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给予对照组机械通气,给予观察组机械通气+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血气检验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的治疗方式,能快速改善血气指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肺表面活性物质 机械通气治疗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可行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可行性与有效性展开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20年8月到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对患儿进行治疗,结合治疗结果分析研究中所用治疗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结果 治疗后患儿的血气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有效率达到了100%。(P<0.05)结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与机械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联合应用不仅具有可行性,还具有较高的有效性,肺表面活性物质与机械通气的联合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应用可行性 有效性 肺表面活性物质 机械通气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报道了新型QoI类杀菌苯噻菌酯(试验代号Y5247)的生物学特性。在含50μg/mL水杨肟酸(SHAM)旁路氧化专化性抑制剂的AEA培养基上,该杀菌抑制水稻纹枯病菌、稻瘟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及草莓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0.004、0.009、0.016和0.023μg/mL;其抑制辣椒炭疽病菌和草莓灰霉病菌孢子萌发的EC50值分别为0.448和0.019μg/mL。苯噻菌酯对防治小麦白粉病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EC50值分别为0.991和1.823μg/mL。其在小麦叶片上内吸输导性差,但具有一定的渗透性、良好的粘着性、耐雨水冲刷和较长的持效期。用有效成分为25μg/mL的苯噻菌酯药液喷雾处理的麦苗,14d后接种小麦白粉病菌,其防效仍达72.48%。

  • 标签: 苯噻菌酯 小麦白粉病菌 内吸输导性 持效期
  • 简介:富马酸淀粉甲酯(SMF)的合成分为2步:先由富马酸单甲酯(MMF)与亚硫酰氯反应生成富马酸单甲酯单酰氯(MMFC),MMFC再与可溶性淀粉反应可得SMF。用单因素试验法确定酯化度为12.03的SMF合成工艺为:摩尔比为3:1的亚硫酰氯和MMF在100℃下回流45rain,得无色MMFC液体,收率可达92%以上。摩尔比为40:1的MMFC与可溶性淀粉在25℃反应16h,再分别经40%乙醇溶液和10%KHCO,溶液洗涤至pH=7,所得白色固体即为富马酸淀粉甲酯,其抗菌活性与富马酸单甲酯相当。

  • 标签: 防腐剂 富马酸单甲酯 富马酸淀粉甲酯 合成 抑菌活性
  • 简介:二氧化硫在活性表面的转化率直接影响着活性炭吸附量的大小,所以对此进行了研究.发现温度在60℃以上.水蒸气含量在6%以上,转化率达到95%以上。

  • 标签: 活性炭 脱硫 二氧化硫 硫酸
  • 简介:通过微弧氧化法在新型医用近β钛合金Ti-3Zr-2Sn-3Mo-25Nb表面制备一层含Ca、P多孔薄膜,再将其在胺基化溶液中活化处理以在薄膜表面引入NH-2。借助XRD、SEM和EDS研究该多孔复合薄膜的组成和表面形貌,并通过模拟体液浸泡实验、体外细胞培养实验和动物体内植入实验研究经上述表面改性处理后的Ti-3Zr-2Sn-3Mo-25Nb合金的骨诱导活性。结果表明:该薄膜主要由金红石型TiO2和锐钛矿型TiO2组成,是一种含有Ca、P的陶瓷混合物;薄膜在模拟体液中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成骨细胞能够很好地在薄膜上分化、生长;表面覆膜处理的Ti-3Zr-2Sn-3Mo-25Nb合金的体内骨诱导活性优于未处理的Ti-3Zr-2Sn-3Mo-25Nb合金的。

  • 标签: Β钛合金 Ti-3Zr-2Sn-3Mo-25Nb合金 骨诱导性 微弧氧化 表面改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高频振荡通气(HFOV)及前列地尔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方法 研究时间: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研究对象:70例PPHN患儿;分组: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划分为甲组(PS+HFOV+前列地尔治疗)与乙组(HFOV+前列地尔治疗)各35例,评价两组疗效。结果 甲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乙组,P

  • 标签: 肺表面活性物质 高频振荡通气 前列地尔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呼吸衰竭
  • 简介:工业半焦经850℃水蒸气活化,浓硝酸处理,等体积浸渍硝酸铜溶液,干燥,煅烧制得新型低温CuO/AC脱硫,考查了脱硫制备参数-载铜量对脱硫活性的影响,并对不同载铜量的脱硫进行了TPR,EXAFS,XRD等表征,结果表明,载铜量为5-15%(w)时,脱硫具有较高的脱硫活性;5%的载Cu量为AC(活性焦)表面发生单层覆盖的最大量,低于5%,活性组份CuO在AC表面高度分散,无体相CuO出现,但脱硫过低的活性组份含量,使得脱硫活性较低;高于5%时,CuO在AC表面发生多层覆盖,且随着载铜量的继续增加,活性组份矣集和内部微孔堵塞严重,致使脱硫活性出现明显下降。

