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正>在毛泽东哲学思想中有无“否定否定”的地位?国内研究者对这个问题似尚无明确的答案,一些研究论著多半采取回避或模棱两可的态度。这也难怪,因为马克思主义“否定否定”规律本身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历来有争议,至今还没有一个相对统一或比较一致的意见,在论到毛泽东哲学思想时,自然歧议就更大了。众所周知,斯大林把否定否定定律当作黑格尔的遗迹加以摒弃。毛泽东同志没有纠正这一偏颇,他的文章中也从未提过否定否定定律。在他的后期有时提到“肯定、否定”,

  • 标签: 否定之否定 毛泽东哲学思想 存在形式 马克思主义 斯大林 部分质变
  • 简介:当代哲学范式的转换意味着突破传统理论哲学的问题空间,走向实践哲学。阿多诺(又译阿多尔诺)的否定辩证法突破理论哲学的方式是在其概念体系内找出始终存在着的非同一物,以证明这种体系的有限性。进而,阿多诺试图通过概念超越概念,将“星丛”作为新的理论方式,以确立主客体间的非暴力关系,保存客体的非同一性内容。阿多诺始终坚持的主体性构成了对当今生活世界话语的反思,为将来实践哲学的进一步建构提供了启示。

  • 标签: 否定辩证法 非同一物 星丛 生活世界
  • 简介:<正>从理论上看,现代西方美学思潮与现代艺术思潮的关系,既可以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也可以是对于共同的社会和文化问题分别用形象(艺术)和概念(美学理论)两种方式作出思考和反应。后一方面的思考深刻一些,也重要一些,因为它不仅思考了美学与艺术实践的互动关系,而且思考了美学与艺术实践的共同基础现实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审美关系。而从事实上看,在现代西方社会,面对异化的扩张、丑恶的膨胀、焦虑的加剧、痛苦的弥漫、颓废的升级等问题,西方现代艺术以丑怪、荒诞的艺术形象作出了及时的回应,现代西方美学则一方面积极反思现代艺术

  • 标签: 美学思想 阿多诺 现代西方美学 美学理论 美学与艺术实践 审美关系
  • 简介:陈扬勇在《苏区研究》2017年第1期撰文认为,遵义会议与毛泽东领导地位确立的关系问题,是中共党史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这个问题,指出: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是我们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不断打开新局面最重要的保证”。

  • 标签: 毛泽东同志 领导地位 遵义会议 历史结论 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否定
  • 简介:《哥达纲领批判》与《爱尔福特纲领批判》的核心问题是原则与现实孰轻孰重的问题。历来人们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现实、轻原则,并不完全正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性要在厘清辩证法否定性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理解。这一问题的解决,对重新理解和确立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根基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否定性辩证法 原则 现实 科学发展观
  • 简介:<正>理性问题历来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又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深层次问题。西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法兰克福学派,突出理性问题及其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对实证的理性、实证性思维方式、科学与实证的思维方式、肯定的理性、肯定文化、同一性思维方式、单向度思想.进行了广泛的、尖锐的批判;对否定的理性、否定性思维、辩证的理性、否定的哲学、否定的辩证法,进行了大力的、反复的张扬。其中.霍克海默、马尔库塞、阿多

  • 标签: 法兰克福学派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 黑格尔辩证法 合理性 马尔库塞 形式逻辑
  • 简介:我在《观察与思考》2012年第1期上发表的《再论理直气壮地讲共产主义理想》一文,第二部分“共产党就是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目标而奋斗的党”中有这么一段话:“《宣言》的作者马克思、恩格斯本人,便是毕生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最早、

  • 标签: 马克思 恩格斯 自我否定 共产主义理想 神话 怪诞
  • 简介:“生产要素价值论”是不正确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主要不在于解决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也不是一种仅仅考察“原始的实物交换”的理论。它既不是“狭义劳动价值论”,也不是承认任何劳动都创造价值。我国长期以来轻视知识和排斥知识分子的根源,不是劳动价值论。生产要素价值论不可能取代劳动价值论。

  • 标签: 马克思 劳动价值理论 生产要素价值论 资本主义 剩余价值
  • 简介:近年来学术界有学者对马克思晚年是否提出了“跨越”设想提出质疑,虽然这对深化有关研究是有益的,但这种观点及其论据是值得商榷的。马克思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的研究是持久而深入的,所得出的结论是他慎重思考的结果;马克思的“跨越”设想是他早先思想合乎逻辑的继续、深化和发展;从马克思与恩格斯有关思想的比较来看,他们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是一致的;从国际学术界相关研究看,“跨越”设想引起了多国学者的关注,并非中国学者的理论虚构。

  • 标签: 马克思 俄国社会发展道路 卡夫丁峡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