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2 个结果
  • 简介:采用一个在大区域上适用的由NOAA-AVHRR遥感数据反演地表温度的方法,反演中国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各月和全年晴空条件下的地表温度,通过比较同期的常规气象监测数据,对这一时期的中国地表温度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全国各地区温度宏观变化规律和分布.结果表明:晴空条件下的中国地表温度与气温和地温的宏观变化规律是基本一致的,这一结果对于研究全球变化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土地覆盖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 标签: 遥感 地表温度 常规资料 中国
  • 简介:由中国、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4国合作的计划——“全球环境变化遥感对比研究计划”(ABCC计划)2009年5月25日在北京启动。未来4年,4个国家将利用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开展全球环境变化要素监测和对比研究,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做出贡献。

  • 标签: 全球环境变化 遥感 对地观测技术 澳大利亚 利用空间 加拿大
  • 简介:前言地处甘肃上游的青海省,是我省天气预报,特别是河东降水预报应重点考虑的关键地区。在实际预报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即青海湖附近出现一片降水区,有时这片雨区很大且降水强度也很大,但东移到我省后雨区迅速减弱甚至消失;有时这片雨区并不很强,却在东移过程中强烈发展,造成我省河东的强降水天气。这样的个例在日常预报

  • 标签: 降水预报 强降水天气 低涡 实际预报 涡度 热带高压
  • 简介:本文简短地比较了100a来短期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的发展道路.指出短期天气预报在经历了天气图阶段、长波阶段和数值预报阶段三大步之后已经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地步.而短期气候预测100a来在"气候是天气的综合"错误思想的指导下,虽然也经历了与短期天气预报相应的几个阶段:大型天气学阶段、超长波阶段和短期气候预测的数值模式阶段,但每个阶段都以失败(或即将失败)而告终.使得短期气候预测水平始终在原地踏步.30a前提出了"气候系统"的概念,这是气候学的一次真正的进步.但"气候系统"至今仍是一个抽象概念,不像"天气系统"指的是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锋面等具体的物质系统.一旦"气候系统"被人们公认为一些具体的物质系统之后,短期气候预测即可成为"气候系统变化的预测",此时短期气候预测通向成功的第一步--气候预测的"挪威学派"就诞生了.与天气图相应的,描述气候系统变化的一种四维图象也会应运而生.作者认为此图象很可能是"地气图",而具体的气候系统很可能就是地热涡、地冷涡和形变锋等.

  • 标签: 短期天气预报 短期气候预测 “气候系统”物质化 地气图
  • 简介:针对中子仪测湿精度问题,利用2年的中子仪测湿资料与相同时期土钻法测湿资料进行比较,统计了两种资料的相对偏差、相关系数和离散系数等特征值,分析了各统计特征值的变化特点和时空分布规律,并探讨了产生差异的原因,其结论可为中子仪测湿精度的提高提供参考和思路.

  • 标签: 中子仪 土壤水分 测湿 偏差 土钻法 时空分布
  • 简介:对甘肃合水气象站2013年站址迁移前后对比观测资料中的气温、降水、风、相对湿度等主要气象要素利用差值、风向相符率、显著性检验等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合水新站的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低于旧站;新站4—6月降水量小于旧站,7—10月降水量大于旧站;新站平均风速大于旧站,全年风向相符率为30.5%,两站风向差异明显;新站1、2、12月相对湿度小于旧站,其它各月大于旧站,而新站最小相对湿度小于旧站。新、旧站温度、相对湿度在均值和方差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可用新站观测数据替代旧站使用。

  • 标签: 气象观测 数据差异 对比分析 合水站
  • 简介:利用西安市区及郊县国家级一般气象站1971年12月至2011年11月的年、季、年代平均气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元回归线性拟合、距平分析、变异系数、冷(暖)冬期、突变检验等分析方法,分析总结近40a来市区及郊县的气温变化特征:(1)市区及郊县的逐年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且市区增温速率高于郊县0.27℃/10a;(2)市区逐年极端最高气温基本持平,逐年极端最低气温明显升高;(3)市区及郊县1990年代前升温缓慢,1990年代后升温迅速;(4)市区和郊县的年平均气温升高主要来自春季和冬季升温的贡献;(5)市区及郊县冷冬基本都出现在1980年代中期之前,暖冬均出现在1990年代末以后,且市区冬季气温距平上升率高于郊县;(6)郊县的突变时间早于市区。

  • 标签: 西安 市区和郊县 气温变化 对比分析
  • 简介:本文通过对2002年7月、10月和2003年1月、4月大通GAWS—600型自动气象站与人工站气温、地温、降水量、相对湿度、气压和风速6个要素的对比分析,得出人工与遥测两站记录不同要素的差异特点,并简要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原因。

