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 目的 针对经静脉右心声学造影过程中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80例到我院接受经静脉右心声学造影的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时间为2019年8月-2021年8月,分组采用平行信封抽签方式展开,分别采用针对性护理(实验组,n=40)及常规护理(对照组,n=40)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焦虑负性情绪和抑郁负性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给予经静脉右心声学造影的受检者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改善受检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简介:目的探讨经颅彩色编码超声(TCCS)及经颅超声造影(CE-TCCS)诊断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及大脑大静脉、基底静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价值。方法选取经DSA和/或MR静脉血管成像(MRV)确诊为颅内横窦和/或直窦血栓的22例患者为CVST组,行TCCS及CE-TCCS;以同期因其他疾病就诊的68例患者为对照组,行TCCS;对比观察2组大脑大静脉、基底静脉及静脉窦的显示率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CVST组中,TCCS诊断直窦血栓13例,左侧横窦血栓20例,右侧横窦血栓17例,与DSA和/或MRV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CE-TCCS判定直窦血栓5例,左侧横窦血栓14例,右侧横窦血栓9例,与DSA和/或MRV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VST组较对照组大脑大静脉、双侧基底静脉显示率及峰值血流速度均增高(P均<0.05)。结论CE-TCCS诊断CVST与DSA和/或MRV相似。TCCS可显示静脉窦血栓形成后的大脑大静脉、基底静脉;静脉流速升高可提示CVST形成可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立帕肽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残余腰背痛(RBP)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5年9月至2019年3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OVCF行PKP术后RB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72例;年龄57~85岁[(68.0±5.9)岁]。32例规律使用特立帕肽治疗(特立帕肽组),58例常规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常规治疗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4 h、术后1,3,6,1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后24 h及术后12个月椎体前缘高度(ABH)、椎体中部高度(MBH)、椎体后凸角(KA),以及椎体前缘高度维持率(MRABH)、椎体中部高度维持率(MRMBH)及后凸角差(DKA)以评估椎体高度维持情况,比较椎体再骨折发生率;术前及术后12个月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血清N端骨钙素(N-MID)水平以评价患者骨代谢改善情况。观察特立帕肽组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36个月[(14.3±0.6)个月]。术后两组VAS、ODI随时间延长逐步降低(P均<0.01);术前、术后24 h两组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3,6,12个月特立帕肽组VAS为(4.4±0.6)分、(3.2±0.5)分、(2.0±0.5)分、(1.1±0.1)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的(4.9±0.6)分、(4.0±0.6)分、(3.2±0.7)分、(2.7±0.1)分(P均<0.01);术后6,12个月特立帕肽组ODI为26.5±1.3、20.6±1.2,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的28.2±1.6、23.6±1.6(P均<0.01),其余时相点两组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12个月两组ABH、MBH较术后24 h显著降低(P均<0.01);术后24 h两组ABH、MB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特立帕肽组术后12个月ABH、MBH、MRABH及MRMBH分别为(1.9±0.2)cm、(1.7±0.2)cm、0.91±0.02、0.92±0.02,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1.7±0.2)cm、(1.6±0.2)cm、0.86±0.02、0.87±0.02(P均<0.01)。术后12个月两组KA较术后24 h显著增加(P均<0.01);术后24 h两组K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特立帕肽组KA为(7.3±0.7)°,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的(9.5±0.5)°(P<0.01)。术后12个月特立帕肽组DKA为(5.3±1.3)°,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的(6.6±1.4)°(P<0.01)。特立帕肽组椎体再骨折发生率为7%(2/32),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的35%(15/58)(P<0.05)。术前、术后12个月两组间及组内β-CT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两组间N-MI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特立帕肽组N-MID为19.5(17.6,20.9)pg/ml,较术前的18.2(14.6,21.0)pg/ml明显升高(P<0.01),且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17.6(15.3,19.9)pg/ml(P<0.01);术前、术后12个月常规治疗组N-MI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特立帕肽组2例用药后出现直立性低血压。