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基于包含资源型实物资本积累和制造型实物资本积累的内生增长模型,运用我国31个省份1998-2013年的面板数据分析实物资本积累的区域产业创新效应,并从区域(东中西部地区)和实物资本类型(资源型和制造型)两个维度比较产业创新效应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实物资本积累对产业创新的促进作用高于中西部;市场化程度、外商直接投资、研发劳动力和研发经费的投入,均大幅提升了实物资本对区域产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总体上资源型实物资本积累的增加并不能有效提升区域产业创新水平;东、中部地区制造型实物资本积累对产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显著,而西部地区则不显著。因此,加快西部地区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是提升西部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简介:摘要:当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加快发展,绿色建筑概念的提出,建筑工程节能降耗的研究多集中于节能门窗、环境友好型屋顶和新能源空调系统等,针对施工过程中的节能技术优化主要以加强管理、调整工艺顺序为主,技术性手段较少。预制和模块化施工方法原多用于大跨度桥梁建设工程,后引入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在节能降耗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传统的建筑施工模式相比,预制和模块化施工技术以建筑结构分析为基础,建立分层、独立的模块体系,对施工所需“构件”进行细分统计,在施工现场以外的工厂中对构件进行建造和加工,以分区化、模块化的思想在现场组织建筑结构的构件和构件的拼装。现场的施工设备能源结构简单,如起重机、水泥搅拌机等,而工厂设备生产具有大型化、集中化的特点,预制和模块化施工可以减少现场的施工,优化工程能源效率。
简介:城市规模是城市经济、社会相互作用的产物,伴随经济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空间变化更具多样性。城市体系内原有的城与乡、新区与旧区、先进与落后、核心区与边缘区等内部异质性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为更好地反映城市空间变化带来的其所承载的经济、技术和社会活动变化,促进经济技术转型升级,需以新方法识别城市规模变动类型与空间联系变化。使用夜间卫星灯光光斑来衡量城市规模,将灯光光斑和地级市数据匹配后的研究结果显示,光斑衡量的城市规模与人口、土地总量显著正相关,表明在分析城市规模空间联系时,其作为城市规模的替代变量有一定合理性。将光斑分为亮、暗两区,根据相对变化方向和速度,识别城市规模变动类型,主要有"内聚型"和"蔓延型"两类,多数城市属后者。比较两类城市的空间联系,发现蔓延型城市间的空间联系比内聚型城市间要强,而分别用光斑和亮区衡量城市规模时,两类城市空间联系并不一致。结论印证了城市蔓延是普遍的空间现象,同时证实了城市蔓延"空间组织"能力强,是城市规模空间关系演化的主导力量。研究结论对新时期优化城市空间格局有一定参考意义。
简介:现有文献关注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变迁的作用,却忽视了不同类型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变迁的非对称效应。利用我国1978-2012年三次产业数据和标准化供给面系统,估算我国三次产业的要素替代弹性,测算中性技术进步和要素增进型技术进步,并构建联立方程组模型,检验不同类型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变迁的非对称性作用。结果显示,我国三次产业的资本与劳动要素替代弹性均小于1,技术进步大体上表现为相对劳动增进形态。中性技术进步通过直接提高生产率的方式影响产业增加值,进而改变产业结构;要素增进型技术进步则通过影响要素报酬,诱使要素重新流动的方式改变产业结构。农业部门的相对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更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且对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作用更加显著;非农业部门呈现相对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更加有利于推进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非农产业转移,推动产业结构的工业化和服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