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当前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丰富的理论内涵与科学的实践内容赋予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多维属性:丰富的人民属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群众视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无产阶级政党性质,体现了人民群众才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力量源泉所在。鲜明的价值属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擘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顶层设计,体现了我们党对治国理政方略的自觉优化,凸显了复兴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奋斗目标。规范的制度属性。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理论生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衍生和发展有着内在的制度保障,其本身就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制度体系。深刻的实践属性。从衍生背景来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从问题取向而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解决当前我国社会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从价值意义来讲,“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彰显着中国发展之于世界文明进步的积极意义。充分理解并准确把握这些基本属性,对于现时期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发挥“四个全面”战略引领民族复兴作用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简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党的基本路线相互契合、有机统一。党的基本路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遵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新形势下党的基本路线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基本路线蕴含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气质,全面深化改革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党的基本路线规定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全面依法治国为党的基本路线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党的基本路线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依据,全面从严治党是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力量源泉。正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基本路线视域下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强的战略指引和理论支撑。
简介:党的十九大正式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并对新时代的科学内涵作出高度概括,进而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紧密结合等不同角度、不同维度和不同向度揭示了新时代的基本特征,为我们理解和把握新时代提供了正确方向和根本遵循。我认为,对新时代内涵的理解和掌握既可以是多维度的,也可以是多向度的。因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8年第2期发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内涵的多维思考》一文已经从民族复兴之维、社会主义之维、现代化之维三个基本维度,对新时代的内涵进行了较为集中的解读,因此,今天主要从新时代的基本向度来对其内涵进行解读。
简介: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包括六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有四个时期具有开创性意义,分别是:中共创建时期初步地确立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规范,形成了中共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红色基因”;延安时期,党内政治生活得到飞跃性发展,以其理论上的中国化、系统化和实践上的普遍化、常规化特点,标志着党内政治生活走向成熟;改革开放初期,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形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新形势下的新要求,为了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通过系统总结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实践,党内政治生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时代性的创新。
简介:在后现代、后人文、后真相、后伦理话语共同编织起来的当今时代,人文主义的旧事重提似乎是毫无激情且令人困惑。因此,重新梳理并评述人文主义的思想脉络,首先需要对人文主义的思想史特别是问题史做出某种历史性的澄清,从思想本体与认识方法两个层面重新认识被称为人文主义的观念体系。然而,作为思想立场的人文主义逐渐崛起,作为(思想的)方法和习惯却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丧失。以尼采、海德格尔、维柯、霍克海默,萨伊德、本尼特为理论主线索,重新考察并反思人文主义从古典时代传统到后现代时代的思想嬗变,揭示并呈现人文主义作为思想本体与认识方法的双重属性,并由此彰显人文主义在不同历史时代的思想渊源、理论要义与发展动因。在很大程度上,人文主义传统是作为广泛的历史基础的部分,同时也是我们思考问题的当代形式,它给我们提供的是一种对当代语境而言至关重要的绪论,厘清的是预防后人文主义诱惑力的思想与行动的领域,为我们呈现的则是另一种早期的关于语言与情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