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0 个结果
  • 简介: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一路高歌猛进,尤其是阿尔法狗围棋(AlphaGo)以4:1比分击败前世界围棋第一人李世石之后,人们对人工智能发展比较乐观,当然对人工智能风险也产生巨大担忧。那么,人工智能将带给我们一个什么样未来?人工智能风险是否存在?风险生成机制是什么?相互之间关联度如何?人工智能风险防范边界在哪里?这些问题亟待不同视角探讨,哲学在其中有其特有使命。

  • 标签: 人工智能 技术风险 人机边界
  • 简介:一2017年6月29日—30日,在美国密歇根州州立大河谷大学召开了以讨论interality为主题学术会议。Interality这个词词典上还查不到,根据构词法,词干"inter-"意为"之间"加上后缀"-ality",那么interality就是关于具有"之间"性质东西,汉语译为"间"。会标表明,这次会议是关于"间第一届国际研讨会,看样子今后还要继续研讨下去。事实上,北美近年已经有杂志就这个问题出过专辑,另外还有专门论集出版。

  • 标签: 哲学 国际研讨会 学术会议 密歇根州 构词法
  • 简介: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处于全球化进程多元文化世界。我们不是"一"而是"多"。应该用"全球地域化"这样一个新词来替代根植于地域"全球"概念。哲学或"世界哲学"目标是反思世界现实。"横贯"("transversality"或"trans(uni)versality")这一新概念试图克服或超出西方现代——尤其是西方"启蒙精神",其知识形态是与西方借普遍名义在哲学上数百年统治地位共生。横贯反对任何形态种族中心主义,它涵盖了跨文化、跨种类、跨学科诸多现象,这些现象超出了人性与自然、身与心、东方与西方分立。横贯世界是差异无尽之旅,其语言中散布着"inter-"、"con-"、"trans-"之类前缀,它从被现代主义者黑格尔奉为其辩证法之政治"目的"主权民族国家中获得重生。横贯世界与诸多勾连和混杂现象无限融合在一起,走向一种世界大同。

  • 标签: 横贯性 全球化 现代性 普遍性 差异
  • 简介:根据一种实践规则观,功利原则不能用于辩护特定制度之下具体行动。将功利原则直接应用于制度本身,提供了一种看起来更为合理功利主义版本,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免于批判考察。制度功利主义有两幅面孔,一种是制度选择决策程序,另一种是评价制度是否正义标准。相应地,它有两种证明方式,分别是诉诸个人理性选择类比和诉诸道德平等论证。通过梳理罗尔斯和金里卡等人讨论,可以看出这两种证明都存在问题。

  • 标签: 制度功利主义 决策方式 正义标准
  • 简介:康德认为,与经验想象力总是对经验对象“再生”不同,先验想象力第一次使经验及其对象成为可能,因此,它也被称为生产想象力。海德格尔认为,康德所说先验想象力不仅是将感性和知性联系起来能力.而且也可以说是它们二者共同根基;此外,它不仅是将表象杂多在时间次序中加以整理能力.而且是时间表象根源;不仅是在对象不在场情况下将它呈现出来能力.而且是对象呈现之所以可能前提条件。

  • 标签: 康德 海德格尔 先验想象力 时间性 超越性
  • 简介:现代代表着迄今为止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最为深刻文化转型,它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理性、启蒙、民主、契约、批判思维机制。在中国历史境遇,现代思维机制对传统日常思维文化转型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从日常思维基本图式出发,探讨现代思维机制对日常思维改造问题.这是实现日常思维转型与重建核心与关键。

  • 标签: 日常生活 日常思维 现代性
  • 简介:"无情有性"说,是由隋代吉藏首先明确提出。道教经过一个阶段探索和动摇才确立了"无情有道立场。麦谷邦夫对于"道之遍在强调实际上混淆了"道之"意义上"道"与"道清净之心"意义上"道"概念。仔细考察,即便是相似的两个命题——"一切无情皆有佛性"与"一切无情皆有道",由于其中关键范畴"佛性"与"道内在含义在许多场合并不在一个层面上,因此,尽管可以大致承认潘师正所言"一切有形皆含道命题为道教"无情有性"说滥觞,同时也应该指出,其逻辑基础仍然是"道之",而绝非"道心"。孟安排熟练运用佛教中观学方法,借鉴吉藏"草木有佛性"之说,提出"道"是"不色不心""而色而心",而这一结论是"无情有道"说最重要哲学基础。