  • 标签: 脱硫 CuO/AC脱硫剂 截铜量 脱硫活性
  • 简介:近年来,抗生素、激素、防腐等药物在饲料中的使用,严重影响了畜产品和水产品的质量与安全。因此,开发和推广一种既能有效替代抗生素、激素、防腐同时又具有保健、促进动物生长作用的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已成为当务之急。这就是活性益生菌饲料添加

  • 标签: 绿色饲料添加剂 活性益生菌 开发 生长作用 抗生素 防腐剂
  • 简介:摘要:在本篇文章中主要探究了催化在柴油加氢装置内的实际应用情况,探讨了催化加氢脱硫、脱氮以及饱和性能,基于规范性操作之下,催化的加氢活性与柴油产品质量需求相符合,不过从实际情况看出,还存在着难以适应越来越严格环保法规要求的现象。

  • 标签:     柴油加氢装置 催化剂活性 分析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儿血清中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lara cell secretory protein16,CC16)、肺表面活性蛋白A(pulmonary surfactant protein A,SP-A)的变化及其对ARDS严重程度的评估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需行机械通气治疗的30例ARDS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分为3个亚组:轻度组12例,中度组10例,重度组8例;对照组为同期正常新生儿30例。ELISA法检测患儿血清CC16及SP-A水平,比较不同组以及亚组间血清CC16、SP-A水平差异。结果ARDS组血清CC16、SP-A分别为(59.35±3.67)mg/L、(75.38±6.27)mg/L,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1.26±1.32)mg/L、(18.15±2.69)m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DS亚组间血清CC16、SP-A随病情加重而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重度亚组中CC16分别为(38.27±16.01)mg/L、(51.25±15.63)mg/L、(84.76±13.12)mg/L,SP-A分别为(47.02±7.18)mg/L、(73.12±7.98)mg/L、(96.45±12.50)mg/L。随着ARDS严重程度加重,血清CC16和SP-A水平升高(P<0.05)。结论新生儿ARDS血清CC16、SP-A升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未来可能作为新生儿ARDS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指标。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 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儿血清中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lara cell secretory protein16,CC16)、肺表面活性蛋白A(pulmonary surfactant protein A,SP-A)的变化及其对ARDS严重程度的评估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的需行机械通气治疗的30例ARDS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分为3个亚组:轻度组12例,中度组10例,重度组8例;对照组为同期正常新生儿30例。ELISA法检测患儿血清CC16及SP-A水平,比较不同组以及亚组间血清CC16、SP-A水平差异。结果ARDS组血清CC16、SP-A分别为(59.35±3.67)mg/L、(75.38±6.27)mg/L,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1.26±1.32)mg/L、(18.15±2.69)mg/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DS亚组间血清CC16、SP-A随病情加重而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重度亚组中CC16分别为(38.27±16.01)mg/L、(51.25±15.63)mg/L、(84.76±13.12)mg/L,SP-A分别为(47.02±7.18)mg/L、(73.12±7.98)mg/L、(96.45±12.50)mg/L。随着ARDS严重程度加重,血清CC16和SP-A水平升高(P<0.05)。结论新生儿ARDS血清CC16、SP-A升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未来可能作为新生儿ARDS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指标。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 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 婴儿,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及水通道蛋白、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62例,根据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为2组,氨溴索组31例和肺表面活性物质组31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氨溴索组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肺表面活性物质组在氨溴索组基础上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肺表面活性物质组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时间、撤机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氨溴索组(P值均<0.05)。2组治疗前血气指标水平相当(P>0.05)。治疗后肺表面活性物质组的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显著高于氨溴索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氨溴索组(P值均<0.05)。2组治疗前TGF-β1、TNF-α、C反应蛋白、水通道蛋白水平相当(P值均>0.05)。治疗后同氨溴索组相比,肺表面活性物质组TGF-β1、TNF-α、C反应蛋白、水通道蛋白水平显著更低(P值均<0.05)。氨溴索组和肺表面活性物质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降低TGF-β1、TNF-α、水通道蛋白的表达,改善患儿血气分析结果,缩短疾病的病程。

  •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 水孔蛋白质类 肿瘤坏死因子α 肺表面活性物质 早产儿 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中应用氨溴索气管内灌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84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42例患儿应用氨溴索进行气管内灌洗方法进行治疗,命名为对照组;另外一组的42例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命名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氧暴漏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各项指标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的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80.9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中应用氨溴索气管内灌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能明显缩短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所需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氨溴索 气管内灌洗 肺表面活性物质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治疗中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院34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开展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组17例。对照组接受PS+nCPAP治疗,研究组接受PS+nSIMV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及血气指标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及通气治疗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S与nSIMV治疗的联合应用可有效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改善临床症状,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无创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肺透明膜病新生儿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猪肺表面活性物质,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双鼻塞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比较干预后两组血气分析结果,统计两组治疗期间出现的并发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气分析结果中动脉血氧分压及pH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发生的呼吸暂停、低氧血症及高二氧化碳血症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行双鼻塞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联合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经鼻塞 同步间歇指令 无创通气 新生儿 肺透明膜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