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窥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患者护理中围术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析。方法:从我院自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间采用内窥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的患者中选取80例,分组结果由抽签方式决定,对照与观察两组纳入对象均为4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为观察组实施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性取石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内窥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泌尿系统是目前与输尿管技术结合比较安全、高效、容易操作的一种碎石治疗技术,在此类患者治疗期间配合围术期护理能够提高一次性取石成功率,缩短患者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简介:摘要伴PDGFRA、PDGFRB或FGFR1重排或PCM1-JAK2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髓系/淋系肿瘤,是2016版WHO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类中的独立疾病类型。在这一类别中,共同的特征是融合基因的形成导致异常酪氨酸激酶的表达。其中,伴有PDGFRA重排的髓系/淋系肿瘤是最常见的肿瘤类型。现报道1例罕见的以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为初始表现,并伴PDGFRA重排的髓系/淋系肿瘤。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轮匝肌功能重建在单侧完全性唇裂修复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01~2011.12年间收治的82例单侧完全性唇裂患者,其中52例唇裂整复术中同期行口轮匝肌功能重建术,而30例仅行单纯唇裂整复术,两组患者均随访6月。测量比较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后的患者术后鼻唇外形。结果在唇裂整复术同期应用口轮匝肌功能重建组的患者,术后可获得更好鼻唇对称性,患侧上唇高度及鼻孔高度明显优于未行口轮匝肌重建组(P<0.01),并可获得满意的人中、鼻堤、红唇形态。结论单侧完全性唇裂整复术中同期行口轮匝肌功能重建术能有效地恢复口轮匝肌连续性及生理功能,有助于提高单侧完全性唇裂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培训在正畸科轮科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正畸科轮科的护士26名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将轮科护士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轮科护士在第1周由护士长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进行培训,观察组按轮科护士规范化培训计划实施培训。3个月后,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培训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通过两组轮科护士的培训效果比较发现,观察组护士病情观察认真满意度得分、专业操作技能熟练得分、沟通技巧应用适当得分、应急协调得当得分、配合默契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培训在正畸科轮科护士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有效提高轮科护士的各方面能力以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轮匝肌成形术在松弛型眼袋修复术的效果。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整形外科门诊收治松弛型眼袋患者32例,男6例、女26例,年龄31~60岁,平均48.5岁。对32例患者行皮肤入路眼袋修复,通过眼轮匝肌成形,重塑眼轮匝肌环形强度及形态。通过术前术后Barton分级及评分,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患者满意度量表进行满意度分析,评估该术式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结果32例患者术后无感染,均一期愈合。术后出现瘀斑2例,出现眼部异物感3例,无出现感染、下睑退缩、下睑外翻、球后血肿者。32例患者Barton评分术前为(1.88±0.49)分,术后为(0.53±0.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5,P<0.05)。术后患者非常满意25例,占78.12%;基本满意7例,占21.88%。结论眼轮匝肌成形术使下睑缘重现饱满外形,外形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手术针对性强、操作简易、并发症少,术后远期效果较理想。
简介:摘要目的将原本繁琐、复杂的工作借助计算机来辅助完成,实现带教老师、实习生、实习时间之间的资源平衡,最大化利用好带教资源,同时平衡安排实习计划,使得实习轮科编排智能化,自动化,减轻相关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提高教学管理质量。方法结合护理实习大纲,综合护理部、院校、实习生需求分析,研究构建护理实习生轮科编排系统,采用计算机技术及网络系统,实现智能编排,对护理实习生实行信息化管理。结果实习轮科编排系统,在满意率得分、出科考核及时性和编排时间上优于对照组(p﹤0.05),编排的重复率、误差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研究构建的护理实习生轮科编排系统具有简单、便捷、效率高、更为准确合理的优点,提高了医院教学管理成效及教学管理人员、实习生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规范化培训在正畸科轮科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 5 年 7 月 --2017 年 12 月在我院正畸科轮科的护士 26 名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将轮科护士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轮科护士在第 1 周由护士长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进行培训,观察组按轮科护士规范化培训计划实施培训。 3 个月后,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培训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 通过两组轮科护士的培训效果比较发现,观察组护士 正畸科理论知识掌握 得分、专业操作技能熟练得分、沟通技巧应用适当得分、应急协调得当得分、配合默契 度 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简介:摘要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全球的第一大死因,其患病率和病死率仍在不断上升。改变危险健康行为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防治策略,可有效延缓病程进展,改善患者预后。现有慢病管理模式并未充分挖掘和利用可干预因素从而实现干预效果最大化。行为改变轮建立在19种行为干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为行为分析和干预设计提供了明确清晰的指导,值得深入研究和应用。本文对行为改变轮理论的框架内容、实施步骤及其在国内外心血管疾病管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国内应用行为改变轮理论开展行为干预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