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印度尼西亚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伊斯兰教和民族主义是两面重要的旗帜,伊斯兰教集团和民族主义集团是两股重要的领导力量,双方在抵抗荷兰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上目标一致,相互合作;但在领导权和立国理念上意见相左,互有冲突和争论。最终民族主义占上风,建立了以“潘查希拉”为基础的共和国。本文主要探讨印尼独立时期伊斯兰教与民族主义的关系,重点在于双方的争论和结果。并分析其根源。
简介:一年前,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道主义干预”的旗号,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悍然发动了科索沃战争。这场战争引发国际社会对人道主义与国家主权的关系,人道主义干预的实施条件、方式及原则等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
简介:本文考察与分析了20世纪初期基督教在菲律宾传播的政治宗教因素,指出基督教在菲律宾的迅速扩张,一方面归因于美国在菲律宾推行的带有浓厚道德理想主义色彩的新殖民主义政策,另一方面也离不开19世纪以来基督教海外传播运动所倡导与实践的“三自”传教策略与教会本色化方针。基督教会通过其积极倡导与实践的自立与本色化的传教策略,促进了基督教在菲律宾的发展,同时对维护美国在菲律宾的殖民统治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简介:意象是决策者认知图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外交决策者决策过程的一个重要干预性变量.美国更不例外.本文将克林顿政府军事干预科索沃政策作为案例,运用国际政治认知心理学的"意象"概念以及意象与决策者再现问题之间的一般关系模式,分析克林顿政府在制定军事干预科索沃政策过程中,决策者对干预对象所持的意象与他们认识科索沃问题以及最终实施军事干预的相互关系.文章最后结合克林顿政府在后冷战时期面临的对外战略形势,探讨了意象对美国政府制定对外政策的几点影响.
试论印度尼西亚民族独立运动时期伊斯兰教与民族主义的关系
人道主义干预与国家主权——科索沃战争的教训
普世福音与新殖民主义——20世纪初期基督教在菲律宾的传播剖析
意象在美国外交决策中的作用——以美国军事干预科索沃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