  • 标签: 无情有性 无情有道性 吉藏 孟安排 道教义枢
  • 简介:在当代英美道德哲学领域,"友谊"是各大流派哲学家都关注问题。当代学界普遍认同真正友谊是以对方自身为目的,因对方自身之故爱对方。既然友谊本质是利他,人为何要在他人而非自己身上投入呢?这一问题在当代英美哲学界被表达为友谊"正当"问题。当代主流学界试图以"价值"回应该问题,但是却陷入无法自圆其说悖论当中,价值论根本问题在于其哲学预设本身。以托马斯·阿奎那友谊理论为依据,托马斯主义以友谊活动本身道德性为友谊正名,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比"价值论"更有说服力。由此,在当下重温阿奎那友谊理论,对当代学界探讨友谊"正当"具有不容忽视意义。

  • 标签: 友谊 正当性 价值论 阿奎那 托马斯主义
  • 简介:2014年12月7日—8日,由中山大学现象学所、学术研究杂志社和《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主办"人是什么?——现象学与文化哲学视角"哲学工作坊在中山大学哲学系举办。2014年适逢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ErnstCassirer)和马克斯·舍勒(MaxScheler)140周年诞辰,而"人是什么"这一问题在这两位哲学家毕生思索中一直占有显著位置。

  • 标签: 文化哲学 恩斯特·卡西尔 舍勒 哲社版 大哲 学术研究
  • 简介:陈康与刘述先半个世纪之前关于性质如何结合成个体事物争论,对于我们今天探讨事物个体性与同一仍有启发意义,但是陈康论述也存在着若干问题。他把"许多性质如何结合成一个个体"问题等同于"一个个体如何是一个个体"问题和个体同一性问题,并把对象同一混同于自我同一,这使他未能提出解决事物个体性与同一方案。纵观西方哲学史,无论是亚里士多德哲学、英国经验主义,还是康德式理性主义,都在这个问题上陷入难以摆脱困境。但是詹姆斯思想流学说为这个问题解决提示了一条可能路径。

  • 标签: 性质 个体性 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 对象同一性
  • 简介: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在医学研究领域获得越来越多应用和关注.人体作为复杂生理和演化系统,具有开放、不确定性、非线性、多层次、动态、突现等特征.从复杂哲学视角出发,分析了人工智能医学在方法论和认识论上优势和问题.人工智能医学可以利用海量数据,搜集复杂特征信息,发掘并识别多种变量之间相关,通过机器学习捕获数据复杂与非线性关系,克服还原主义局限,消除不确定性,提高预测准确.疾病过程所体现出动态复杂和过程敏感性,复杂系统不确定性和突现特征,使得人工智能医学对疾病和治疗状态预测和长时段预测难以实现.人工智能利用相关所做预测,虽然准确,但因为因果解释缺失和路径依赖,不能直接用于临床上医学照料,需要医生具身临床经验和知识辅助判断.治疗临床情境重要与数据化上困难,也给当前人工智能医学实现从精准预测到有效治疗带来了挑战.

  • 标签: 复杂系统 人工智能医学 生物医学 大数据 机器学习
  • 简介:儒学在当代中国近30年来有充足发展,就儒学历史发展长河来看,显然有贞下起元趋势。但当前儒学能否面对现代与后现代同时挑战,既克制现代工具理性而又基于理性建立整体价值观点,既超越个体化自由任性而又能在群体性激励个体创新,应是儒学当今追求方向。事实上,儒学也面临着存在与发展困境,这显然是儒学对自身发展历史不能有效地掌握,对儒学反思精神以及本体与宇宙基础不能有深切认识所致。至于与其他传统哲学理念如何沟通而实现其独特性与独立,更有待相互认知对等深化。何以至此?固可以做出诸多解说,但如果未能维护儒学本有的真诚,又未能持续发展其创生性,在自然有为生命意义自觉,发挥儒学本有的德性精神与实践力行精神,贯注于理论建设与文化价值创建,则即有所获也必“既得之,必失之”。海峡两岸儒学发展各有一偏,一为唯识化心性哲学,一为经学化政治哲学,加上外来只着眼于关系主义角色伦理,构成了当前儒学发展“三偏”。相应于此“三正”之说是:相对于心性哲学可以发展更具积极性生命哲学;相对于经学政治哲学可以论述易学与儒学交互整合,形成一套向往以德法为本体政治诉求;同时,可以提出生命责任伦理来规范极易流于表象主义与自欺欺人角色伦理。