  • 标签: 自动站 人工站 气象监测 气象资料
  • 简介:利用2011—2013年安徽省ADTD闪电定位系统资料,对皖南山区地闪的发生频次、强度、时间及空间等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与安徽省的地闪分布特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皖南山区地闪发生频次占安徽全省地闪发生频次的28.2%,皖南山区地闪的平均密度为3.21(次/km~2)·a~(-1),明显高于安徽全省地闪的平均密度2.51(次/km~2)·a~(-1)。安徽全省和皖南山区地闪的主要类型为负地闪,6—9月为皖南山区地闪活动频繁期,此时段的地闪发生频次约占全年地闪发生频次的90.8%。皖南山区地闪活动主要集中出现在午后至傍晚,14—17时为雷电活动最频繁时段,与安徽全省闪电日变化特征基本相同。皖南山区地闪电流强度主要集中在10—50kA,在雷电流强度高值区,正地闪比例略增加,皖南山区正地闪平均强度为45kA,负地闪平均强度为36kA,均略低于安徽全省的平均值。

  • 标签: 地闪频次 雷电流强度 地闪密度
  • 简介:利用卫星、再分析(NECP)、地面观测等多种资料,针对2006年3和4月影响北京的两次沙尘天气过程,就天气过程形势、云系演变以及沙尘传播和沉降进行分析。前者对北京上空的沙尘天气一扫而过,后者对北京的影响则是遍地黄沙。对比分析表明:1)强沙尘天气过程是蒙古气旋所引起的,沙尘天气起源于中蒙边境、内蒙古西部,在河套地区北部鄂尔多斯高原以及浑善达克沙地得到加强,并随着高空西北风将沙尘输送到华北、渤海、黄海北部一带。卫星遥感监测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监测到沙尘天气的发展演变过程,也能有效地监测到沙尘的覆盖范围和沉降区;2)导致4月16~17日华北东部严重沙尘沉降现象的原因是地面冷锋静止于华北中部地区,距地面1km以上的浮尘层稳定覆盖华北东部和渤海等广大区域的主要原因,是边界层中尺度涡旋对低空冷锋的阻挡作用;冷锋云系在东移发展过程中,受到日本海上空涡旋云系的顶推阻碍,其结构发生变型瓦解。

  • 标签: 沙尘天气 卫星监测 强沉降
  • 简介:通过对冷湖气象站2014年6月至10月DZZ4型新型站(现用)与Milos500自动站(备份)5个月的对比观测资料.用粗差率、对比差值、一致率等统计方法进行了资料的对比差异分析,得出观测资料的完整性较好,两套自动站仪器观测的风和地温要素资料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他要素观测资料一致程度较高,在风速和地温的资料应用中,应进行订正处理。

  • 标签: DZZ4新型自动站 Milos500自动站 对比分析 冷湖
  • 简介:利用卫星和NCEP/NCAR1°×1°的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5月19日和2014年5月16日在龙岩出现的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5月19日暴雨过程的触发机制为地面冷锋,当地面转受冷高压控制,降水减弱;2014年5月16日强降水过程的触发机制冷锋过境后,地面倒槽快速发展,逐渐增强的暖湿空气和渗透南下的冷空气引发强降水发生,强降水持续时间长。影响机制的不同也使得暴雨的落区有所不同,冷锋触发的暴雨,其强降水落区出现在锋面附近的急流左侧,而由地面倒槽触发的暴雨过程其落区在倒槽南侧为暖区降水,暴雨落区局地性强。通过滤波法发现,强降水落区和经向垂直环流的上升支相对应。

  • 标签: 强降水 触发机制 暴雨落区 低通滤波 对比分析
  • 简介:利用1961-2007年北京雷暴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多项式曲线拟合和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对北京城区与郊区雷暴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北京地区雷暴具有明显的月和日变化特征,5月是突增期,9月是陡减期,7月为峰值期。2)初雷日期提前、终雷日期推后和雷暴期延长的趋势,都以城区最为明显。3)城区与郊区年雷暴日数有着截然相反的变化趋势。郊区年平均雷暴日数虽多,但年雷暴日数表现为波动式减少的趋势;城区年平均雷暴日数虽少,但年雷暴日数却呈现出波动式增加的趋势。城区雷暴日数增多趋势可能与城区增温效应以及相对湿度≥85%的日数增加有关;郊区雷暴日数减少可能与其相对湿度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有关。4)城区与郊区年雷暴日数的变化具有多重周期性,其中16~18年的长周期和3~5年的短周期特别明显。

  • 标签: 北京 雷暴 城市化效应 曲线拟合 MORLET小波分析
  • 简介: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比分析了陕西省4次台风远距离暴雨过程期间的水汽输送、水汽收支和水汽含量特征。结果表明:远距离台风用直接和间接2种方式影响热带低纬地区水汽向陕西方向的输送,中高纬度地区西风槽与高压系统直接参与暴雨区附近水汽的输送与再分配过程。远距离台风出现时,暴雨区南边界始终存在水汽的输入,占净输入的68%,西边界多为水汽的输出方,东边界上水汽收支变化趋势与台风移动路径密切相关。川东地区西南涡维持、发展并向东北向移动时,陕西水汽总收支成倍增大。台风远距离暴雨出现前12h左右,暴雨中心低层比湿出现极大值,对应的风场辐合中心一般出现在比湿增加之后。

