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为了探究热带地区居民点分布特征及优化模式,采用Voronoi图变异系数与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海南省陵水县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技术,选取髙程、坡向、水源、道路、城镇、商业点、居民点规模和聚集度共8个指标,使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进行陵水县居民点人居适宜性评价及空间格局优化。结果显示:1)陵水县居民点在县级和乡镇级别均呈现髙度集群模式。2)髙程、坡度和道路对居民点分布有显著影响,90%以上的居民点集中在髙程低于海拔100m、坡度<6毅的滨海台地及中部平原地区;60%c的居民点集中在距道路距离<500m的范围内;城镇对于农村居民点的吸引力在2000m以内逐级增加,2000m以外减少,该值可作为城镇划分的参考半径。3)根据人居适宜性,将居民点分为城镇转化型、内部挖潜型、并地改造型和异地迁移型4类,并提出相应优化措施。研究成果将为陵水县居民点空间格局优化,提供可行决策依据。
简介:为了解退耕还林(草)工程对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的影响,利用RS、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选择景观格局指数,对研究区退耕还林(草)前(1995--2002年)后(2002--2010年)的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退耕还林(草)前,景观格局变化幅度较小,具体表现为研究区面积比例、聚集度指数以及各景观类型的变化幅度比较小,退耕还林(草)后,小流域景观格局发生了剧烈演变,具体表现为耕地面积比例急剧减小,林草地面积比例迅速增加以及斑块边界复杂性下降;2)1995--2010年,研究区景观蔓延度指数从46.26升高到47.54,多样性指数从1.67下降到1.65,从以耕地、草地和林地为主的景观生态系统转变为以草地和林地景观为主的景观异质程度较低的景观生态系统;3)退耕还林(草)工程是研究区景观格局良性演化的主要驱动力。
简介:我们肇东市合居多位于松花江北岸的河漫滩上。全乡有10个行政村,39个自然屯,3559个农户,17022口人;幅员面积19.88万亩,其中耕地67211亩,水面55000亩,草原17000亩,林地3200亩。几年来,我们根据资源特点,着力实施“以水兴乡,养鱼发庄,稻田夺魁,工业大上,综合发展,共奔小康”的总体发展战略,在推进质量效益型大农业过程中,围绕“水”字大作文章,在突出抓好水稻生产的同时,把渔业生产作为主导产业来抓,初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拉动了乡域经济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全乡现有3个乡办渔场,6个村办渔场,365个养鱼户,3.2万亩鱼池。1998年鱼产品
简介:不知是巧合还是机缘,史上第一个发现杜仲有药用价值的人姓杜,叫“杜仲”。今天,当杜仲产业逐渐崛起,又一位杜姓人成为主角,即我国杜仲种植专家、农学博士、中国林科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副主任杜红岩。因为杜仲,曾多次电话联系,但从未谋面。当论及成就和贡献时,电话中的他总是“嘿嘿”笑着:“没什么,不说个人,说说大家,或者就说杜仲吧!”这次又因杜仲,特地前往河南郑州,终于面见。但他还是低头摇手道:“不说个人,个人力量有限,还是说说大家吧。”并把许多与杜仲有关的专家和联系方式一一介绍给我们。有人曾说,杜红岩对杜仲的热爱,胜过爱其子。而正是因为杜红岩们的这种“科研大爱”,才使得我国的杜仲产果量提高了40~60倍,占据世界杜仲总产量的99%,推动着杜仲这一特殊新材料逐渐改变世界天然胶市场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