  • 标签: 儒学 真诚性 创发性 三偏 三正
  • 简介:《周易》有十八个卦象表达了十八种男女关系,而《咸》《恒》《蛊》《大过》等卦卦爻辞,直接以男女关系为例,阐述了在不同年龄段、不同年龄男女之间一系列伦理观念,并做出明确价值评判。由此看到,《周易》对三千年国男女伦理观念所产生规范作用,也从一个特定视角感受到《周易》确实是中国传统文化源头。

  • 标签: 周易 男女关系 伦理观
  • 简介:哲学形式化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形式化哲学是一个有危险行当.它既需要得到复兴,也需要增加与其他非形式化哲学之间互动。哲学逻辑中常见神秘风格必须让位于对形式模型与促进其发展哲学概念和议题之间成问题关系明晰讨论。

  • 标签: 理想化 形式化 哲学 逻辑
  • 简介:樊浩教授基于"现实伦理"和"伦理现实"之双重动机,以"中国伦理精神历史建构"为"一以贯之"主题,在历史地还原性建构中国古代伦理精神基础上,求证中国伦理精神现代建构必然,由此开辟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历史到现实三维认知路向,并构建以心理学探本、形而上学辩证和决疑论解决为基本构成"价值生态"方法,然后以此来解决中国伦理精神历史建构决疑论问题,完成对中国传统伦理及精神逻辑还原,以为现代社会伦理建构提供传统资源,也为其打开一种认知视野并开辟出一种认知路径。

  • 标签: 中国伦理精神 价值生态 心理学探本 形而上学辩证 决疑论解决
  • 简介:“极微”观念在印度古代哲学中有重要影响。印度历史上流行多数哲学派别都对其给予关注。胜论派、正理派以及佛教新有部等认为极微是构成世间事物最小物质单位,是实在;吠檀多派和数论派认为极微不实在;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则部分承认极微作用,但认为极微在本质上是一种“假立”。各派对极微看法与其理论体系基本职向直接相关。比较和分析不同类型极微论对于认识印度哲学特色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极微 要素 胜论派 吠檀多派 佛教
  • 简介:在20世纪分析哲学,许多哲学家讨论过事实概念。维特根斯坦事实概念,对20世纪20年代以来分析哲学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逻辑实证主义就是那些关注将事实解释为世界逻辑成分哲学流派之一。但是自从逻辑经验主义者揭示了科学本性以来,更多科学哲学家将事实当作观察命题证据来探究,他们并非着眼于事实概念意义,而是着眼于对世界事实解释。因此,对于科学哲学家们来说,至关重要问题在于:事实是否可以用一种科学方式而被解释为证据,以及我们如何将它们解释成与表达事实观察命题相一致。

  • 标签: 分析哲学 事实 证据
  • 简介:2012年9月18日,"第三届《哲学分析》讲堂"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分部举行。本次讲堂邀请了挪威卑尔根大学著名哲学家奎纳尔·希尔贝克(GunnarSkirbekk)教授做题为《多元现代?一个斯堪的纳维亚经验故事》演讲。

  • 标签: 斯堪的纳维亚 多元现代性 哲学分析 讲堂 故事 经验
  • 简介:为了回应悲观归纳论,科学实在论者提出了结构实在论,但是他们在如何对待构成结构实体,特别是不可观察理论实体问题上产生了分歧。认识论结构实在论承认构成结构实体存在,但认为它们是不可认识。本体论结构实在论认为,存在只是结构,根本不存在构成结构实体。综合结构实在论则认为,没有实体就没有结构,我们可以通过结构去认识实体。所以,实体不但是存在而且是可以认识

  • 标签: 实体 结构 认识论的结构实在论 本体论的结构实在论 综合的结构实在论
  • 简介:继量子力学问世后,自由意志定理提出再次抨击决定论,在学界引起热烈反响。定理利用SPIN、TWIN和MIN三条公理清晰地证明了粒子行为非决定论,为最终理解自由意志观念提供了新途径。但学界也有质疑,认为自由意志定理证明只是非决定性,而不是自由意志。大量生物学、神经心理学实验揭示了知觉与自由意志并非人类独有,而是从人到单细胞生物呈现出由繁至简渐变过程。单有非决定性显然尚不足构成自由意志,具有知觉能力是粒子自由意志必要条件,自主选择与知觉能力共同构成了粒子自由意志基本涵义。

  • 标签: 自由意志 自由意志定理 非决定论性 知觉能力 单子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