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我国农村至今仍主要实行的是家庭养老,如果没有男孩、多孩作保障农民养老就会面临危机。如今随着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实施,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老人每月都有了固定的生活来源,将可能真正告别“养儿防老”传统

  • 标签: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家庭养老 中国 养老制度
  • 简介:本文利用1996和1997两年在厦门地区举行的城乡老年人日常生活及供养状况抽样调查资料,描述城区和农村两地老年人的背景特征,探讨老有所养、所医、所为和所乐等方面的城乡差别,在此基础上提出消除这些差别的几点对策.

  • 标签: 老年人 生活状况 农村 城市
  • 简介:生育政策调整时机的选择折射了一国政府对人口内在规律的把握程度。本研究详细分析了深陷超低生育水平的欧洲和东亚国家生育政策调整时间与本国生育水平、人口惯性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低生育率持续20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才能引起足够重视,鼓励生育的政策需要较长时期执行才能显示出效果,而人口惯性为各国政府变革生育政策提供了判断的预警线,人口惯性为1.15进行调整比较理想。“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构建友好型生育政策体系、提高生育率的战略窗口期,否则将面临生育率失去弹性、人口负增长惯性强化的双重危机。

  • 标签: 人口惯性 生育政策 低生育率
  • 简介:我国城乡生育水平、发展趋势及差异程度的对比研究对于人口发展问题意义重大。首先通过运算,得出了城乡总和生育率指标数值,呈现出2000年以来十年间城乡生育状况,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细致的比较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十年中生育水平呈现波动状态,但农村总和生育率一直都低于1.8,城镇则低于1.3,差异近几年有逐步缩小的趋势;城乡生育水平差异主要来自二孩生育率的差异,二孩生育率近十年来有微弱上升趋势;一孩生育率受民俗等因素影响较大,城镇波动大于农村;平均生育年龄推迟现象在城镇、农村一直都在缓慢持续。

  • 标签: 生育水平 发展趋势 总和生育率 年龄别生育率
  • 简介:<正>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人口基本属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类型。1949年底,我国大陆总人口为54167万,平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1987年总人口增至108073万,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68.5岁。38年间人口近乎翻了一番。除1959—1961年困难时期死亡率急剧回升外,1949年到1981年,一直呈逐年下降趋势。在高出生率持续稳定,死亡率下降的条件下,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这是我国第一次及第二次生育高峰中大部分年份的显

  • 标签: 生育高峰期 人口出生率 死亡率 控制人口 计划生育工作 人口问题
  • 简介:“代耕农”是珠三角农业流动人口中的特殊群体,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特殊贡献。他们面临着相同的社会问题与发展困境,但在经济收入,人际交往,入户问题,征地补偿,利益诉求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区域性差异。地方政府制定解决“代耕农”问题的方案与措施时,既要注意普遍适用性,更要考虑地方差异性,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提出针对性方略。

  • 标签: 代耕农 农业流动人口 区域性差异 珠三角
  • 简介:宫内节育器是常用的节育方法之一,我国育龄妇女约有二分之一配带节育器。随着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了解宫内节育器的配带趋势,配带人群分布,以及配带后出现的差异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城市5512名、乡镇2605名接受B超查孕查环查病服务的育龄妇女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 标签: 城乡育龄妇女 宫内节育器 避孕方法 计划生育 知情选择
  • 简介:针对传统外婚制下娘家与出嫁女的关系,存在两种相互对立的分析路径,一种是宗族模式的分析路径,认为姻亲关系从属于宗亲关系,出嫁女与娘家没有关系或存在弱关系;另一种是实践主义的分析路径,认为出嫁女与娘家的关系并不是如宗族模式说的那样僵化,而是具有建构性特点,出嫁女与娘家的关系分割了宗亲关系。本文从出嫁女归属的角度,认为在传统外婚制下,娘家与出嫁女的关系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层面。而且具有极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娘家是出嫁女归属于夫姓家庭、家族和村落的坚强后盾,娘家针对女儿及其婆家的一系列行为,诸如督促和支持女儿归属于婆家,敦促婆家接纳女儿,无疑都是为了女儿更好地在婆家立足,更好地归属于夫姓家族和村落。从出嫁女归属的角度,去探讨出嫁女与娘家的关系、姻亲关系,以及妇女与娘家、夫姓家族和夫姓村落的关系状态,是一个全新的视角。

  • 标签: 外婚制 娘家 出嫁女 归属
  • 简介:精神文化生活是老人幸福晚年的一个重要因素,但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老人的物质需求关注和投入较多,对老人的精神需求则重视不够.许多事例说明,对老人精神文化生活重视不够,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本文根据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抽样调查,分析了老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现状、特点,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 标签: 长江三角洲 老人 精神文化生活
  • 简介:本文通过实地调查获取大量的田野资料,对当下Y村外出青年群体中普遍存在的“闪婚”模式予以揭示和全面呈现,经由当地人鲜活的讲述和故事来透视当地人的婚姻观念和婚恋实践.力图全面呈现当地青年农民工“闪婚”模式中,当事人、媒人、父母角色的变迁,指出“正统”的“闪婚”框架对自由婚恋强大整合消解能力,及“闪婚”与传统婚嫁形式的承续关系,继而清晰全面的洞悉闪婚这一婚恋模式的实践背景及其在传统与现代框架内的运作逻辑。

  • 标签: 现代 传统 闪婚 青年农民工 婚姻 乡土社会
  • 简介:随着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男女工问题逐渐成为近代中国重要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文章利用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工业调查数据,对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男女工的概况、绩效、贡献率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近代女工在行业性和地域性上更为集中,女工的工资明显低于男工;从整体上看,男工对绩效的影响大于女工,但是随着女工占比的增加,女工的对经济绩效的影响越来越接近于男工甚至超过男工;同样的,整体上女工对经济的贡献率小于男工,但在行业间隔程度低的行业,女工贡献率超过了男工。

  • 标签: 工业化 男工 女工 绩效 贡献率
  • 简介:<正>我省中学人口教育的发展是异常迅速的。单就中学开设人口教育课的数量而言,1986年已有48个县市386所中学开设人口教育课,比1985年的126所增加了两倍多,参加学习的学生人数达21万多,比1985年的3.7万人增加了4.7倍。如何适应人口教育的发展需要,提高人口教育课的教学质量,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围绕教学目的,不断革新教学内容,是提高人口教育课教学质量的关键。人口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新兴学科,它的教材内容不能落后于形势,必须跟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的变动而不断充实、提高和发展。同时,现代

  • 标签: 人口教育 教学质量 发展需要 人口学 新兴学科 亟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