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在继发性闭经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7月期间在我院用超声诊断继发性闭经患者的病例资料共68例。按照患者子宫的检查情况分为两组子宫正常组36例,子宫缩小(萎缩)组32例,分别超声检查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卵巢情况,评价宫体指数,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比较,计算超声诊断负荷率。结果子宫正常组宫体指数大于12厘米,子宫内膜厚度大于0.5厘米,卵巢正常(可见排列的卵泡);子宫缩小(萎缩)组宫体指数小于13厘米,子宫内膜厚度小于0.6厘米,卵巢缩小或者萎缩(未见卵泡),与临床确诊结果相比,超声诊断准确率48/68(70.6%)。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在继发性闭经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E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结果本品稀释为含氧氟沙星0.33mg?mL-1的溶液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作用,按拟定标准检验,该品种3批样品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结论对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的检测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家兔热原检查法,其细菌内毒素的限值(L)为0.75EU?mg-1。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DR)、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及核磁共振成像(MRI)在颈椎病诊断检查中影像学特点,探索其诊断限度及临床防治对策。方法分析120例经临床及DR、CT、MRI检查确诊的颈椎病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DR平片能观察到颈椎病的大部分征象,特别是生理曲度改变、椎间隙狭窄在颈椎病的早期诊断及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但CT及MRI能更准确地显示椎体骨质增生,前后纵韧带钙化、椎间盘退变和突出,更能明确椎管狭窄的真正原因。结论DR平片在颈椎病的初步诊断及临床防治中有重要意义;CT及MRI对颈椎病的诊断及分型能提供更多、更准确的影像学资料,为临床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了依据和参考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动脉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脑梗死患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点。方法对98例经CT、MRI证实为脑梗死患者和112例非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非脑梗死组。共121例患者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多发生于脑梗死病灶的同侧,以颈动脉分叉处及颈总动脉多见。脑梗组IMT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脑梗组颈总动脉PSV、ED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RI高于对照组。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有密切相关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直观显示颈动脉内膜病变,能敏感检测出粥样硬化斑块的位置、大小、形态和严重程度,对于脑梗死患者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常规检查中抽取静脉血与末梢血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为临床选取采血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例体检自愿者,在同一时间段内分别抽取每个自愿者的静脉血及末梢血,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分析,观察两种血液的血小板(PLT)、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压积(HCT)、血色素(HGB)、红细胞(RBC)、白细胞(WBC)等血常规数据差异。结果血细胞分析仪测定两种血液血常规结果显示,WBC、HGB、HCT等3项指标检测结果(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BC、MCV、MCH、MCHC、PLT等5项指标检测结果(P>0.05)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采集静脉血和末梢血对于血常规检测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由于静脉采血人为干扰因素小,所以血常规检查建议使用静脉血。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手术室值班环境安全核查表,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和效率。方法选取本院手术室从事护理工作至少一年并参与值班的护理人员,共42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护理人员值班时按照安全核查表的具体内容对手术室环境进行安全检查,对照组则进行常规护理值班,对比分析环境安全质量结果。结果实验组护理人员环境安全质量的各项合格率平均为98.2±4.7%,对照组护理人员环境安全质量合格率偏低,为84.6±5.2%,两组护理人员在环境安全质量上合格率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建立值班环境安全核查表,完善安全实施制度,并具体落实,取得显著效果,减少引起安全隐患的因素,提高了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