  • 标签: 台风远距离暴雨 水汽输送 水汽收支 水汽含量
  • 简介:为了探讨风廓线雷达资料的可用性,对2013年9月—2015年10月青岛站和济南站的风廓线雷达与L波段探空雷达测风数据进行相关、误差及有效样本比率分析。结果表明:(1)济南站和青岛站绝大多数高度层00:00和12:00风廓线雷达与L波段探空雷达的水平风速显著正相关,通过α=0.05及以上信度检验;(2)济南站00:00和12:00,晴天1.5km以上及雨天0.64km以上大多高度层风廓线雷达的水平风速比L波段探空雷达偏小约2m·s^-1,且当风廓线雷达与L波段探空雷达水平风向差≤20°时,有效样本比率基本在70%以上,资料质量很高;(3)青岛站00:00和12:00,6.48km以下大多高度层风廓线雷达探测的水平风速比L波段探空雷达偏小2-4m·s^-1,水平风速资料可用,但当2部雷达风向差≤20°时,有效样本比率仅为20%,海陆风及2种仪器的布设距离是水平风向差异的主要原因。

  • 标签: 风廓线雷达 L波段探空雷达 误差分析 有效样本比率
  • 简介:利用2010年南京夏季城市热岛三维结构试验中的湍流观测资料,对南京市委党校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观测场2个观测点的湍流统计量和湍流通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平均风速大于郊区;城郊2地的湍流强度都呈现出Ix〉Iy〉Iz的趋势,水平方向上的湍强城郊相差不大,而垂直方向上,郊区的Iz要明显低于城市;城、郊的风速归一化标准差σu/u*、σv/u*、σw/u*都符合MoninObukhov相似理论的"1/3"定律,城市的垂直风速归一化标准差大于郊区,而水平方向上的风速归一化标准差则明显小于其他下垫面;郊区风速归一化标准差与常熟农田的拟合结果较为相似,而城市风速归一化标准差与长白山森林的拟合结果更为接近;夏季城市以感热通量为主,而郊区湍流能量的输送以潜热通量为主,且城市的湍流热通量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更大。

  • 标签: 城郊对比 湍流强度 湍流宏观量统计 湍流热通量
  • 简介:文章应用Micaps资料对近10a来仅有的2次全市性强降雪天气过程(2007年3月3—4日全市性暴风雪天气过程和2004年2月21日全市性大雪天气过程)进行比较分析,结论如下:两次强降雪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属于强冷空气类贝加尔湖冷涡底部型,由底层的西南涡东北上,配合地面河套气旋顶部高压底部影响赤峰市;但是影响系统强度、变化趋势不同。暴风雪过程暖空气势力强,气旋强烈发展,上升速度大,使得主要降雪发生在温度缓降、气压下降时段内;大雪过程冷空气势力强,气旋呈减弱趋势,上升速度小,降雪主要发生在温度骤降后、气压上升时段内。暴风雪过程的高、低空急流、水汽通量和散度、上升速度、风辐合强度、风辐散强度等都强于大雪过程。午后大风是由于降雪停止后气压剧升、温度显著下降、3h变压增强和动量下传等综合因素造成的。

  • 标签: 暴风雪 大雪 对比分析 环流 诊断
  • 简介:本文利用1999年7月4日~7月16日期间,由青海省人影办和有关科研单位的人员在黄河上游地区开展地面人工增雨试验获取的711数字化雷达资料、雨滴谱资料和地面降水自记资料,对黄河上游地区云层降水的微物理特征和雷达定量测量降水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研究。分析研究表明:黄河上河上游地区其雨滴谱分布以多峰型为主,降水的滴谱较宽,对实施人工增雨催化作业较有利,同时拟合出黄河上游地区层状云降水的Z-I关系,可以作为雷达定量测量层状云降水的参考。

  • 标签: 雷达测量 降水 雨滴谱 黄河上游地区 人工增雨
  • 简介:以西宁市五四大街19号和莫家泉湾气象观测场地分别代表西宁市城区和市郊,利用1996,1997,1998年3年两地并行气象观测资料,用统计对比方法,讨论了两地气温,地温的主要差异以及相关联系。指出,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城区气温高于市郊,其中以冬季差异最大,而春季差异最小;城区与市郊逐日、月气温和逐日、月地温相差十分显著,城区与市郊气温差对地温差的影响,在晴天状态下,以80cm最为明显,在昙天状态下以冬,春季0cm地温最为敏感,在阴天状态下几乎全年0cm地温都有较显著的反应。

  • 标签: 城区 市郊 气温 地温 统计相关 西宁市
  • 简介: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驱动中尺度天气模式MM5和WRF,模拟2005年4月6日辽宁强雷暴降水天气过程。结果表明:MM5和WRF模拟雷暴发生的天气系统结构相似,但对于降水量模拟,WRF模式模拟的结果与实况更为接近。分析其天气系统结构表明,降水过程中来自不同地区的冷暖空气交汇和来自不同地区云团的汇合造成了此次强雷暴天气的发生。

  • 标签: 东北冷涡 雷暴天气过程 天气系统 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