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创建生态文明,不仅需要关照自然的意识,而且需要注意人类在自然中的位置。这种要求,已在《周易》中有所蕴含。从整体主义看,《周易》通过卦爻变化来构造不同卦象,以期达到对于世界万物及其变化的整体构造,不仅承认世界上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的价值和生存权利,而且自觉地把顺天的仁爱之性发扬光大,因此成就了一种广阔的生态伦理拓展;从多元主义看,《周易》是以对人生、社会以及自然的体悟来参透万物之状,强调的是如何思考作为主体的"人"的位置,以及如何理解"人"与其所处的"世界"的关系;从政治伦理看,《周易》通过对天地万物内在价值的肯定,示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主张天道人伦化和人伦天道化,通过家庭、社会进一步将伦理原则扩展自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无论是整体主义、多元主义视角还是政治伦理视角理解《周易》,贯穿其中的生态伦理思想线索是"生生之为易"。这一思想线索使从生态伦理向生态价值理论转换过成为可能,当然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简介:贫穷,仍是无法回避的话题。当人们看到社会上许多人都富了起来的时候,这贫穷就显得更加尖锐。然而一个人的能力、机遇、起点不同,改变命运的方式以及人生也会有所不同。面对贫穷,我们何去何从?本刊推出这个策划,便是期望用三个活生生的事例,写照普通人在贫穷中的悲欢和奋斗。代雪梅三姐妹在物质的匮乏中相扶相携,发愤读书,改变了命运,也收获了真情。这让我们领悟,坚韧不拔是走出穷困必须具备的人格力量。卖稀饭的下岗夫妻凭着勤劳实干和聪明才智,赚了一百万,这让人相信“天道酬勤”的古训,无疑对我们更具有现实的启发意义。而胯子是一个心灵荒芜、不守规则、玩弄小聪明的人,我们看到,当这样的人遭遇贫穷,贫穷便成为罪恶的渊薮。在文明制度下,财富可能来自机遇、创新、变革、勤奋、智慧,一个人财富的多少也就基本代表了他把握机遇的能力和为工作付出的努力,基本反映了他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我们理应对富人给予足够的敬重。萧伯纳说过:“贫穷是我们社会的最大罪恶,也是我们社会最可怕的罪行。而我们超越一切的首要责任,就是做到不贫穷。”遵守社会规则,凭借勤劳和智慧,坚持下去、打拼下去,一定能够告别贫穷、实现富裕。每个人都有追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富足的权利,而主张这种权利,实现这种追求,也是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