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虾青素对1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36只SPF雄性大鼠应用腹腔内一次性注射质量分数1%链脲佐菌素(STZ)方法制备大鼠糖尿病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尿病组、低剂量虾青素组和高剂量虾青素组,每组9只。低剂量虾青素组和高剂量虾青素组每日分别给予20 mg/kg和100 mg/kg虾青素灌胃,糖尿病组同法给予等量橄榄油。另设对照组大鼠12只,同法给予等量枸橼酸钠缓冲液。每2周测量大鼠血糖和体质量。24周后,过量水合氯醛麻醉法处死大鼠,眼球称质量标记。经胰蛋白酶消化制作视网膜毛细血管铺片,每张铺片任意选取5个视野计算周细胞与无细胞性毛细血管的数量。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实时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凋亡蛋白家族caspase-3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低剂量虾青素组和高剂量虾青素组大鼠体质量均高于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剂量虾青素组和高剂量虾青素组大鼠血糖较糖尿病组降低,差异均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倍镜下,对照组毛细血管周细胞核小,呈圆形或三角形;糖尿病组视网膜毛细血管局部扩张、狭窄,扭结成襻。低倍镜下,糖尿病组可见视网膜动静脉主干及分支迂曲,毛细血管网紊乱;高剂量虾青素组血管走向较迂曲,毛细血管局部扩张、狭窄程度有所减轻。各组周细胞计数分别为466.4±23.2、207.3±31.7、298.1±27.1和312.2±19.5,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420,P=0.047),其中低剂量虾青素组、高剂量虾青素组周细胞计数高于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无细胞毛细血管计数分别为5.2±2.3、32.9±12.7、14.5±9.1和16.5±3.5,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340,P=0.021),其中低剂量虾青素组、高剂量虾青素组无细胞性毛细血管数量少于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视网膜各层组织中炎性因子呈微量表达;糖尿病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神经节细胞层、丛状层及颗粒层中均呈强阳性表达;低剂量虾青素组和高剂量虾青素组炎性因子表达均较糖尿病组弱。低剂量虾青素组、高剂量虾青素组IL-6、TNF-α和caspase-3的吸光度(A)值较糖尿病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剂量虾青素组IL-6、TNF-α和caspase-3的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7±0.23、0.91±0.34和1.07±0.15,高剂量虾青素组分别为0.81±0.31、0.85±0.39和0.95±0.11,较糖尿病组的1.63±0.47、1.57±0.53和1.51±0.32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剂量虾青素组IL-6、TNF-α和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3±0.33、0.51±0.14和0.60±0.13,高剂量虾青素组分别为0.69±0.22、0.49±0.15和0.57±0.22,均低于糖尿病组的1.43±0.51、0.79±0.23和1.15±0.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虾青素可抑制视网膜组织内炎性因子及凋亡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糖尿病大鼠的周细胞凋亡,保护视网膜毛细血管。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糖网明目汤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10月到 2019年 10月期间到本院眼科就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共计 100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 5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实验组给予糖网明目汤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对比两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网膜病变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接受糖网明目汤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后,整体恢复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血意义( p< 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使用糖网明目汤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力,促进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在眼部的表现,是〈75岁成年人的首要致盲眼病。定期随访检查糖尿病患者的眼底及控制血糖、血压、血脂都有助于降低因视网膜病变而致失明的发生率,但其机制仍不明确。蛋白质组学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为蛋白质水平上研究DR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强有力手段,该技术可以一次性研究大量蛋白质。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表明DR并不是由单一蛋白质启动的疾病,而是多种蛋白质共同参与的病理过程。目前,绝大多数鉴定出的差异性蛋白质其功能都不太明确,而且各蛋白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网络调节关系。我们就其在DR蛋白质组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远程眼底阅片系统联合居民个人电子健康档案(ElectronicHealthRecord,eHR)对社区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患者进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17例社区DM患者进行DR筛查,对eHR中记录的健康信息进行DR相关危险因素统计分析。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各相关因素进行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17例(415眼)DM患者中,检出DR组(27例)、非DR组(190例),通过该系统检出的DR患病率约为12.44%。2组各项指标比较显示DR组DM病程及使用的降血糖药物种类明显多于非DR组(190例)差异性(P<0.01);而对于合并慢性病数量(高血压、脑梗塞、冠心病、高脂血症)可能与DR发生相关(P=0.056)。结论DM病程长,血糖控制不理想,合并慢性疾病种类多等与DR发病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与血脂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脂异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本院2015年7月-2017年11月就诊的183例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眼底照相及眼底镜检查分为两组,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91例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92例,分别测定其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分析血脂水平与DR的关系。结果NDR组与DR组的各项指标比较,LDL-C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DR组的TG平均水平高于NDR组。结论DR患者血脂中TG与LDL-C两项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尤其是LDL-C有显著差异。联合检测DR患者的血脂水平,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观察、病情诊断和控制以及预防并发症的产生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对远程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效果观察护理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1月1日—2020年
简介:摘要表观遗传学已经成为基因组测序后人类基因组重大研究方向之一,在肿瘤、生物发育、衰老和神经病变等众多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的代谢记忆现象提示DR发病机制与表观遗传因子有着复杂的联系。近些年来,许多研究证明了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和非编码RNA等在DR发生发展中的变化及作用。但目前对于表观遗传修饰如何影响疾病的了解有限,大多数组蛋白修饰的研究并没有在DR中展开,DR的表观遗传学的研究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同时,表观遗传修饰十分复杂,如何整合不同的修饰在DR发生发展阶段中的相互作用是未来研究工作中的重点内容。
简介:目的:探究PDCA循环在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1月1日到2022年12月31日的100例糖尿病视网膜眼底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5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50例为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护理。通过收集数据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化血红蛋白值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PDCA循环护理后其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PDCA循环护理后其糖化血红蛋白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视网膜眼底病变患者实施PDCA循环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血糖控制稳定,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科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资料,从中筛选42例合并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并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视护理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21例(常规护理)、干预组21例(常规护理+眼科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水平(空腹血糖值、餐后2小时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及视力水平。结果:护理前两组血糖水平(FPG、2hPG、HbA1C)及视力水平相差不大,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上述四项指标较护理前均有所改善,但对照组改善程度显然不如干预组,两组各指标间差异较大(P
简介:摘要:目的:对远程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效果观察护理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1月1日—2020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眼科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20年9至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筛选患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并发症者38例纳入本研究,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联合组(常规护理+眼科整体护理干预)各19例,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干预前后视力水平及空腹血糖值、餐后2小时血糖值)。结果:两组干预前,视力水平及空腹血糖值、餐后2小时血糖值差异均不大(P>0.05);两组干预后,上述各指标水平均得到程度不一的改善,但对照组各指标改善情况不如联合组,两组干预后组间差异对比明显,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