结论对于OVCF行PKP术后RBP患者,特立帕肽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运动功能,有效维持椎体高度,降低椎体再骨折发生率,同时提高成骨细胞活性,用药后不良反应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2*值评价不同程度兔肝热缺血再灌注损伤(WIRI)及其对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再生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和不同热缺血时间组,均行肝尾叶切除术。各组分别于再灌注6 h、3 d、7 d、14 d、30 d进行常规MR及BOLD MRI扫描。测量并计算R2*值及肝再生率(LRR)。30 d扫描结束后检测兔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水平,冻存肝组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髓过氧化物酶、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增殖细胞核抗原水平,并获取病理切片。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评估各组不同随访时间、不同热缺血时间的R2*值、LRR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R2*值与LRR及各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不同随访时间和不同热缺血时间的交互作用(F = 24.600,P < 0.001)及两者的单独效应对R2*值的影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不同随访时间和不同热缺血时间的交互作用对LRR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0.925,P = 0.528),但二者对LRR的主效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同一随访时间,除热缺血40 min组外,R2*值与LRR均呈显著正相关(术后3、7、14、30 d r值分别为0.510、0.681、0.612、0.541,P值均< 0.05)。同一热缺血时间,R2*值与LRR均呈显著负相关(热缺血0、10、20、30、40 min r值分别为-0.800、-0.852、-0.893、-0.648、-0.853,P值均< 0.05)。术后30 d R2*值与各生化指标无相关关系(P值均> 0.05)。结论R2*值可无创、定量评价兔肝WIRI的微观结构改变及其对部分肝切除术后肝再生的影响。一定程度的WIRI(≤30 min)对兔肝部分切除术后肝再生具有促进作用,且热缺血时间越长,促进作用越明显;超过30 min促进作用明显减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股静脉-面静脉-眼上静脉入路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1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5例海绵窦区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股静脉-面静脉-眼上静脉入路应用Onyx-18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DAVF。术后即刻栓塞效果采用头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估。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术后即刻DSA结果显示,15例患者的DAVF均达完全栓塞。术中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发生一过性反射性心动过缓2例(包括1例术中再出血的患者),其余12例患者无术中不良反应。15例患者术后随访1年,其中12例患者术前的临床症状消失,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仅1例患者的DAVF于术后14 d复发,再次经岩下窦入路手术达到完全栓塞,其余11例无复发;其余3例患者仅行临床随访,2例视力较术前无明显改善,1例出现外展神经麻痹症状,但其他临床症状均消失。结论采用股静脉-面静脉-眼上静脉入路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海绵窦区DAVF的患者可获得良好的预后,且不良反应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股静脉-面静脉-眼上静脉入路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1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5例海绵窦区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股静脉-面静脉-眼上静脉入路应用Onyx-18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DAVF。术后即刻栓塞效果采用头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估。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术后即刻DSA结果显示,15例患者的DAVF均达完全栓塞。术中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发生一过性反射性心动过缓2例(包括1例术中再出血的患者),其余12例患者无术中不良反应。15例患者术后随访1年,其中12例患者术前的临床症状消失,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仅1例患者的DAVF于术后14 d复发,再次经岩下窦入路手术达到完全栓塞,其余11例无复发;其余3例患者仅行临床随访,2例视力较术前无明显改善,1例出现外展神经麻痹症状,但其他临床症状均消失。结论采用股静脉-面静脉-眼上静脉入路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海绵窦区DAVF的患者可获得良好的预后,且不良反应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积水分流术后感染因素以及预后情况。方法本次研究选择自2011年11月到2012年5月我院以及外院转入的行脑积水分流术且术后有不同程度感染的患者21例,观察其感染因素与预后相关性,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1例患者无死亡病例,也未发生其他并发症(如出血、堵塞、皮下囊外露等),均治愈出院,行随访3个月-2年,其中17例未见复发,复查头颅MRI14例结果示脑室系统均有明显缩小,3例未见明显变化;另外4例治愈后,存在智力障碍、癫痫、神经功能损伤及精神运动性阻滞症状。复查头颅MRI结果示脑室系统未见明显变化。结论脑积水分流术后感染与预后有相关性,术前术中术后均应严格控制感染,以此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