检视的'西方主义'心态对历史认知的遮蔽效果。从文化去殖民化的角度,着重探讨了研究者如何在重新认识'东方'同时也是重新认识'西方'的基础上,对知识结构和研究视野进行重校,即沿着'人的解放'和'全球正义'这一主题,在新闻事业自身发展的历史与被压迫民族独立解放的历史的交相辉映中,找回新闻史研究的学术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