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观察虚拟现实技术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3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7例。2组患者均给予针灸、电刺激和推拿等基本康复治疗和常规作业治疗。2组患者常规作业治疗均每日1次,每次治疗组训练20 min,对照组训练40 min,连续训练3周。治疗组在每日20 min常规作业治疗的基础上增加20 min的VR上肢训练,亦每日1次,连续训练3周。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治疗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和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估2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同时进行DTI测定,包括双侧皮质脊髓束(CST)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计算FA比值(rFA)和FA不对称性(FAasy),并利用DTT技术重建治疗组患者的双侧CST。结果治疗后,2组的FMA-UE评分和MBI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FMA-UE评分和MBI评分分别为(48.82±8.32)分和(79.71±8.37)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放射冠层面,2组患者的FA和rFA值均显著升高,FAasy值均显著降低,组内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TT图显示,治疗前,脑卒中患者患侧CST部分或完全断裂、稀疏,较健侧明显减少,远端纤维束也变细减少;治疗后,其纤维束数量较前增加,原先断裂部位出现修复连接。结论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常规作业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患者偏瘫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DTI研究显示,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常规作业治疗可诱发大脑可塑性变化,促进CST的修复,尤其在放射冠层面。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的疗效及对Wnt和整合素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3月三二〇一医院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并住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36例,按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予开放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予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比较免疫功能(CD4+、CD8+和CD4+/CD8+)、疼痛指标(PGE2、IL-6、Cor和VAS评分),采用RT-PCR法检测手术前后两组(WNT1、β-catenin、GSK3β)及整合素信号通路。结果术后3 d,较对照组,观察组CD4+和CD4+/CD8+水平明显更高[(27.62±2.52)vs(24.63±2.67),(0.66±0.18)vs(0.52±0.13)],而CD8+水平明显更低[(41.62±3.54)vs(45.62±3.63)](P<0.001);观察组PGE2、IL-6、Cor、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8.54±9.86)vs(57.21±8.12),(5.13±0.71)vs(6.99±0.95),(511.23±67.52)vs(633.12±71.47),(1.26±0.56)vs(3.99±2.06)](P<0.001);观察组WNT1、β-catenin、GSK3β、整合素β1、FAK、Ras、MAPK 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79±0.15)vs(2.85±0.25),(1.94±0.15)vs(2.64±0.24),(2.13±0.19)vs(2.97±0.28),(1.95±0.17)vs(2.58±0.23),(2.15±0.16)vs(2.87±0.22),(1.95±0.18)vs(2.91±0.27), (1.89±0.12)vs(2.87±0.31)](P<0.001)。结论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可有效减轻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疼痛水平,且对免疫功能影响更小,使Wnt和整合素信号通路表达受阻以降低肿瘤转移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指导下徒手压迫法和/或凝血酶注射法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3年1月至2022年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24例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后出现PSA的患者,男11例,女13例,年龄(61.6±7.1)岁,年龄范围为41~69岁,所有患者行超声指导下徒手压迫治疗,3次无效者行瘤体内凝血酶注射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关闭瘤腔,未出现并发症,1个月后复查超声无复发。其中行超声引导下徒手压迫者22例(1次压迫封闭瘤腔者15例,2次压迫封闭瘤腔者5例,3次压迫封闭瘤腔者2例),徒手压迫失败后行凝血酶注射者2例。结论患者发生PSA后,超声指导下徒手压迫和/或结合凝血酶注射治疗安全有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室性早搏起源区域。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512例因特发性室性早搏行射频消融治疗,12导联心电图室性早搏形态符合流出道起源特点的患者,男206例,女306例,年龄(50.77±14.14)岁,年龄范围为16~82岁。归纳比较患者临床特点、室性早搏起源分布、近期及远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术中标测和消融证实380例起源于右室流出道(RVOT),132例起源于左室流出道(LVOT)。经(21.5±11.3)个月随访,RVOT起源的室性早搏长期成功率为92.6%(352/380)。LVOT起源的室性早搏长期成功率为80.3%(106/132),射频消融术后6例出现延迟效应,长期随访时仅偶有室性早搏出现。RVOT起源室性早搏即刻成功率[95.8%(364/380)]及长期成功率[92.6%(352/380)]均高于LVOT起源室性早搏[85.6%(113/132)、80.3%(106/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源于RVOT和LVOT患者的24 h室性早搏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起源于RVOT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60.44±5.59)%]高于起源于LVOT患者[(58.12±7.93)%],起源于RVOT患者的年龄[(49.02±13.52)岁]、男性比例[34.2%(130/380)]、N末端前体脑利钠肽[NT-ProBNP,95.00(42.12,198.75)pg/ml]、左室舒张末直径[LVEDD,(47.82±5.15)mm]及手术时间[20.00(10.00,40.00)min]低于起源于LVOT患者[(55.81±14.71)岁、57.5%(76/132)、132.00(67.00,286.00)pg/ml、(50.83±5.49)mm、50.00(20.50,87.0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急性或远期并发症。结论射频消融是治疗流出道室性早搏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腔内超声(ICE)引导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和左心耳封堵(LAAC)"一站式"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8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58例行导管射频消融和LAAC"一站式"手术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男34例,女24例,年龄(64.3±8.3)岁,年龄范围为41~80岁。记录特殊房间隔解剖、房间隔穿刺时间、房间隔穿刺成功率、术中透视时间及曝光量、"一站式"手术成功率等指标。结果阵发性心房颤动26例,持续性心房颤动32例。房间隔穿刺时间为(708±179)s,术中透视时间(25.6±8.9)min,术中X线曝光量为(537±394)mGy。房间隔穿刺成功率为100%(58/58),肺静脉电隔离成功率为100%(58/58),左心耳满意封堵率为98.3%(57/58)。结论ICE引导下行导管消融和LAAC"一站式"手术可行、有效且安全性较高。
简介: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铁路工程进入信息化系统管理,实现精细化施工、信息化管理以及成本的精准有效控制。随着西部经济发展,基础建设也随之增加,尤其是隧道工程增多,隧道断面测量尤为重要,不仅要控制隧道的净空,而且还要保证二衬厚度,传统断面测量需要用全站仪进行数据采集,收集到的数据不够全面,很难对隧道开挖、初支、二衬断面进行合理科学地分析。现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隧道工作面,能够有效提高观测数据,还能够有效掌控各别点超欠挖情况,有效控制隧道超欠挖,指导下一步开挖工序,控制下一步超欠挖情况,提高工作效率。因此三维激光隧道扫描仪得以广泛应用。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隧道断面扫描在施工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混凝土灌注桩的使用得到广泛的普及,超高层建筑采用大直径混凝土灌注桩基础已然成为常态。不同地方的地质构造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施工成孔的技术、成本、质量等各项指标的控制是建筑企业面临的一大问题。文章主要以实例阐述复杂地质情况下大直径混凝土灌注桩基础的施工技术。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两种不同冷疗方法在软组织损伤早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四肢闭合损伤应用冷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来源我院2018年3月~2019年12月期间,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Aircast Cryo/Cuff加压冷疗系统进行冷疗,对照组采用布类包裹冰袋进行冷疗,分析2组应用价值。结果:实验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肿胀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软组织损伤早期患者实施Aircast Cryo/Cuff加压冷疗系统进行冷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淡化患者疼痛,缓解肿胀度,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老旧房屋优化重建,其内部各类给管线的规划、设计、改迁等,是城市建设前期准备的重点施工节点,对后期施工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文章从棚改老旧民用住房施工区域的给管线改迁现状入手,分析施工难点,提供相对完善的处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