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通过析氢实验,测量了5种含氟表面活性剂在碱性体系中对锌粉表面析氢速度的影响。并且和传统缓蚀剂——HgCl2进行了相同条件下的对照实验,初步肯定了这类表面活性剂对锌电极可能产生的缓蚀作用。在此基础上,又对10种含氟表面活性剂对锌电极在碱性体系中的阴、阳极极化曲线进行了考查。结果发现,其中有几种表面活性剂时锌电极的阳极行为影响不大,但对其阴极行为确有较大影响。接着又进一步考查了几种典型的含氟表面活性剂对多孔锌电极在碱性溶液中循环伏安特性的影响。结果一致表明,这类表面活性剂对锌电极在碱性体系中的阴、阳极行为都有不同程度的作用。和传统使用的有毒的汞盐相比较,它们对锌电极的阳极行为的影响还不算很大,但对其阴极行为的影响就表现得比较明显了。说明它们具有较强的抑制析氢的能力。综合几项实验结果,我们认为,只要经过认真筛选,这类含氟表面活性剂中的大部分都有可能成为碱性电池中锌电极的代汞缓蚀剂。它们的缓蚀机理主要取决于它们的高表面活性、强抗氧化能力和它们在锌表面所具有的较强的吸附特性。由于材料来源、实验条件和时间等因素的限制,本文对于这类表面活性剂在锌电极上的作用机理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今后还将继续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另外,通过恒电位电沉积实验还证明,这类表面活性剂对抑制锌枝晶生长也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这也为它们作为二次锌电极的添加剂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简介:为降低传统主从控制中对主电源的依赖,提高微网功率调节能力,提出了采用对等控制的储能逆变器作为主电源,采用功率控制的分布式电源逆变器作为从电源的新型主从控制策略。搭建了光伏电池模型,设计了其接口变流器的控制策略,以保证光伏最大功率输出。给出了传统主从控制策略中主电源V/f及从电源PQ控制原理,并采用相角下垂控制对主电源控制方法进行改进,使储能逆变器共同作为主电源运行,最终形成新型主从控制策略。应用相角下垂控制有效克服了频率下垂控制频率偏差的问题。最后依据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微网一期工程搭建了微网仿真模型,在孤岛运行模式下进行传统主从控制和新型主从控制策略的对比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新型主从控制策略不仅可以保证微网稳定运行,而且相对于传统主从控制可有效降低对单台主电源的依赖,增强了微网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微网功率调节能力,更大范围平衡分布式电源和负载的波动。
简介:针对空间矢量最优控制、定频滞环电流控制、单周控制、变结构控制等几种目前在有源电力滤波器(APF)控制中较新、应用较广的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提出了基于单位功率因数(UPF)控制和组合变流器相移SPWM两种控制策略,并进行了仿真验证。
简介:电力电容器是补偿电力系统静态无功的基本元件,本文采用Buck型交流变换器对其进行改造形成动态电容器,在多同步旋转坐标系下采用偶次谐波调制的控制方法,进行了动态电容器的Matlab/Simulink建模仿真,验证了其无功和谐波等复合补偿功能。同时,理论分析表明,静态和动态电容器均可能导致电力系统谐波谐振问题,在检测网侧电流对动态电容器进行控制的情况下,控制系统的环路稳定性因谐波谐振的存在而遭到破坏,可以通过改变谐振谐波检测指令极性的方法对其进行有效抑制,初步的仿真结果完全验证了上述分析的正确性。
简介:为研究扩展黑启动策略中被启动机组的启动顺序问题,首先从机组恢复全过程的角度全面分析了影响其启动顺序的因素,将定性因素以三角模糊数量化表示,建立了机组启动的模糊多属性群决策模型;然后根据专家个体重要性及其决策信息与专家群体意见的相似度计算得到专家个体综合权重,通过集结专家个人决策信息,将机组启动的模糊多属性群决策问题转化为模糊多属性决策问题;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三角模糊数的逼近理想解法求解得到各被启动机组最优的启动顺序。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多台被启动机组的启动顺序进行排序,为调度决策人员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辅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