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苏联解体后俄国民众的文学观念发生了怎样变化?当下俄国大学和中学如何面对本土的文学史?在普通居民阅读中(俄国是世界上最热爱阅读文学的国度之一)哪些作家属于经典?这种阅读对支撑当代俄国社会转型有怎样的积极意义?诸如此类问题,是国际社会和中国人颇为关注的。然而,局限于当代俄国学者所编撰的《俄国文学史》教科书是找不到答案的。因为这次文学史变动、文学观念变迁、审美革命等远不是学术界同仁的个人行为,而是在一个宏大语境下发生的社会性行动:20-21世纪之交因为疆域变动、民族国家重构、政治制度重建等原因,俄国这种社会性巨变导致文化也随之发生转型,而且当代俄国文化转型具体语境是相
简介:摘要随着肥胖患病率逐年上升,危重症中超重和肥胖患者分别达到34%和15%~20%。危重症肥胖患者存在药动学和药效学改变、患多系统疾病风险增加及营养支持等诸多挑战,因此临床医生认为肥胖患者预后不佳。然而,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危重症患者中存在“肥胖悖论”,即与正常体重患者相比,超重或肥胖患者病死率降低。但目前关于“肥胖悖论”的具体机制尚无定论,可能与危重症期间脂肪组织多样化功能及适应性变化、肥胖表型等密切相关。因此,本文综述危重症“肥胖悖论”现象的相关研究进展,为危重症“肥胖悖论”相关机制研究提供全新的视野,从而为提高肥胖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提供理论依据。
简介:本月的焦点,主要是由中国美术馆敦煌艺术大展牵带出来的,大体当敦煌壁画艺术随着文献及考古界"敦煌热"兴起的时候,围绕敦煌壁画的遗产保护及艺术留存,则早已成为一个艺术史界的重大事件,于是我们在这次的展览中,可以看到历时大半个世纪几代人对敦煌壁画规摹与保存的矢志与坚守。于是当历史行进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的时候,敦煌俨然成为中国绘画的经典与圣殿,随之而来的即是经典被作为题材,纳入到当下艺术家的画面表现与情绪宣扬上。而经典一旦沦为题材,则附着于经典之上的历史迅即被抽离而成为悬置的臆想材料。而当敦煌题材被认作中国画多样题材选择之一种的时候,它即与"文革"题材、军旅题材、重大历史题材、乡土题材、异域风情题材等一起,被拉平为街市的布陈。而有关题材与体裁在中国画领域的分类,则更加的混乱与无序。本期的焦点,我们从众多的来稿中,遴选了两篇。连冕的文章将题材选择的问题,重新拉到"手艺"这个制作的原初层面上,在一个"观念"过渡泛滥而"思想"扁平的时代里,重提了"思想"与"手"的关系,或许也是一种重新找回这两者之间的平衡与互动的方式。施建中的观点,则表现出了在敦煌被作为题材而进入新一轮的中国画创作之后,对"传统"被简单用作矫情的"纹、采"而失却"真、情"的担忧,他的感叹大致是从所可见到的一些标示敦煌怀想的国画作品而来。
简介:近年来,随着中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步伐的加快,汇率形成更加趋向于市场化,人民币汇率弹性不断增强,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国际地位日益重要。但是,人民币在部分年份却出现了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奇异现象,这种“外升内贬”的变化趋势引起了广大市场参与者和学者的关注。文章以人民币汇率长期走势与国内商品价格走势为分析的出发点,通过分阶段对比研究,对人民币对外价值和对内价值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从经济结构、人口结构、热钱流动、货币政策以及房地产市场发展等多个角度,详细阐述了在这些因素影响下中国经济对内和对外均出现失衡并导致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原因和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