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2月所在医院8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实验组(n=41)给予二甲双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疗法,对照组(n=41)单纯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5.1%)高于对照组(78.0%),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雌二醇水平、黄体生成素、促卵泡刺激素、睾酮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二甲双胍、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疗法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提高疗效,改善多种指标。
简介:目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免疫比浊法检测鼻咽癌组、疾病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3组人群血液中Epstein-Barr(EB)病毒Rta蛋白抗体(Rta-IgG)、D-二聚体水平,探讨两者联合检测对鼻咽癌筛查及其病理分期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ELISA和免疫比浊法检测鼻咽癌组62例、疾病对照组65例及健康对照组66例血液标本中Rta-IgG和D-二聚体的水平。结果经χ~2检验及t检验对3组人群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数据显示:鼻咽癌组的Rta-IgG、D-二聚体检测阳性率及水平均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a-IgG、D-二聚体对鼻咽癌筛查的敏感性分别为77.42%、85.48%,特异性为82.26%、69.35%,两者联合筛查敏感性提升为90.32%;鼻咽癌组中,不同临床分期患者血清中Rta-IgG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Ⅱ期患者血液中的D-二聚体水平分别与Ⅲ期、Ⅳ期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Ⅱ期患者的血液D-二聚体水平更低。结论鼻咽癌组的Rta-IgG、D-二聚体阳性率及血液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组,且两者联合筛查能显著提高鼻咽癌的检出率,对临床上针对鼻咽癌的筛查有很好的数据参考意义;Ⅲ期、Ⅳ期鼻咽癌患者血液中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Ⅰ期、Ⅱ期患者,提示临床上对鼻咽癌进行临床分期时,应重视D-二聚体水平的检测。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将60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30例/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另一组在其基础上采用沙格列汀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控制情况比对照组患者更优(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大(P>0.05)。结论联合使用二甲双胍和沙格列汀能够有效控制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应用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5月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90例进行随机分组,每组45例,对照组应用达英-35治疗;联用组应用应用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睾酮、黄体生成素水平、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和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联用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用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睾酮、黄体生成素水平、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相近,P>0.05;联用组患者治疗后睾酮、黄体生成素水平、垂体分泌卵泡刺激素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应用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有效性高,可改善激素水平和临床症状,无严重不良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达英-35、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4年7月~2015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中选取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前者,采用达英-35、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后者,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实验组临床症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实验组及对照组激素没有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及对照组FNS、LH、FSH、T激素水平分别为(7.3±4.2)U/L、(1.3±0.8)U/L、(2.1±2.2)、U/L(1.3±0.7)mol/L,(10.3±7.2)U/L、(1.9±0.8)U/L、(3.4±2.7)、U/L(1.8±0.8)mol/L,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排卵率及妊娠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疗法相比,达英-35、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疗法可促使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及内分泌发生明显改善,治疗效果极佳,建议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91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二甲双胍组(41例)和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脂代谢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组治疗后FBG、2hPBG、HbA1c、TG均低于治疗前,HDL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组治疗后FBG、2hPBG、HbA1c、HOMA-IR、TC、TG、LDL均低于治疗前,FIns、GLP-1、HDL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组治疗后FBG、2hPBG、HbA1c、HOMA-IR、TC、TG、LDL均低于二甲双胍组,FIns、GLP-1、HDL均高于二甲双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二甲双胍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二甲双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效果较好,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和多重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在口咽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中的检测性能。方法采用HC2和多重荧光PCR检测31例口咽癌患者中高危型HPV感染情况,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在检测结果中的一致性。结果HC2和多重荧光PCR两种方法检测高危型HPV一致性较好,总符合率为90.32%,总一致性指数(Kappa指数)为0.7364。结论在口咽癌患者中应用HC2技术进行高危型HPV检测有可行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治疗方案为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观察组治疗方案为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2hPG、FPG及HbA1c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2hPG、FPG及HbA1c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2hPG、FPG及HbA1c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2hPG、FPG及HbA1c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均能获得较好的效果,但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初发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卡波糖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糖、血脂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和血脂水平均得到明显改善,实验组患者血糖和血脂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5.91%,实验组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8.18%,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有很好的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指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雌激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于我院诊治的青春期PCOS患者共95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7),对照组实施雌激素单药治疗、观察组采用雌激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指标、代谢指标变化情况,评价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性激素指标(T、FSH、LH、DHEAS)均较治疗前降低,SHBG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代谢指标(FBS、TG、FIN)均较治疗前、对照组明显降低,而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72.24%,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青春期PCOS患者行雌激素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患者性激素、代谢激素水平得到有效控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的临床护理。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慢性丙肝患者70例,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180μg,每周1次,皮下注射,同时口服利巴韦林,观察治疗后疗效及进行护理总结。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及精心的护理,所有患者均完成本次治疗,无一例严重的毒副作用,无一例中途退出,70例慢性丙肝患者持续应答65例,复发10例,无应答2例。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是最常用的治疗慢性丙肝的方案,治疗过程必须重视患者心理护理,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时给予处理,其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的有效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多囊卵巢综合征总共57例作研究对象,经掷硬币法分组。一组设对照组,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28例患者。另一组设研究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29例患者。治疗后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研究组FSH、LH、E2和T改善明显,HOMA-IR和HOMA-β改善明显,排卵率及妊娠率高,治疗总有效率高,经统计学分析,P<0.05,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疗效较显著,临床可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苯磺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肥胖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20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仅给予苯磺氨氯地平治疗,5mg/次,每日1次)和观察组(采用苯磺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每次给予二甲双胍500mg,每日2次),每组60例,治疗6个月后观察其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58/6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50/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体质指数(BM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苯磺氨氯地平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轻中度高血压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应用前列地尔联合磷酸二酯酶 -5 抑制剂对于治疗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取 2013 年 4 月至 2016 年 4 月我院呼吸内科及循环内科确诊为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 120 例,平均分为对照组 60 例,研究组 60 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氧疗,通畅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再行抗感染治疗,积极控制感染。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对照组患者单独给予磷酸二酯酶 -5 抑制剂 ( 本次选用西地那非 ) , 60mg/d ,分三次顿服。研究组患者在每日给予西地那非的同时每日静脉滴注 250ml 的前列地尔葡萄糖溶液 (0.4μg/ml)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总胆红素量、肺循环血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右房压、肺动脉平均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05) 。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 91.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0% 总有效率 (P < 0.05)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及钙蛋白、B型钠尿肽以及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肺栓塞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9月间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肌钙蛋白、B型钠尿肽、D-二聚体水平进行测定,并以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70例作为对照组,行相同检测,比较两组受检者检测结果的差异,计算三项指标诊断急性肺栓塞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同时,将急性肺栓塞组患者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低危组(47例)和高危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三项指标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急性肺栓塞组患者cTnI、BNP以及D-D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同时有高危组急性肺栓塞患者高于低危组患者的情况,除高危组与低危组患者的D-D比较外,其余组间、亚组间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TnI诊断急性肺栓塞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均优于BNP,同时优于D-D,其中,灵敏度、准确度的比较上有cTnI、BNP显著优于D-D的情况,而特异性的比较上,则有cTnI显著优于BNP和D-D的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结论将肌钙蛋白、B型钠尿肽、D-二聚体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应用于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诊断中,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并能为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判断提供可靠依据,为患者的早期治疗提供指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方法将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双盲法纳入联合组与对照组(n=39)。为所有患者应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药物治疗的安全性。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联合组患者的血糖指标改善效果更加显著,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联合组与对照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13%、2.56%,差异比较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显著,患者的血糖指标改善情况比较理想,且药物治疗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突出。