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患者女,17岁。面部红斑、丘疹、水疱伴疼痛十年,加重20d,皮损消退部位遗留痘疮样瘢痕。面部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海绵水肿,可见坏死,真皮血管及附属器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可见异型淋巴细胞。免疫组化示:CD3(+),CD4(+/-),CD5(-),CD7散在(+),CD8(+),CD45RO(+),GranzymeB(+),TIA-1(+),CD20(-),CD30(-),CD56(-),EMA(-),ALK(-)。EBER原位杂交(+)。TCR基因重排:未检测到该样本TCR基因克隆性重排。诊断: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瘤(HVLL,该病后更名为种痘样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进一步对国内外文献报道中180例HVLL病例进行分析,简要综述该病的研究历史、流行病学特点、可能发病机制、临床与病理表现以及诊疗进展。
简介:在简要回顾样例学习研究主要历程的基础上,对已有的样例学习理论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指出了这些理论的合理内核、存在的不足及应用上的局限性。作者结合自己及团队成员十余年来从事规则样例学习实验研究及理论探索的收获和心得,明确提出了建构规则样例学习认知理论的思想要点:规则是人们对客观规律和事物关系的认识,并据此制订的支配人们心理与行为操作的准则;规则样例学习是学生利用已知规则,在样例学习过程中经过新旧规则之间和样例规则与解题规则之间的逻辑推理,领悟新规则并掌握其应用的认知过程。
简介:摘要患儿男,29个月。因精神萎靡半月余,呕吐2 d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磁共振成像显示松果体区异常信号影,脑积水。患者入院第4天行神经电生理监测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术,出院随访4个月,患者死亡。病理检查:镜下见肿瘤细胞弥漫性生长,部分区域可见坏死,细胞核空泡状、核仁明显,个别胞质内可见嗜酸性小体,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细胞细胞角蛋白、上皮细胞膜抗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部分阳性,波形蛋白阳性表达,INI1表达缺失。最后诊断为罕见发生于松果体区的不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肿瘤。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孟鲁司特钠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2021年1月-2022年1月,从本院收治的小儿腺样体肥大患儿中选择76例,随机分2组,各38例,对照组: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试验组: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治疗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78.95%,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鼻塞、张口呼吸、打鼾评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对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腺样体肥大患儿治疗中,孟鲁司特钠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效果显著,利于患者症状恢复,值得推荐。
简介:本文采用带有弯曲进样管程序升温汽化进样器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CGC)法测定注射液中丙二醇含量,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不仅比常规CGC中采用的分流方法能得到更为准确和精密的结果(回收率约99%,RSD<2%),分析周期短(<7分钟),测定时不需预处理直接进稀释样即可,不存在损伤毛细柱的可能;而且比迄今发表的程序升温汽化进样(PTV)方法也有优越之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提供参考。方法对2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斑块组和对照组,同时对两组患者的血浆进行D-D、CysC、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纤维蛋白原等进行检测,对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斑块组D-D、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斑块组D-D、CysC呈正相关,且二者均与双侧crouse积分相关。结论血浆D-D、CysC指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这两个指标可作为预测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及程度的因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