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青少年近视中实施雾视配镜法的方法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眼科门诊收治的青少年近视患者100例(200眼),首先对这些青少年患者实施电脑验光,然后给予患者戴上低于实际度数低于1.00-2.00D的镜片,30分钟后对其检查视力,根据检查结果对视力不到1.0的患者,调整散光轴、增加凹透镜度数和散光度数,使患者视力达到1.0,并将矫正度数记录。结果美多丽-P散瞳前平均屈光度与散瞳后平均屈光度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多丽-p散瞳配镜平均度数与散瞳平均度数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青少年近视患者中采取雾视配镜法,该方法简单、科学、方便、适用。针对于8岁以上的疑似近视眼可用雾视配镜法。
简介:摘要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中,智能终端的普及与应用,可实现数据信息的实时传输与合理调配。本文就配电调度自动化进程的智能终端应用加以研究,应当首先明确配网调度自动化的具体要求,进而探讨在配网调度自动化进程中的智能终端的有效应用策略与应用方法。
简介:摘要目前,随着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城乡配网规模的迅速扩大。县域内,各乡镇级的配网网架已基本形成单线分段分支,相邻线路“手拉手”环网拓扑结构,形成了主干线闭环接线,开环运行的方式。10kV开关设备类型更新换代较快,配网线路普遍存在新老开关并存的现象,这对配网线路管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本文针对新老开关混合运行状态下的配网线路定值管理进行初步探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微柱凝胶法(MGT)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交叉配血试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9例血液透析患者,分别进行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交叉配血试验,然后将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9例血液透析患者的310次交叉配血检刚结果中,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试验的阳性率为14.5%(45例),明显高于凝聚胺法交叉配血试验的阳性率6.1%(19例),该两组阳性率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并且随着输血次数的增加,不规则抗体的阳性率均有显著的增加,二者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微柱凝胶法在检测红细胞表面非特异性吸附的IgG免疫球蛋白与补体方面,存在显著的优越性,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将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组合使用,以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简介:摘要对100例糖尿病强化治疗配服中药后的患者,开展康复自我护理,疗效颇佳,具体康复自我护理内容包括(1)合理控制饮食;(2)适当运动;(3)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4)坚持服药或注射胰岛素;(5)药膳的应用(6)预防感染的自我护理;(7)糖尿病的自我监测。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模式在静配中心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选择随机数表法来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某院静配中心的52名调配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保证组中样本的容量一致。在此基础上分别为不同小组制定不同的管理模式,并开展组间对比。结果:研究中观察组开展PDCA循环模式管理,组间对比发现,不同小组空气中沉降菌菌落平均数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在静配中心感染管理的过程中运用PDCA循环模式,可以有效的对静配中心空气中沉降菌的菌落数量进行控制,保证静配中心感染管理工作的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在交叉配血中的应用结果,对比阳性结果。方法:选取2018年 1月 -2019年 5月在我院申请输血患者 2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供血者全部都是无偿献血者。分别采用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进行配血,对比不同交叉配血方法的配血时间和阳性结果。 结果:经研究发现,配血时间凝聚胺法比微柱凝胶法耗时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柱凝胶法的阳性标本检出率高于凝聚胺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比两种交叉配血方法,微柱凝胶法敏感度高,时间长,可以应用在有充分时间的配血场合;凝聚胺法操作简单快速,更适合应用在急诊配血中。但是两种配血方法都存在不足之处,临床中需要继续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非组配式带棘锥形长柄在髋关节翻修股骨重建中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外科使用非组配式带棘锥形长柄行髋翻修的61例患者临床及影响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6例,女25例;年龄平均(61±7)岁。根据骨盆平片及患髋侧位X线片观察髋臼、股骨假体的位置及其周围骨质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对术前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Harris髋关节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获2年以上随访,平均(5.6±2.2)年。随访期间,无假体周围感染和假体松动发生。1例术后2周脱位,经手法复位后未复发。1例术后2年发生假体周围骨折,行骨折内固定处理。与术前相比,术后1个月(t=10.5505,P =0.000)、3个月(t=12.6154,P <0.05)和6个月(t=16.6196,P <0.05)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t=14.1128,P <0.05;术后3个月t=30.0689,P <0.05;术后6个月t=59.9639,P <0.05)。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优45例,良10例,可6例,优良率为90.2%。末次随访时股骨柄假体的位置无明显改变,中心固定有58髋(95.1%),柄-髓腔匹配优良率100%。所有病例均出现股骨近端骨重塑,其中Ⅰ度56髋,Ⅱ度5髋。结论在股骨假体周围骨折(Vancouver B2 、Vancouver B3)和股骨近端骨缺损(Parprosky Ⅱ、Parprosky Ⅲ)病例中,采用非组配式带棘锥形长柄假体行股骨侧翻修疗效满意,具有操作简便、骨长入良好等特点。
简介:目的:将基于水平集的图像弹性配准应用于放射治疗CT图像中,为精确评估患者肿瘤及危及器官变化过程及其累加剂量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水平集进化理论,通过matlab软件编程,分别对宫颈癌患者与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分次间的两组CT图像实施三维全自动的弹性配准。结果:宫颈癌患者配准前后对比显示,最小均方误差(MSE)减少55.1%,相关系数(CC)提高了5.3%;鼻咽癌患者配准前后对比显示,MSE减少32.1%,CC提高4.6%。结论:从配准前后差分图以及评价参数可见,该理论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但要真正应用到临床放射治疗中,需进一步探寻更精确的数学算法以模拟人体器官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